网络访问之——HTTP

前言

从事开发的程序员,不论是前端、后端、移动端,虽然经常跟网络打交道,开发中习惯了使用封装好的网络框架,而不去了解其原理,我相信很多从事开发的程序员对Http的概念了解的不是很清楚,顾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稍作总结。

内容

发展历史

Http 0.9

  1. 只有一个命令GET请求
  2. 没有HEADER等描述数据的信息
  3. 服务器发送完毕,就关闭TCP连接

Http 1.0

  1. 增加了很多命令:PUT POST
  2. 增加了status code和header
  3. 多字符集支持、多部分发送、缓存、权限等

Http 1.1

  1. 持久连接
  2. pipeline
  3. 增加host和其他一些命令

Http 2

  1. 所有数据以二进制传输
  2. 同一个连接里发送多个请求不再要求按照顺序来
  3. 头信息压缩以及推送等提高效率的功能

Http协议基础

网络协议分组

最早七层模型

  1. 物理层
  2. 数据链路层
  3. 网络层
  4. 传输层
  5. 会话层
  6. 表示层
  7. 应用层

经典五层模型

物理层

定义物理设备如何传输数据

数据链路层

在通信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链接

网络层

为数据在节点之间传输创建逻辑链路

传输层
  1. 向用户提供了可靠端到端的服务
  2. 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
协议
  1. TCP/IP
  2. UDP
应用层
  1. 为应用软件提供了很多服务
  2. 构建于TCP协议之上
  3. 屏蔽了网络传输相关细节
主要协议
  1. http
  2. ftp
  3. telnet
  4. smtp

    Http请求过程

  5. Redirect(是否要跳转)
  6. App cache(应用缓存)
  7. DNS解析
  8. Tcp链接
  9. Request(发送请求)
  10. Response(接收响应)

    三次握手

  11. 发送SYN(SYN=1,Seq=x)
  12. 收到SYN,发送SYN,ACK(SYN=1,ACK=X+1,Seq=y)
  13. 发送ACK(ACK=Y+1,Seq=Z)

    URI、URL、URN

    URI

    定义
  14.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15. 统一资源标识符
作用
  1. 用来标识互联网上的信息
  2. 包括URL和URN

    URL

    定义
  3.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4. 统一资源定位符
统一资源定位符
  1. 资源类型
  2. 存放资源的主机域名
  3. 资源文件名

    URN

    定义
  4. Uniform Resource Name
  5. 统一资源名称
作用
  1. 永久统一定位资源
  2. 在资源移动以后还能找到

    Http报文格式

    首行(起始行)

    请求报文
    请求方法Method
  3. GET->请求指定的页面信息,并返回实体主体
  4. POST->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进行处理请求(例如提交表单或者上传文件)
  5. HEAD->类似于get请求,只不过返回的响应中没有具体的内容,用于获取报头
  6. PUT->从客户端向服务器传送的数据取代指定的文档的内容
  7. 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指定的页面
  8. CONNECT->HTTP/1.1协议中预留给能够将连接改为管道方式的代理服务器
  9. OPTIONS->允许客户端查看服务器的性能
  10. TRACE->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资源地址
    协议版本

响应头部

  1. 响应头部主要是返回一些服务器的基本信息
  2. 一些Cookie值等

    响应体

  3. 该部分为请求需要得到的具体数据
  4. 可以为任何类型数据

Http提升

缓存(Cache-Control)

缓存头

可缓存性
  1. public->经过的任何地方都可对数据进行缓存
  2. private->请求发起者可以缓存数据
  3. no-cache->可以在本地进行缓存,发起请求时必须验证服务器返回请求告知,服务器允许时,可以使用本地缓存
    到期
  4. max-age->多久缓存会过期
  5. s-maxage->代理服务器时使用
  6. max-stale->请求发起方带的头,即便缓存过期,只要在max-stale内,就可使用缓存
重新验证
  1. max-revalidate->max-age缓存已经过期时,必须重新去服务端发起请求,重新获取内容
  2. proxy-revalidate->用在缓存服务器中,缓存服务器过期时,必须去原服务器请求数据而不能直接使用本地缓存
其他
  1. no-store->代理和本地不允许使用缓存,都必须去服务端请求数据来使用
  2. no-transform->不允许进行格式转换

    缓存验证

    缓存验证原理
  3. 请求方发起请求,如果本地有缓存则返回
  4. 本地没有,向代理缓存请求,如果有则返回
  5. 代理缓存没有,向原服务端发起请求,并返回
验证头
Last-Modified
  1. 资源上次修改时间
  2. 配合If-Modified-Since或者If-Unmodified-Since使用
  3. 对比上次修改时间以验证资源是否需要更新
    Etag
  4. 更为严格验证
  5. 数字签名
  6. 配合If-Match或者If-No-Match使用
  7. 对比资源的签名判断是否使用签名

Cookie和Session

Cookie

概念
  1. Cookie就是由服务器发给客户端的特殊信息
  2. 这些信息以文本文件的方式存放在客户端
  3. 然后客户端每次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的时候都会带上这些特殊的信息
    特点
  4. 通过setCookie设置
  5. 下次请求会自动带上
  6. 键值对,可以设置多个
    Cookie属性
  7. max-age和expires设置过期时间
  8. Secure只在https的时候发送
  9. HttpOnly无法通过document.cookie访问

Session

概念
  1. Session是另一种记录客户状态的机制
  2. 不同的是Cookie保存在客户端浏览器中,而Session保存在服务器上

    Http连接

    概念

  3. 网络通信中,读写操作之前,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必须建立一个连接
  4. 当读写操作完成后,双方不再需要这个连接时可以释放这个连接
  5. 连接的建立依靠“三次握手”,而释放则需要“四次握手”
  6. 每个连接的建立都是需要资源消耗和时间消耗的

分类

长连接
概念
  1. client向server发起连接,server接受client连接
  2. 双方建立连接,client与server完成一次请求
  3. 它们之间的连接并不会主动关闭,后续的读写操作会继续使用这个连接
    特点
  4. 可以省去较多的TCP建立和关闭的操作
  5. 减少浪费,节约时间
    短链接
    概念
  6. client向server发起连接,server接受client连接
  7. client向server发送消息,server回应client,然后一次请求就完成了
  8. 这时候双方任意都可以发起close操作
    特点
  9. 管理起来比较简单
  10. 存在的连接都是有用的连接
  11. 不需要额外的控制手段

    数据协商

    概念

  12. 服务器对于某个资源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
  13. 当浏览器发送请求过来的时候,服务器会提供一个最合适的版本给浏览器

    分类

    请求
    Accept
  14. Accept
  15. Accept-Encoding
  16. Accept-Language
  17. User-Agent
    返回
    Content
  18. Content-Type
  19. Content-Encoding
  20. Content-language

CSP (Content-Security-Policy)

概念

  1. 内容安全策略
  2. 为了缓解很大一部分潜在的跨站脚本问题
  3. 浏览器的扩展程序系统引入了内容安全策略

作用

  1. 限制资源获取
  2. 报告资源获取越权

限制方式

  1. default-src限制全局
  2. 指定资源类型

思维导图

HTTP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alvin_zhou/article/details/80757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