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设计数据库》学习笔记系列——第四章 概念性概述

完成设计过程非常重要。数据不一致和信息不准确是设计不规范的数据库常常出现的问题。
1.明确宗旨和任务目标
宗旨表明了数据库的目标,并为设计工作提供明晰的焦点。任务目标是用户可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执行的常规任务。明确宗旨涉及的人包括数据库开发者,机构所有者或负责人,以及管理人员。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包括数据库开发者,管理人员,终端用户。

2.分析现有数据库
现有数据库通常为遗留数据库或纸质数据库。了解机构当前使用和管理数据的方式。这种分析也包括审核机构当前收集和展示数据的方式。观察机构如何使用纸笔收集以及展示数据。如果其使用某种软件应用程序管理和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就要研究其收集和在屏幕上展示数据的方式。最后考虑其如何在网上使用期数据。
另一方面包括对用户和管理人员的访谈,了解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如何使用数据库。
接下来,使用搜集到的信息,编辑一个初始字段列表。移出所有计算字段并放入单独列表中,精简列表。由此得到的初始字段列表就是其基本的数据需求。完成后,发送到用户和管理人员手中,让他们进行简单审核并提出意见。

3.创建数据结构
包括定义表,字段,建立键,为每个字段定义字段说明。
首先,有第一阶段确立的目标以及第二阶段收集的数据需求,来确定表将表示的各个主题。然后为之建表,并将他们与第二阶段编辑的字段列表中的字段相匹配。完成后,审核每个表,确保每个表表示一个主题且不包含重复字段。
继续审核每个表中的字段。提炼表中所有的复合字段和多值字段,确保他们分别只包含单一值,并将与该表所表示的主题特征不符的字段移出或删除。审核完成后,审核和改进表的结构。这涉及审核之前的字段工作,目的是避免遗漏任何细节,确保每个表的结构定义合理。然后,为每个表建立合适的键。任务重心是确保每个表都拥有正确定义的主键。
最后一步是为每个字这段建立字段说明。在此要展开用户和管理人员访谈,了解他们看重的具体字段特征,审核和讨论他们不熟悉的特征。完成后就可以为每个字段定义和记录字段说明。之后再次审核表结构和字段说明。

4.确定和建立表关系
再次开展用户和管理人员访谈,发现关系,确定关系特征,以建立关系层次完整性。
确定关系后,使用主键或者联系表建立每种关系中表之间的逻辑联系。具体由表间关系的类型决定。然后,确定每种关系中表的参与类型和参与度。

5.确定和定义业务规则
这个阶段中,将要开展访谈,确定数据库各方面的限制,建立业务规则,以及定义和实现验证表。
机构认知和使用数据的一方式,将决定一系列写入数据库的限制和要求。访谈能帮助你确定施加在数据,数据结构和关系上的限制。将这些规范确立为业务规则并记录。
对用户进行访谈,能够揭示数据库各个方面的具体限制。与管理人员访谈则透露出数据库各个方面的一般限制。
下一步,定义和实现必要的验证表,以支持某些业务规则。若机构以特定方式使用某些字段,则其值在某范围内。可以使用验证表确保这些字段存储值一致且有效。
确定和建立业务规则是一个持续,重复的过程。

6.确定和定义视图
再次开展访谈,确定使用数据库的方式以及建立视图。

通过与用户和管理人员交流,了解他们如何使用各自的数据,就能确定数据库中需要建立的视图类型。
接下来,就是使用适当的表和字段,定义访谈过程中确定下来的视图,并根据特定信息检索要求为这些视图建立标准。

7.审核数据完整性
从数据完整性出发审核数据库的最终结构。
首先,审核每个表,确保其符合正确设计的标准;检查每个表中的字段,确保结构合理。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再次审核其结构,检查表层次完整性。
其次,审核和检查每个字段的字段说明。先对字段进行必要改进,在检查字段完整性。确认之前确定和建立的字段级完整性。
再次,检查每种关系的有效性,确认关系类型,以及确定关系中每个表的参与特征。然后,审核关系层次完整性,确保共享字段之间存在匹配值,以及关系中两表之间不存在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的问题。
最后,审核业务规则并确认数据库各方面限制。
完成设计后,就可以在RDBMS程序中实现数据库结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0104617/article/details/825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