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底层网络技术的回顾

  1. 网络通信分类:基于连接的通信(connection-oriented),基于非连接的通信(connectionless):面向连接的网络运行需要在两点之间形成专用连接或者线路。

  2. 基于连接的通信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 为什么要用基于非连接的应用:对于大文件,不可能一次全部传送完成,需要分包处理。

  4. 用于Internet的底层硬件技术:Ethernet(IEEE 802.3),Wi-Fi(IEEE 802.11),ZigBee(IEEE 802.15.4),Wide Area Poinit-to-Point Networks(SONET)

  5. 以太网的性质:以太网的接入控制是分布式的,这是因为以太网与其他一些网络技术不同,它没有任何中央权威机构授权接入。以太网的接入方式称为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简称CSMA/CD。

  6. Ethernet主要特点:支持广播,Best-Effort Delivery Semantics(硬件并不保证此次能够正常传输,而且,当传输出现错误后,也不会通知发送者)

  7. 每台电脑有一个或多个网卡,每个网卡被分配唯一固定的MAC地址。MAC地址是对网卡而言的,与电脑无关。MAC地址有48-bit(6个字节)

  8. 对于底层硬件数据,通常使用帧(Frame),而不使用包(Packet)。

  9. Frame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指的是6字节的MAC地址。

  10. Ethernet帧结构(由于CRC由硬件执行,所以未包含4字节的CRC):

  11. 以太网可以看成是机器之间的链路层连接。因此,我们说以太网传输的是帧。以太网帧长度可变,但不能小于64位八组或大于1518八组。下图给出以太网帧格式:

  12. 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如,公司内可以总成不同的VLAN,不同的VLAN,享有不同的访问权限。在VLAN内部,定义了Broadcast domain,只有在相同的Broadcast domain内可以传输数据。其实,可以认为一个VLAN就是一个独立的物理连接网络。

  13. 桥接(Bridging),用于将小的网络组成更大的网络,此时网络的结构是,多台计算机通过交换机(Switch)组成独立的网络,各个独立的网络通过桥接器,构成更大的网络。

  14. 桥接的原理是将帧数据(Frame)的副本,从一个网络,传递给其他的网络,数据本省并不发生任何变化。这样,使跨网段的数据传输成为可能。

  15. 桥接器会记录Frame的MAC地址,当桥接器在网络间传输Frame时,会首先根据自己的MAC记录,查找发送端和接收端是否在同一网络下,这样能够实现最优的传输。

  16. 自适应以太网桥接器(adaptive Ethernet bridge)连接不同的以太网,当Frame在以太网直接传输时,首先由桥接器进行判断,以避免不必要的跨网络传输。

  17. 异步传递方式(ATM)是一种面向连接的网络技术。每个ATM信元长度只有53八位组长,每个信元包含5八位组的首部和后面48八位组的数据当使用ATM发送IP通信流时,八位组长度53与发送无关。ATM网络可接收和传递更大的分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20785973/article/details/8306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