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与MVP(仅限个人的理解)




MVC的层次

MVC分为:Model(数据抽象)、View(视图)、Controller(控制器)的三层架构。接下来我们分别来一一解析每一层所对应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 View层:对应的则是Android中的layout文件夹中的xml文件,在启动Activity/Fragment的时候,都会加载一个R.layout.xxx的布局文件,使得在视图中显示出我们在xml中定义好的视图。

  • Controller层:对应的则是Activity/Fragment。当Activity/Fragment加载了layout文件后,我们需要在Activity/Fragment中findViewById(int)去寻找到相对应的view,并对找到的view设置相应的属性以及监听器。而在设置view的属性之前,我们很有可能会先到model中请求一次数据,当数据回调回来后controller就会去更新view了。

  • Model层:对应的则是一些DataSource以及DataBean的相关对象,这里的DataSource指的是数据的来源。一般数据的来源有2个主要的地方,一个是sqlite,一个是webservice,而我们习惯于将这两种数据的来源封装在一个repository中,对于调用者而言只需要调用repository中的一个获取接口来获取数据,但是这个数据是从内存中还是sqlite还是webservice来,我们都不得而知,从保护了调用实现的逻辑,分解相关的实现,达到调用者的极度简单与简洁,且在单元测试中测试接口也是非常方便的。

做个比喻吧,    Activity           Window            View

                        窗框(窗架)         玻璃               玻璃上的窗花 


优点与缺点

优点:
     逻辑清晰,Controller层和View层在一起的(在一个类里面,在一个Activity或者Fragment), 
     层次分明       
     方便项目的测试和后期的维护    

 缺点:
      Controller层和View耦合性太大

      Activtiy类或者Fragment类过于臃肿


MVP的层次

  • View层:视图层,它所对应的不只是layout中的xml文件还包括了Activity/Fragment作为视图的显示。这样做是扩大了View层的职责所在,View不仅是设置ui的显示和属性并且还包括了生命周期的回调。

  • Presenter层:主持者层,它相当于是Controller中的业务逻辑部分,它主要是负责view和model层之间的通信,及时的响应view层的请求并主动的调用model层的数据获取,并且将获取到的数据结果返回给view层中。presenter是另外新建立一个class,并且让view从创建的时候就持有一个presenter的实例,当view发生某些请求响应或者生命周期发生变化,则会迅速的向presenter发起请求,让presenter做出响应的处理,比如:刷新数据、清除数据防止泄露等。

  • Model层:此处的数据抽象层model和MVC中的model层是一样的。

优点与缺点

优点:
     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模块职责划分明显
     View层与Model层完全解耦,方便项目的测试和后期的维护 以及版本更新迭代   

 缺点:

     每个view有个presenter ,类多了。


个人的理解,有错可以向我提出!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1663033/article/details/7996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