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巨变下该如何进行学习?

最近湛卢文化在得到app上线了《知识大迁移》这本书,罗胖在其个人专栏中对这本书进行了介绍,我对其中关于新时代的学习方法特别认同,在此梳理一下,并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新时代如何学习?

《知识迁移》这本书提出了一个主张,那就是:

除了专长之外,要尽可能多地、碎片化地掌握其他行业的知识的一些皮毛。一知半解就好,不用深入。这是未来最好的学习方法。

要接受这一观点,恐怕要花费一点力气,对价值观的挑战有点大。

为什么?

我们以前接受的教育是要对某一方面的知识专而精,学习方式应该是勤奋、专精、系统化的学习。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量的暴增,这一学习方式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原因有二:

  1. 人类的知识体量太大了。
    大到一个人用任何一种方式都无法消化,哪怕是一个门类的知识。所谓的精专,这个目标本身已经不可能。另外,互联网的发展使所有的知识都转变成在线的,想看什么内容就搜索什么内容;而不像以前只能看自己身边纸质书上的知识,知识量有限。
  2. 知识的确定性正在丧失。
    知识本身正在频繁更新。今天已经达成共识的东西,明天可能就不对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处于学科之间的模糊地带。一个问题的答案不是Yes就是No的情况越来越少。以自己正在研究的页岩气对地下水的影响来说,页岩气开采已经好几十年,而对地下水的研究也持续了好几年,至今仍没有研究能够说服所有人页岩气是无害化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塞亚伯林的《刺猬与狐狸》,其中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对待世界的态度。

伯林讲,思想家分刺猬与狐狸两种:刺猬之道,一以贯之(一元主义);狐狸狡诈,却性喜多方(多元主义)。这就是伯林着名的刺猬与狐狸论。

我们来举个例子。
话说,有一个IT工程师,特别喜欢下围棋,业余时间全部花在了围棋上。在传统社会可能不会鼓励这种学习方式,会认为学习围棋就是玩物丧志。但是在现在,正是懂围棋的IT工程师对两方面都懂一些,所以才有可能开发出AlphaGo。

盲点与盲维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盲点。在知识体系中,知识盲点是只是对一个知识点的未知。而盲维是维度的维,即缺乏对某个维度整个知识体系的了解。盲点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维。

现在有一个新的词叫“元无知”。什么叫元无知?就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种无知。

在学生时代,考场上,试卷上的每个问题都很清楚,但不知道怎么回答。这可以叫做考场无知,属于盲点。

而成年之后步入社会,更要命的“元无知“来了,那就是“搜索无知”。即谷歌和百度的搜索框就在那里,人类90%以上的知识都在线上,你都可以通过搜索找到。但是你在搜索框里搜什么呢?键入一个词成为你的第一个起点呢?如果这时候大脑一片空白,这就是“元无知”的状态。

具备搜索能力是人类在现代互联网世界的基本技能。互联网有各种问题的答案,小至吃喝拉撒,大到世界是否会灭亡。所以有问题,先请教互联网。百度知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产品。

面对问题时,我们需要的不是体系性的知识,而是需要一个可以追索下去的线头。这个线头就是你曾经接触过到的那些一知半解的东西。

而这一线头是需要自己平常对各行业各方面的简单涉足。只要有了线头,就脱离了元无知,即使你对后边的东西仍然是无知的,但是没关系,互联网上的工具会帮你解决。

举个例子。

有一个创业者想创建一所保姆学校,培养高质量的保姆。那么怎么培养呢?他就想能不能借鉴培养护士的流程。要知道,他自己的经历和保姆没啥关系,和医学就离得更远。但是他模模糊糊地知道,人类在医学护理上积累了大量流程性的经验。因为护士干的事都人命关天,所以流程管理非常严格。如果把管理护士的流程,移植到保姆怎么干家务,那就会培养出最好的家政服务人才。如果这条路能走通,那也许就会诞生一家很成功的创业公司。

下面该怎么办?那就简单了。上网查,找懂护理专业的人去问,做一个最小化的实验性的班,一步步往下摸索着走就行了。

所以说,在真实世界里,零星的但是维度丰度的知识比体系化的知识在解决问题时更重要的多?

另外,相信大家在学习自己专业的时候会发现,本专业的一个理论基础是采用另一专业的成果。那当时引用过来的老前辈是怎么做到的呢?肯定是因为他对这两个学科都有了解,具有多维度的知识体系,起码对另一专业的成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解决本专业难题是突然联想到,然后就深入研究继而引用过来了。这样的老前辈的盲维就比普通人少一个。

如何去找这种零星但维度丰富的知识?

  1. 找人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也是零星知识最好的线头。
    工作能力强的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遇到一个自己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的难题时,就是遇到元未知了,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找谁去请教一下。罗胖说过一句话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工具就是通讯录。
    那怎么去构建这样的通讯录呢?这就要靠平时的积累了。各个领域的人都要认识一些。有很高知识价值的人,要将他们识别出来,并保持弱连接的能力,即可以联系上请教问题。
    有一个说法,你在城市里生活,需要认识以下几种人:医生、公务员、江湖人、老师、律师等。为什么要认识这些人呢?并不是因为他们手里有什么特殊的资源,而是因为他们手里有特定的知识线头。不同的领域都有独特的内部逻辑和话语系统。
  2. 要有自己的观测复杂现象的仪表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具有通过表象看本质的能力。
    举个例子,我们都喜欢好看的人。在这的好看不是五官上的,而是外观形象?衣服是否干净整洁?头发是否理的好?胡子是否刮了?身上不能有异味吧?这些都是信号,通过这些可以判断一个人对自己要求是否严格?是不是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感受?。。。。一系列事情。。。。

区块链很火?关键在哪?在链上。未来世界的价值,就在区块链的这最后一个字“链”上,谁能够提供打破区块,连接区块,跨界区块,提供那根链,谁就能创新,谁就能享受未来时代的财富红利。
学习不仅要系统化,还要碎片化,甚至浅显化。就是因为,链的价值要大于区块的价值嘛。

所以,在学好自己专业的同时,努力汲取各行业各方面的知识吧,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为一个行走的小百科。

幸好,自己一直注重知识的全面发展,都有涉足。

一个感受:当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后,一旦遇到问题,就不会有恐慌的感觉,反而会冒出很多的解决方案。这一点一直让我很自豪。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0575956/article/details/80317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