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剩余价值学说)

1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1.1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1. 劳动能创造价值包含剩余价值
  2. 劳动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1.2 劳动力的价值

表现为资本主义工资,最低生活保障

1.3 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

其使用价值有特殊性,能创造剩余价值

2 资本的分类

2.1 职能资本

2.1.1 产业资本

2.1.1.1 货币资本

流通资本

2.1.1.2 生成资本

根据剩余价值分为不变资本(C 物)和可变资本(V人)
根据周转方式:固定资本(厂房,根据,设备),流动资本(原材料,燃料,劳动力)

2.1.1.3. 商品资本

流通资本

2.2 非职能资本

现实货币,借贷资本。
银行资本属于职能资本,也属于非职能资本

3 剩余价值的生成方式

3.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个别企业行为
延长劳动时间(无偿加班)
无偿提高劳动强度
资本主义早期最常见

3.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是全社会的行为,而不是个别企业
不延长时间
全社会都提高生产率–>商品降价–>工资降低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产生工资的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3.3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个别企业提高生产率实现的
个别价值<社会价值
(C1+V1)+m<(C+V)+m
资本家可获得:m+超额m
资本家提供技术水平直接动力: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往往是暂时的。随着全社会某种商品生产率普遍提高(C1+V1)+m~(C+V)+m
但是整个资本家阶级仍可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结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必然结果。

4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

4.1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重新投入 dC+dV
剩余价值(m)=dC+dV+资本家个人消费
简单再生产:剩余价值全消费无积累
扩大再生产:总投入(投资) = C+dC+V+dV
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直接源泉:资本积累dC+dV
最终源泉:剩余价值m

5 资本的有机构成

有机构成:C/V
农业有机构成低,高科技企业高

5.1 技术构成

物质形态之比:生产资料/劳动力
技术水平越高,用的人越少,技术构成越高

5.2 价值构成

生产资料价值量(C)/人工费用(V)

5.3 有机构成

技术构成+价值构成
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价值构成反应技术构成

6 资本循环与条件

6.1 资本循环

  • 循环
    货币资本(G)—买—>生产资料(C+V)(W)—生产—>商品资本(W’)——>G’
  • 剩余价值:m = G’ - G > 0

6.2 资本循环的条件

资本投入:空间并存
各环节紧密联系,时间上相继,不能中断

7 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

按用途分两类:
- 生产资料
- 消费资料
社会生产分类:
- 第一部类
生产资料:重工业
- 第二部类
生产(消费资料): 轻工业,农业
两大部类生产应当按比例进行:

  • I:C1+V1+m1 = W1
    本部类内部买C1
    V1+m1 从II交换
  • II:C2+V2+m2 = W2
    C2 从I购买
    V2+m2 内部交换
  •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
    I(V+m)=II(C)
    I(C+V+m) = I(c)+I(V+m)=I(C)+II(c)
    II(C+V+m) = I(V+m)+II(V+m)

8 平均利润率的理论

8.1 公式

P’=P/(C+V)=m/(C+V)

8.2 理论

资本从利润率低转移到利润率高的方向转移,利润率低的就上升,利润率高的就下降,最终趋向理想状态。理想状态现实中不可能出现。

8.3 基本原理

  •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 到达平均利润率之后,等量的预付资本将 获得等量的资本。(等量投资获得等量利润)
  • 商品的市场平均价格
    社会生产价格(R)=C+V+平均P
    价值 W=C+V+m
  • 价值不再是轴心,但价值规律仍然起作用
    因为全社会价值总额与生产价格总额基本相等。
  • 生产价格没有完全偏离价值,只是价值的转换形式
    有机构成中剩余价值和价格基本相等
    起作用的方式改变了,变成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价值转化成了价格)
  • 若社会生产率提高,则社会劳动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将不变。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价值量。
  • 若社会生产率不变,个别企业提高生产率,则该企业所生产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将不变
    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将增加。

9 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

10 科学社会主义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yxuan475/article/details/76652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