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命令详解测试硬盘速度和备份修复硬盘

dd 读取键盘输入并进行打印

参数:

if=file从所命名文件读取
of=file写到所命名的文件
bs=size指定块大小
ibs=size一次读size个byte
obs=size一次写size个byte
conv=转换参数 用指定的参数转换文件

  • 转换参数:

    ascii 转换 EBCDIC 为 ASCII
    ebcdic 转换 ASCII 为 EBCDIC
    lcase 把大写字符转换为小写字符
    ucase 把小写字符转换为大写字符
    nocreat 不创建输出文件
    noerror 出错时不停止
    notrunc 不截短输出文件
    sync 把每个输入块填充到ibs个字节,不足部分用空(NUL)字符补齐
    Fdatasync 写完成前,物理写入输出文件
    

  • 从f1读取写到f2,每次写1个字节,写3次,
    从f1跳过前2个字节开始读,
    从f2跳过前4个字节开始写,
    写完不截去f2没被覆盖的字符。

        [root@Dadda6 ~]#echo abcdefg >f1  
        [root@Dadda6 ~]#echo 123456789 >f2
        [root@Dadda6 ~]#dd if=f1 of=f2 bs=1 count=3 skip=2 seek=4 conv=notrunc
        [root@Dadda6 ~]#cat f2
        1234cde89
    
  • 备份MBR

    dd if=/dev/sda of=/tmp/mbr.bak bs=512 count=1
  • 破坏MBR中的bootloader
     

    dd if=/dev/zero of=/dev/sda bs=64 count=1 seek=446
  • 备份:

        dd if=/dev/sdx of=/dev/sdy
        将本地的/dev/sdx整盘备份到/dev/sdy
        dd if=/dev/sdx of=/path/to/image
        将/dev/sdx全盘数据备份到指定路径的image文件
        dd if=/dev/sdx | gzip >/path/to/image.gz
        备份/dev/sdx全盘数据,并利用gzip压缩,保存到指定路径
    
  • 恢复:

        dd if=/path/to/image of=/dev/sdx
        将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盘
        gzip -dc /path/to/image.gz | dd of=/dev/sdx
        将压缩的备份文件恢复到指定盘
    
  • 拷贝内存资料到硬盘

        dd if=/dev/mem of=/root/mem.bin bs=1024
        将内存里的数据拷贝到root目录下的mem.bin文件
    
  • 从光盘拷贝iso镜像

        dd if=/dev/cdrom of=/root/cd.iso
        拷贝光盘数据到root文件夹下,并保存为cd.iso文件
    
  • 销毁磁盘数据

        dd if=/dev/urandom of=/dev/sda1
        利用随机的数据填充硬盘,在某些必要的场合可以用来销毁数据,执行此操作以后,/dev/sda1将无法挂载,创建和拷贝操作无法执行
    
  • 得到最恰当的block size

        dd if=/dev/zero of=/root/1Gb.file bs=1024 count=1000000
        dd if=/dev/zero of=/root/1Gb.file bs=2048 count=500000
        dd if=/dev/zero of=/root/1Gb.file bs=4096 count=250000
        通过比较dd指令输出中命令的执行时间,即可确定系统最佳的block size大小
    
  • 测试硬盘写速度

        dd if=/dev/zero of=/root/1Gb.file bs=1024 count=1000000
    
  • 测试硬盘读速度

        dd if=/root/1Gb.file bs=64k | dd of=/dev/null
    
  • 修复硬盘

    dd if=/dev/sda of=/dev/sda
    当硬盘较长时间(比如1,2年)放置不使用后,磁盘上会产生消磁点。
    当磁头读到这些区域时会遇到困难,并可能导致I/O错误。
    当这种情况影响到硬盘的第一个扇区时,可能导致硬盘报废。
    上边的命令有可能使这些数据起死回生,且这个过程是安全高效的。
    

df
-H 以1000进制表示人类易读模式
-h 以1024进制表示人类易读模式
-i 查看节点使用情况
-P 文件名对齐
-T 查看文件系统类型


du 查看文件夹大小 
-s 汇总
-h 人类易读模式
-sh 总大小
du -sh /* 查看每一个文件夹大小
--max-depth=最深几层 查看最深几层大小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0001704/article/details/8198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