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求水仙花数

    数学上有个水仙花数,他是这样定义的: “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数,它的各位数字的立方和等于其本身,比如:153=1^3+5^3+3^3。 现在要求输出所有在m和n范围内的水仙花数。
    对于每个测试实例,要求输出所有在给定范围内的水仙花数,就是说,输出的水仙花数必须大于等于m,并且小于等于n,如果有多个,则要求从小到大排列在一行内输出,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
    如果给定的范围内不存在水仙花数,则输出no;
    每个测试实例的输出占一行。

    

    例如,输入100 200,输出no;输入300 380,输出370 371。

    健壮性检测:当输入的不是一个三位数;输入多个数;输入的第二个数小于第一个数

现在分析一下题目,从控制台一次性获取以空格分开的数据,应该想到的是 input().split()。但是这样获得的数据类型是一个列表(list),且列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是字符串(str),现在需要进一步将列表中的元素转化成数值类型(int)。这里采用一个简便的方法,使用map函数。(map()是Python内置的高阶函数,它接收一个函数f,以及一个列表list,通过f依次作用在list的每个元素之上,返回一个map)再之后,使用list()将map转化成一个列表,列表的前两个元素就是我们所需要遍历的区间。因此接收输入数据的语句应该是:list(map(int, input().split()))

因为水仙花数存在的区间只可能是三位数,即100 ~ 999之间。因此当输入不满足三位数的数据时,变成离输入数据最符合的三位数即可。

最后在讨论一下输出数据。输出数据要从小到大排列,且在一行用空格分开。在每次循环遍历的过程中,如果找到水仙花数就会存到一个列表中,结束的时候输出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这显然使用循环搭配print函数是做不到的。在这里使用join()函数打印结果。(join()用于将序列中的元素以指定的字符连接生成一个新的字符串。语法是 string.join(...),join后的括号中是字符序列,string标示每个字符序列中间间隔的字符)。

下面展示代码:

input_list = list(map(int, input().split()))

if input_list[0] < 100:
    input_list[0] = 100

if input_list[0] > 999:
    input_list[0] = 999

if input_list[1] < 100:
    input_list[1] = 100

if input_list[1] > 999:
    input_list[1] = 999

if input_list[0] > input_list[1]:
    temp = input_list[0]
    input_list[0] = input_list[1]
    input_list[1] = temp

bai = 0
shi = 0
ge = 0
result = []

for i in range(input_list[0], input_list[1] + 1):
    bai = i // 100
    shi = (i - bai * 100) // 10
    ge = i % 10

    if i == (bai ** 3) + (shi ** 3) + (ge ** 3):
        result.append(i)

if len(result) == 0:
    print('no')
else:
    print(' '.join(str(element) for element in result))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TCatTime/article/details/8183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