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笔记(十八) --调试(print、assert、logging、pdb)

版权声明:weixin_40247263的博客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247263/article/details/82025012

一:print

代码运行出错,我们可以使用print输出语句来查看变量的值,从而找到问题点,但这种方式比较麻烦,我们或许需要在多个地方加上print语句才能准确的找出问题所在。并且当我们改正错误以后还需要将print删除,否则影响代码的美观。

二:assert 断言

凡是调试时用到print的地方我们都可以换成 assert

如下

def foo(s):
    n = int(s)
    assert n != 0, 'n is zero!' #如果n不等于0会抛出异常,并显示逗号后面的字符串
    return 10 / n

if __name__ == '__main__':
	foo('0')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python err.py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err.py", line 7, in <module>
    foo('0')
  File "err.py", line 3, in foo
    assert n != 0, 'n is zero!'
AssertionError: n is zero!

我们可以看出,使用断言的地方,如果 assert 后面的结果为flase,则会抛出一个AssertionError异常。

当我们将bug改掉以后,可以使用 python -O 来执行脚本,从而屏蔽掉assert。

注意 是大写的 字母 O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python -O err.py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err.py", line 7, in <module>
    foo('0')
  File "err.py", line 4, in foo
    return 10 / n
ZeroDivisionError: division by zero

三:logging

和assert相比,logging不会抛出异常,且可以输出到文件

日志分为如下几个等级

日志等级(level) 描述
DEBUG 最详细的日志信息,典型应用场景是 问题诊断
INFO 信息详细程度仅次于DEBUG,通常只记录关键节点信息,用于确认一切都是按照我们预期的那样进行工作
WARNING 当某些不期望的事情发生时记录的信息(如,磁盘可用空间较低),但是此时应用程序还是正常运行的
ERROR 由于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导致某些功能不能正常运行时记录的信息
CRITICAL 当发生严重错误,导致应用程序不能继续运行时记录的信息

日志可使用的函数 

函数 说明
logging.debug(msg, *args, **kwargs) 创建一条严重级别为DEBUG的日志记录
logging.info(msg, *args, **kwargs) 创建一条严重级别为INFO的日志记录
logging.warning(msg, *args, **kwargs) 创建一条严重级别为WARNING的日志记录
logging.error(msg, *args, **kwargs) 创建一条严重级别为ERROR的日志记录
logging.critical(msg, *args, **kwargs) 创建一条严重级别为CRITICAL的日志记录
logging.log(level, *args, **kwargs) 创建一条严重级别为level的日志记录
logging.basicConfig(**kwargs) 对root logger进行一次性配置

logging.basicConfig()函数包含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描述
filename 指定日志输出目标文件的文件名(可以写文件名也可以写文件的完整的绝对路径,写文件名日志放执行文件目录下,写完整路径按照完整路径生成日志文件),指定该设置项后日志信心就不会被输出到控制台了
filemode 指定日志文件的打开模式,默认为'a'。需要注意的是,该选项要在filename指定时才有效
format 指定日志格式字符串,即指定日志输出时所包含的字段信息以及它们的顺序。logging模块定义的格式字段下面会列出。
datefmt 指定日期/时间格式。需要注意的是,该选项要在format中包含时间字段%(asctime)s时才有效
level 指定日志器的日志级别
stream 指定日志输出目标stream,如sys.stdout、sys.stderr以及网络stream。需要说明的是,stream和filename不能同时提供,否则会引发 ValueError异常
style Python 3.2中新添加的配置项。指定format格式字符串的风格,可取值为'%'、'{'和'$',默认为'%'
handlers Python 3.3中新添加的配置项。该选项如果被指定,它应该是一个创建了多个Handler的可迭代对象,这些handler将会被添加到root logger。需要说明的是:filename、stream和handlers这三个配置项只能有一个存在,不能同时出现2个或3个,否则会引发ValueError异常。

logging模块中定义好的可以用于format格式字符串说明

字段/属性名称 使用格式 描述
asctime %(asctime)s 将日志的时间构造成可读的形式,默认情况下是‘2016-02-08 12:00:00,123’精确到毫秒
name %(name)s 所使用的日志器名称,默认是'root',因为默认使用的是 rootLogger
filename %(filename)s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文件名; pathname的文件名部分,包含文件后缀
funcName %(funcName)s 由哪个function发出的log,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函数名
levelname %(levelname)s 日志的最终等级(被filter修改后的)
message %(message)s 日志信息, 日志记录的文本内容
lineno %(lineno)d 当前日志的行号,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语句所在的代码行
levelno %(levelno)s 该日志记录的数字形式的日志级别(10, 20, 30, 40, 50)
pathname %(pathname)s 完整路径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完整路径名,可能没有
process %(process)s 当前进程, 进程ID。可能没有
processName %(processName)s 进程名称,Python 3.1新增
thread %(thread)s 当前线程, 线程ID。可能没有
threadName %(thread)s 线程名称
module %(module)s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名, filename的名称部分,不包含后缀即不包含文件后缀的文件名
created %(created)f 当前时间,用UNIX标准的表示时间的浮点数表示; 日志事件发生的时间--时间戳,就是当时调用time.time()函数返回的值
relativeCreated %(relativeCreated)d 输出日志信息时的,自Logger创建以 来的毫秒数; 日志事件发生的时间相对于logging模块加载时间的相对毫秒数
msecs %(msecs)d 日志事件发生事件的毫秒部分。logging.basicConfig()中用了参数datefmt,将会去掉asctime中产生的毫秒部分,可以用这个加上

 logging模块中定义好的可以用于datefmt格式字符串说明(与time相同)

格式 含义 备注
%a 本地(locale)简化星期名称  
%A 本地完整星期名称  
%b 本地简化月份名称  
%B 本地完整月份名称  
%c 本地相应的日期和时间表示  
%d 一个月中的第几天(01 - 31)  
%H 一天中的第几个小时(24小时制,00 - 23)  
%I 第几个小时(12小时制,01 - 12)  
%j 一年中的第几天(001 - 366)  
%m 月份(01 - 12)  
%M 分钟数(00 - 59)  
%p 本地am或者pm的相应符
%S 秒(01 - 61)
%U 一年中的星期数。(00 - 53星期天是一个星期的开始。)第一个星期天之前的所有天数都放在第0周。
%w 一个星期中的第几天(0 - 6,0是星期天)
%W 和%U基本相同,不同的是%W以星期一为一个星期的开始。  
%x 本地相应日期  
%X 本地相应时间  
%y 去掉世纪的年份(00 - 99)  
%Y 完整的年份  
%Z 时区的名字(如果不存在为空字符)  
%% ‘%’字符  

具体使用方式:

import logging
logging.basicConfig(level=logging.DEBUG,    #设置日志级别
                    format="%(asctime)s %(name)s %(levelname)s %(message)s", #设置日志输出的内容
                    datefmt = '%Y-%m-%d  %H:%M:%S %a' # 设置日志输出的日期格式   
                    )
logging.debug("msg1")
logging.info("msg2")
logging.warning("msg3")
logging.error("msg4")
logging.critical("msg5")

 升级版例子:

import logging
LOG_FORMAT = "%(asctime)s %(name)s %(levelname)s %(pathname)s %(message)s "#配置输出日志格式
DATE_FORMAT = '%Y-%m-%d  %H:%M:%S %a ' #配置输出时间的格式,注意月份和天数不要搞乱了
logging.basicConfig(level=logging.DEBUG,
                    format=LOG_FORMAT,
                    datefmt = DATE_FORMAT ,
                    filename=r"d:\test.log" #有了filename参数就不会直接输出显示到控制台,而是直接写入文件
                    )
logging.debug("msg1")
logging.info("msg2")
logging.warning("msg3")
logging.error("msg4")
logging.critical("msg5")

 四:pdb

pdb其实就是用于python的命令行模式,如果你使用一些IDE工具,其中的断点调试比这个用的爽快的多,但是了解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下面是pdb的命令的相关参数。

命令 解释
break 或 b 设置断点 设置断点
continue 或 c 继续执行程序
list 或 l 查看当前行的代码段
step 或 s 进入函数
return 或 r 执行代码直到从当前函数返回
exit 或 q 中止并退出
next 或 n 执行下一行
p 变量名 打印变量的值
help 帮助

 使用

编写脚本

# err.py
s = '0'
n = int(s)
print(10 / n)

 使用 python -m pdb 命令执行脚本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python -m pdb err.py
>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err.py(1)<module>()
-> s = '0'
(Pdb)

我们可以看到打印出了第一行代码,我们输入p s,来查看变量s的值

(Pdb) p s
*** NameError: name 's' is not defined

发现提示我们未定义变量s,所以终端显示的那一行代码表示的是我们要执行的代码,但目前还没有执行。

我们输入 n,执行下一行,然后再输入 p s

(Pdb) n
>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err.py(2)<module>()
-> n = int(s)
(Pdb) p s
'0'

这时成功的将变量值打印了出来。

输入 小写字母 L,查看执行的脚本中的代码, -> 表示将要执行这一行

(Pdb) l
  1     s = '0'
  2  -> n = int(s)
  3     print(10 / n)
[EOF]

再输入c,将代码执行完毕,并会自动的重新执行

(Pdb) c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D:\工作软件\Python\lib\pdb.py", line 1697, in main
    pdb._runscript(mainpyfile)
  File "D:\工作软件\Python\lib\pdb.py", line 1566, in _runscript
    self.run(statement)
  File "D:\工作软件\Python\lib\bdb.py", line 585, in run
    exec(cmd, globals, locals)
  File "<string>", line 1, in <module>
  Fil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err.py", line 2, in <module>
    n = int(s)
ZeroDivisionError: division by zero
Uncaught exception. Entering post mortem debugging
Running 'cont' or 'step' will restart the program
>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err.py(2)<module>()
-> n = int(s)

注意,如果代码出现问题,输入c之前代码执行到哪里,重新执行以后会自动执行到之前执行的位置。

如果代码没有报错,也会重新执行代码,不过会从头开始。

输入q退出

(Pdb) q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

这种通过pdb在命令行调试的方法太麻烦了,有一个pdb.set_trace()比它方便些。

pdb.set_trace()

这个方法也是用pdb,但是不需要单步执行,我们只需要import pdb,然后,在可能出错的地方放一个pdb.set_trace(),就可以设置一个断点:

# err.py
import pdb

s = '0'
n = int(s)
pdb.set_trace() # 运行到这里会自动暂停
print(10 / n)

运行代码,程序会自动在pdb.set_trace()暂停并进入pdb调试环境,可以用命令p查看变量,或者用命令c继续运行:

$ python err.py 
> /Users/michael/Github/learn-python3/samples/debug/err.py(7)<module>()
-> print(10 / n)
(Pdb) p n
0
(Pdb) c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err.py", line 7, in <module>
    print(10 / n)
ZeroDivisionError: division by zero

这个方式比直接启动pdb单步调试效率要高很多,但也高不到哪去。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0247263/article/details/8202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