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有时只是副产品

还记得几天前,老婆跟我说她学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心流。心流的概念,最初源自心理学家米哈里观察艺术家、棋手、攀岩者及作曲家时,他发现当这些人在从事他们的工作的时候几乎是全神贯注的投入工作,经常忘记时间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这些人参与他们的个别活动都是出于共同的乐趣,这些乐趣是来自于活动的过程,而且外在的报酬是极小或不存在的,这种由全神贯注所产生的心流体验,米哈里认为是一种最佳的体验,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如何获得心流,如何快速达到心流的状态?成为了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而需求自然产生市场,一系列科学解释,行为规范和实践方法论应运而生,如果你仔细翻阅会发现,有理有据,仿佛心流这种状态实现起来我们已经志在必得了,但实际呢?你可能严格按照步骤指导去做了,但还是没办法获得这种快感和充实。那到底问题出在哪呢?

今天在我翻看郑也夫的《神似祖先》这本书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那就是心流这种状态其实是从事热爱的、富有挑战性活动的副产品,它是在全身心投入时自然触发的过程产物,它并不是结果。不知道你有没有受到点启发呢?我们错把它当成了结果目标去追求,越是功利性地结果导向,反而越难进入状态从而实现。现实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或者状态其实都是副产品,都是过程产物,而我们却总是执着地错把过程当结果去追求,我想了想,这样的事还真是挺多的。

设计的诅咒

产品经理是近几年最火爆的一个职业,也被称作是离CEO最近的人,每个产品大牛我想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自豪感的,毕竟属于技术精英,武器库里堆满了各种技术设计工具,但你会发现市面上能被称为“好的设计”的产品并不多。iPhone的出现,这款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迅速俘获了大批果粉,那究竟iPhone的产品设计好在哪呢?我相信1000个果粉眼中就有1000个乔布斯,各个角度都有。但我最青睐于这一个:因为它的每一个设计都是从最极致的用户体验出发的,而乔帮主就充当了设计阶段这个最挑剔的体验师。后来有本书叫《疯狂的简洁》,说的多少也是这么回事。

好的设计难产,一个原因就是产品经理往往在设计层面陷得太深,在追求“好的设计”的路上不惜动用各种先进武器,最后产品的确是相当的高大上,但市场反应却一般,因为他忽略了真正的目标是极致的用户体验,而好的设计只是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当年微软出了一款叫做Vista的操作系统,设计师自信满满,结果却草草成为了历史。

有人说,真正好的设计是你不能删除产品中的任何一项功能,因为那会影响用户体验,这个定义不讨论对错,但至少有那么点意思。

知识的悲哀

几天前我偶尔看了一段某卫视的知识答题类节目,其中一位几岁的小男孩在挑战一位30岁左右的小伙子,剧情就是狗血的小正太获胜了,我相信许多人尤其是一些家长朋友都会赞叹,小朋友太厉害了,天才啊之类的,但我却替他高兴不起来,甚至有点担心甚至是悲哀。

现代社会大家追求进步,对知识也是如饥似渴,但究竟什么叫做知识呢?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吗?我想这些定义都太过片面甚至是有误导性的,知识应该是那些获取后能促使你行动进而生活有所改变的信息,你可能会说这太实用与功利了吧,但我想这恰恰是最能让我们清醒的解读。

我们目前做的更多是把我们的大脑变成移动硬盘,比如定下目标每年一定要读够100本书,这还算好的,更有甚者直接背各种词条题库,典型的如上面提到的节目。但我想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仅仅满足于做移动硬盘是不是太悲哀了,你会的所谓概念再多也比不过百度一下吧。大脑本身就是具备处理运算能力的CPU,现在却生生被当做硬盘来用,不得不说是浪费资源。

其实,学习知识或者说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本就不是目的,它应该是我们在追求更好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过程中的副产品,比如说你为了每天能让家人吃的好吃的健康,学会了100道菜的烹制方法,这个过程你自然学会了烹调的知识也可称为一个大师,但可绝不是背100道菜谱那回事。

婚姻的围城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部英剧,两个人在一起已经十多年了,孩子小学都毕业了,两个人才结婚。很不符合常理对吧,但过程中,一家人生活的也很是幸福,我这里并不是提倡这种现象。而是我想表达,婚姻永远都不是爱情的终点站。现在社会上很多大龄未婚青年惨被逼婚,父母觉得结了婚就了却了一桩心事,他们错把结婚这个爱情的副产品,当成了最终的结果目标,结果为现在社会的高离婚率又添了一把火。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单身族,他们的生活过得一样幸福充实,他们在爱情方面标准很明确,绝不滥竽充数,因为他们知道苟且的婚姻不是终点,反而是噩梦的开始。反倒是有些已婚人士,开始就抱着凑合的心态结了婚,最终悔不当初。

婚姻是美好的,代表了承诺与责任。它是承上启下的一段,本该自然发生的,就不要把它当成任务去做。

现实中,我们每天忙于学习、工作和生活,难免会出现错把过程当结果去追逐,导致有的永远无法实现,有的反而误入歧途越走越远,跳出框框,冷静思考,你会发现也许你追求的不过是过程中自然会出现的副产品。就像我在简书这个平台每天写文章一样,力求每篇文章都有内容,不会为了发帖而写流水账,因为我深知,这些记录都是我与老婆改变认知与生活之路上的副产品。

作者:豆花的拥抱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0a5a1c320c52
來源:简书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au317/article/details/8161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