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张灵甫将军的悲哀

张灵甫将军,
一个抗日民族英雄,
在解放战争中,
被粟裕击败。
其中的原因,
是值得深入挖掘和探讨的。

张灵甫,
一代人杰,
先考中燕京大学从文,
认为乱世文不能解决问题,
放弃学业,
又考中黄埔军校从武,
当时都是全国最牛大学,
说明张灵甫,
天资聪颖,
他为人高傲,
但,确实有高傲的资本,
头脑聪明,
学历显赫,
嫡系背景,
抗日战争中领导抗日铁军,
打了很多铁血硬仗,
自己在抗日战争中受伤,
人称瘸腿将军。

孟良崮战役中,
久经战场的张灵甫或许自大,
但是决不至于犯下孤军深入的大错,
张灵甫相信周边几十万的国民党军,
他们开到这孟良崮最多不过是一两天的时间,
而凭借74师的强大军事实力与孟良崮的险要山势,
在此坚守一两天不成问题。
后来粟裕明确指出,
张灵甫乃百战名将怎么会犯那样低级的错误,
张灵甫所谓的“孤军深入”,
实际上是深谋远虑的诱敌深入之策。
张灵甫行动的是根据他所看到的,
但是有他没有看到的,
就是国民政府历史上就是松散的联合政府,
表面一致,
实则各自为政,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算盘,
大家心里都清楚,
有枪杆子和军队才有发言权,
有这个心理之后,
所以的战争就成买卖,
每个人都在算计得失,
还有就是张灵甫,
为人孤傲,
一向自视甚高,
看不起那些旧军阀,
平时不注重处理人际关系,
而且火箭蹿升,
让很多人感觉心理不平衡,
世界就是这样,
每个人都嫉妒身边比自己混的好的人,
当那个人有难的时候,
第一想到的是,
幸灾乐祸,
而不是努力帮助。

这些,张灵甫没有看到,却被粟裕看到了。
粟裕如此谨慎小心之人,
之所以敢如此冒险,
他把全部赌注押在“国民党友军不会倾力救援”之上,
事实证明他押对了。
这个弊病成为国民党军队的不治之症,
几年后黄百韬也是因为友军救援不及而自杀身死。

所以,总结张灵甫的悲哀,
应该得到如下教训:
1.切莫高傲,谦虚低调为人。
2.少树立敌人,多结交朋友,为人要豁达。做事儿,对事儿不对人。
3.考虑问题,应该基于人性。人是趋利避害,算计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动物,大多数人都是俗人,都脱离不了这些,所以那些反人性的举动,一旦发生,就大加歌颂,因为稀少才值得歌颂,还有有些人性是不受理性驾驭的,有的人,自我学习就能领悟,还有的人,碰的头破血流才能真心领悟到,大多数人都是都是年纪大了,才领悟到。说给年轻人听,年轻人很不屑,不愿意听那些老一套,自己在岁月中碰的头破血流,领悟到,说与后人听,后人又不屑,就这样循环往复中蹉跎了岁月。
4.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要局限在自身的范围中,要努力跳出自身的圈子,多从朋友,老师,家人,多多了解,还有判断大环境,大趋势,最后再定位到自身的处境,做出最合理判断。
5.蒋介石松散的联合军政府,可以迅速实现表面的统一,无法解决各自为政的问题,只有大变革,大换血,才能脱胎换骨,蒋介石一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他也有他的无奈,他当政期间一直在打抗日战争,他没有充足时间和准备解决这个问题。反观,毛ze东的共chan党,从开始即使很弱小,也不忘了建立有绝对领导权威听从指挥的军队,权利分为军权和党权,党指挥军。党负责做思想政治工作,控制思想。这样建立出绝对听从指挥,思想统一,敢打敢拼的军队。胜负从开始就已经决定了。
6.有些事情,知道道理,没有实践过,也不能深切领悟,只有当事情发生了,验证了之前的道理之后,才恍然大悟。所以,实践真是检验整理的标准。
7.我这些年来,格了很多物,参了不少禅,悟了不少道,最终发现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应该是我谨遵的训示,想到了悟道了事情,就要去做,做了去验证所想,有偏差再重新修正所想,再用知来指导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猜你喜欢

转载自java-007.iteye.com/blog/230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