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与Project的关系

项目管理与工作流(以下简称为W)
1、建模
  Project(以下简称为P)为 动态建模,增加后,立即生效
  W为静态建模,每次建模完成之后,要进行发布之后,才能有效实施。
2、运行期
  (a)P在运行的时候,时间是紧密耦合的,到下个环节的时候,任务是一直列在系统中,任务人很早就能知道他在什么时候要干什么事情
  W是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产生的任务,是动态分配的任务,每个人在接受的时候,看系统产生的代办任务。
  (b) P在运行的时候,到每个人的任务,没有特殊的提醒方面及事件触发过程,在W运行的时候,是具备提醒及事件触发过程。

问:W是否能覆盖P?
答:(1)在建模的环节是无法替代的,因为W是无法进行动态建模的。因为每个项目,都可能有不同的任务安排,并且任务安排可能被不断的调整及版本比较。所以在建模的时候,可以认为,在描述这个自然世界的时候,工作流是成熟的,掌握规律的任务安排;Project是在尚没有掌握完全规律,每个项目会动态变化,但工作仍然是时序进行的。
    (2)在建模的时候,PM只能是全入,全出的方式,W是可以条件选择的。所以,可以预测,未来的PM在建模的时候,可能会参考工作流的建模方式,增加一些条件的方式。如在PM中,某一个任务只有前驱。但是未来,可能在PM中的某一个任务中,有一个属性表明启动的时候,根据前面的一个任务输出的什么条件或根据数据的一些参数来决定的。
     (3)在运行的过程中,工作流可以在仿真的时候,生成Project的任务表。根据不同的条件,可以生成不同的Project的任务表。在做工作流的时候,任务的属性可以参考P的任务属性。在工作流的时候,可以生成P的任务表,然后找到关键的路径,在然后看哪个节点,根据任务去对应去看哪个关键的流程节点。这样就可以在工作流中实现关键的流程节点,就可以找到优化流程的关键路径。


针对流程中,某单一任务进行研究的话,那么就可以看按照多个属性比较该任务的多种方案。比如认识类图中的1对多,多对1等情况,就采用Excel的列表比较放松,这样的方法论应该是工作流的一种补充。

猜你喜欢

转载自sunsteven.iteye.com/blog/1828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