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第一章作业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cbb944131226/article/details/82963973

计算机网络2018-09-15homework1


C1.P5.

(a)

收费站以每辆车12s的速度服务(传输)一辆汽车,

故10辆汽车的车队经过3个收费站的传输时延为:12*10*3=360s=6 min

车队以100km/h旅行150km,传播时延为:150/100=1.5h=90 min

总时间:90+6=96 min

(b)

只改变传输时延,12*8*3=288s=4.8 min

总时间:90+4.8=94.8 min


C1.P7.

主机A组成一个分组用时:56*8 bit/64kbps = 56*8/64000 s = 0.007s = 7ms

传输时延:56*8bit/2Mbps = 56*8/2000000 s = 0.224ms

传播时延:10ms

总用时:10+7+0.224ms = 17.224ms


C1.P13

(a)

分组 1 2 3 ··· N

等待时长 0 L/R 2L/R ··· (N-1)L/R

平均等待时长:[0+L/R+2L/R+···+(N-1)L/R]/N = (N-1)·N·L/2NR =(N-1)L/2R

(b)

N个分组的总传输时延:NL/R s

而下N个分组到来的时间正好是NL/R s后,因此后面的N个分组不受前面N个分组的影响。

因而每个分组的平均等待时长还是:(N-1)L/2R


C1.P18

同一个大陆上的源和目的地之间执行:(tracert sysu.edu.cn

2018-09-16/16:52:00

2018-09-16/20:45:00

2018-09-17/00:32:00

不同大陆上的源和目的地之间执行:

2018-09-16/16:52:00

2018-09-16/20:45:00

2018-09-17/00:32:00

(a)

均值:(58+57.8+1)/3=38.9

方差: ( 58 38.9 ) 2 + ( 57.8 38.9 ) 2 + ( 1 38.9 ) 2 3 = 719.5 \frac{(58-38.9)^2+(57.8-38.9)^2+(1-38.9)^2}{3}=719.5

(b)

三个时间段路径上路由器的数量分别为:7,7,7

该路径没有发生变化

©

推测Traceroute经过了两个不同的ISP,ISP网络数量为2

相邻ISP间的对等接口处出现了最大时延

(d)

在这两次实验中,比较大陆内部和不同大陆之间的Traceroute结果

相同点:

  • 都在30个跃点内完成跟踪
  • 两次实验在凌晨时候进行的Traceroute时延都比前两次要明显的少。
  • 两次实验都出现了请求超时的跃点

不同点:

  • 不同大陆之间的Traceroute经过了23-24个跃点跟踪,而同一个大陆内的Traceroute在三个时间段都是7个跃点的数据,比不同大陆的跃点数要少很多。

  • 同一个大陆的Traceroute跟踪的路径在三个不同的时段是一致的,而不同大陆之间的Traceroute跟踪的路径在第一和第三个时间段路径一致,而第二个时间段时走的是不一样的路径。

  • 在不同大陆之间的Traceroute结果中,查阅IP地址,发现 并不是直接从中国跳跃到美国的目标IP,而是中国->俄罗斯->欧洲联盟->美国这样的路径。


C1.P20

这是一个容量为R的瓶颈链路

吞吐量M的通用表达式为:

吞吐量 = min{ Rs, Rc, R/M }


C1.P24

40 * 1012 byte = 320 * 1012 bit

t i m e = ( 320 1 0 12 ) / 100 1 0 6 = 3.2 1 0 6 s 889 h time = (320 * 10^{12} )/100 * 10^{6} =3.2 * 10^{6} s \approx 889 h

故选择一夜快递要节省很多时间


C1.P31

(a)

从源主机到第一台分组交换机:

t i m e = 8 × 1 0 6 b i t s 2 M b p s = 4 s time = \dfrac {8\times10^6 bits}{2 Mbps} = 4s

从源主机到目的地主机:

t i m e = 4 s × 3 = 12 s time = 4s \times 3 = 12s

(b)

从源主机发送第一个分组到第一台分组交换机:

t i m e = 10000 b i t s 2 M b p s = 5 m s time = \dfrac {10000 bits}{2 Mbps} = 5ms

从第一台交换机发送第一个分组到第二台交换机:

t i m e = 5 m s time = 5ms

从源主机发送第二个分组到第一台交换机:

t i m e = 5 m s time = 5ms

当第一个分组完全被第二个交换机全部收到时,第二个分组可以被第一个交换机完全收到,也就是第一个分组从源主机发出后10ms的时间。

©

t i m e = 3 × 5 m s + 799 × 5 m s = 4.01 s < 12 s time = 3\times5ms + 799 \times 5ms = 4.01s < 12s

故比不分段传输要快很多

(d)

  • 减小交换机处理分组的压力(可能交换机的内存很小,一次不能处理整个文件那么大,但是一次可以处理一个分组那么大)
  • 当一个很大的分组正在处理时,可能后面很小的分组需要排队等很久
  • 减少报文重传的代价,当比特丢失或者错位时,不分段的话一次需要全部重传,如果分成若干分组的话,哪个分组比特有错误就重传这个分组就行了

(e)

每个分组都需要加上一些额外的信息(比如序列号),因为到达目的主机后需要重新把这些分组合并起来,所以总体的大小是比以前整个文件的大小大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bb944131226/article/details/8296397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