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故事之三--崭露头角(从愣头青到感觉有点意思)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zimingzim/article/details/82050007

通过故事二的描述,我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大项目的入围测试,也算是在测试领域尝“鲜”了。我真的能从事测试吗?还是终究要回到售前部门做一名售前工程师呢?一切都是疑问,需要时间来慢慢解读。

完成外出项目测试后,我便回公司了,这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2014年7月份。这时候突然又来了一个项目,两周后去用户那进行选型测试,暂定的人选还是我,而且这次测试时间紧、任务重、通过后还可能给公司带来销售额。机会就这么来了,但是我只有两周的测试准备时间和熟悉项目时间。不管三七二十一,扎头就又开始了熟悉业务、操作设备、分析排查问题、与开发沟通交流等。比较幸运的是,这时候我有人带了,而不像之前那样搞了几个用例就去前方测试了。我有两周的时间,其实还蛮长的。经过那段时间的学习,我又一次踏上了前方测试的征途。

这次的用例数不多,但是用户比第一次测试更加严格和谨慎,因为涉及到后续的选型、销售及维护等。对于我来说,也绝对不能像第一次那样频繁的出去打电话,更不能遇到问题就商量着跳过去,必须迅速找到可能的原因。压力和挑战都比较大,有时候遇到问题心里着急、紧张,尤其是明知有问题的情况下还得想办法去解释、去拖延,等待开发救援。此时的我对设备的操作更熟悉、业务需求也比较清楚、初步的问题也能定位分析和排查、遇到困难时更懂得如何去解决和应对。经过两周多的测试,测试顺利通过了,我们拿到了选型测试的资格。自己内心非常的高兴,团队也非常的兴奋。我也算真正的在领导和同事眼里做了两件比较出彩的事情。

这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2014年8月份,此时的我是什么状态呢?且听细细道来。

1、对设备方面比较熟悉了,也能应付了,但是还是停留在比较基本的层面,稍微难一点的用例及需求还是搞不清楚,难一些的问题定位当然也搞不定。这时候如果一百分的话,我觉得自己能得40分吧;

2、在用户现场的测试基本上证明了自己是可以胜任,但是家里的测试呢?并没有系统的测试过哪怕一个版本,心里其实还是比较虚的;

3、此时对测试还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什么是测试、测试应该怎么做等等这些都没有想过,总体上还是工作任务驱动型的。

4、刚开始测试4个月多,外出测试时间占了80%,跟项目组、开发、运维、产品之间的沟通交流还不够,彼此之间还不太熟悉,对项目的整体认知还非常浅。

从8月份一直到年底春节前,我一直在公司进行版本系统测试。这段小半年的时间是我测试成长最快的一个阶段,我了解了测试用例的编写、测试缺陷的提交、测试前后流程、测试执行细节、业务需求、技术实现方式等,从一个测了两个外出项目的愣头青,到感觉测试还是“有点意思”的。这段时间我也发现了一些别人没有发现的缺陷,甚至有一些是系统性的疑难杂症,越来越发现测试还“蛮好玩”的。

到年底了,该绩效评估了,也该内部调整了,又回到了故事开始的问题。我到底是继续从事测试呢?还是回到售前呢?我自己其实想搞测试,但是不晓得部门的整体规划是什么。这时候,公司决定对业务进行大调整,把各个业务产品线整合,产品、开发、测试、方案、运维等独立成事业部,原来是分散在几个大部门的产品线相关技术人员,这时候成一个大部门了。事情看起来好办了,领导们合议后决定把我留在测试,同时会成立一个新的二级部门-测试运维部,我们几个归属到这个部门,测试运维部就四人,三个测试(我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同事,是我的入门师傅;还有一位那年刚毕业的同学,做测试开发;),一个运维。当时也没有什么概念,反正干测试就行,可以搞事情,还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多好的一件事啊。

事情到此还远未结束,只能说算是测试“入门”了。入门而已,未来的路还很长。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imingzim/article/details/820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