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众新能源张祺:智能座舱会成为生活的第三空间

智能座舱需要三类创新,硬件创新、服务内容创新以及场景化创新。

编者按:2018年7月27-28日,由车云、中机国际联合举办的2018第二届中国汽车智能座舱论坛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召开。合众新能源智能网联研究院执行院长张祺先生在论坛上进行了题为《智在眼前——合众新能源智能座舱的一些思考和探索》的演讲。

合众新能源智能网联研究院执行院长张祺合众新能源智能网联研究院执行院长张祺

各位来宾,各位同行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合众新能源的张祺。

首先借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是谁。一直以来合众新能源是一家比较低调和务实的公司,在2014年年底的时候就有5个创始人创办了我们这家企业,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的双资质,在桐乡建立了完全自主的工厂,同时做出了一辆纯电动的SUV,7月26号晚上在美丽的乌镇正式发布了。

合众第一个品牌叫做哪吒汽车,同时还发布了技术品牌,叫做PIVOT。PIVOT是怎么来的呢?在合众新能源的中期规划里有一个阿基米德计划,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大家很熟悉“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PIVOT计划翻译成中文就叫支点计划。

为什么选择智能座舱作为技术品牌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发力点呢?因为我们观察到整个大的行业趋势,在智能座舱上会有一些行业交叉融合的增长点,会有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应用在这里面产生跨界融合,从而带来新的机会。未来的汽车我们认为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它会释放更多的人文属性,座舱在这其中作为最直接、最明显的一个载体,将处于下一个十年的风口浪尖。聚焦智能座舱,有利于为产业集群提供创新服务,实现人车入口的价值回归和再创造。

在实践这样一个智能座舱之前,我们会有一些思考,我们做了很多用户调研,也做了很多头脑风暴。可能在座的有些人参加过我们公司内部一些类似的讨论,我们把这些讨论梳理出来之后,发现有六大点对于智能座舱产品是非常有意思的:

  • 1.情感

  • 2.社交

  • 3.安全

  • 4.服务

  • 5.娱乐

  • 6.科技

首先突出智能座舱的情感属性,比如在人机交互上做一些突破性的创新,让消费者感觉他不是一个机器;再比如让车主在进入车辆之后感受到关怀,女士们在用车的时候有一些个性化需求,这些需求能不能变成产品落地到车上。在社交上,用户还是有很多期待的。尽管在车里面看手机或者是操作其他一些视频之类的,似乎不是那么安全,但是在国内这样的环境下,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旺盛的刚需,怎么有效地去解决这样一个刚需和行车安全之间的一些冲突,我觉得这个话题比较有意思。再然后,就是关于服务、娱乐内容还有新的科技,尤其是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的结合点有哪些,软件与服务怎样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之前所做的思考。

经过这些思考之外,我们建立了一个智能座舱的雏形,包括三部分:

1.躯体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在我们刚刚发布的概念车上,有贯穿式的大屏,可能包括多个屏,能够进行多重生物识别,感知系统比以前要丰富,不仅是触觉和视觉,还包括味觉,甚至将来还有更多有价值的触点。

2.灵魂部分,是指后面的云端部分,伴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它能够扩展智能座舱感知范围,有更大、更强的计算能力,提供一些更复杂的功能或者是更强的处理能力,展现出更好的用户体验效果。

3.延伸部分,智能座舱会延伸到车辆之外,这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延伸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当中,和数字设备、数字生活能够无缝衔接起来,需要考虑的是人们在车里的时间与车外的时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落实到产品方面,我们认为产品形态的发展其实是围绕着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而不断演变的,不是说一定固定在哪种产品形态的。当前市场上的产品还处在一个出行工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解决用户出行的基本需求,让出行更加有效率,比如大屏上面有一些导航信息,或者是通过语音命令做一些基本操作,这些东西都属于工具属性。

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从2019年开始,我们认为不应该再做一个冰冷的工具,而是应该做一个有情感的出行伙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这当中不变的是什么呢?我认为不变的是人性,是永恒的情感需求。你看看在数字生活当中层出不穷的APP应用,有些只是昙花一现,但有些却是可以黏住用户,保持很长的热度。能黏住客户的这些产品往往是除了工具属性之外能抓住用户情感需求的产品。

再往后,我们的智能座舱会走向第三空间这样一个概念,所谓的第三空间就是在家里面你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吃喝玩乐睡,在公司里面,我们在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车里面,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演进,注意力在不断被释放,座舱应该承载更多的东西。

产品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我们特别重视在技术方面的一些投入,尤其是在用户强感知的产品上的技术投入。具体说来,我们会聚焦于显示方面的一些投入,从TFT LCD迅速迈入OLED,后面会结合AR技术和全息影像技术,让显示更加真实,更加有效率。我们还会在交互方面做一些投入和储备,除了在AI语音方面做一些布局和结合之外,我们还会投入到有更多的感官器官参与的自然人机交互方式的一些研发。现在车里交互很多是单方面的交互,要么用手指,要么用嘴巴,但人和人之间交互的时候其实五官都用上了,后面当我们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了之后,结合在一起的所谓自然人机交互所带来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切的发展离不开像芯片的一些技术,包括云计算的一些能力,还有我们在通讯方面的一些基础设施的能力。

在智能座舱至少有三个类别的创新可以往前走。

第一类创新是硬件形态的创新,今年北京车展上可以看到自主品牌更愿意在硬件形态上做一些创新,这些外在形式的,特别是直接触达用户交互部分的一些创新,它很容易去抓住用户的眼球,让用户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第二类是服务创新,仅仅只有硬件创新我认为是不够的,还要在内容软件服务上去多下一点功夫,我们是不是可以接入一些更实用的资源用以打破行业之间的壁垒,让它能够进到车里面,这一领域其实也是我们一直在去探索和实践的。

第三类,也是最重要的,是场景化创新。有的时候你会发现用户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功能,对于某些特定群体的用户而言,他更关心的是场景,比如上下班的场景,周末的场景、节假日的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下,我们能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能不能让他感觉到主动式的服务?能不能让他感觉到更多的方便?在这方面我认为也是有很多机会点存在的。

具体说来,我想举两个例子和各位同仁们来分享。

合众刚刚发布了一套AR-View行车系统,主要由车外的图形图象处理子系统和车内基于OLED的曲面屏系统组成,可以放在车内不同的位置,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把A柱变成透明A柱来提高行驶安全,或者变成实时远程在线的视频社交系统,不需要再去看手机。nainaitea.com

另外,合众还打造了一个智能机器人小You。它能够识别用户的情感,捕捉用户的情绪,而且有自己的判断力,并基于判断提供一些有意识的服务。比如发现驾驶员疲劳时给出友情提醒,发现副驾上女朋友不开心时会帮你讲个笑话哄一哄等等。

畅想未来,我们觉得智能座舱越来越多的第二属性会陆续的被挖掘。我们一直在思考车是不是一定要开呢?车能不能作为在线影院?车是不是可以打游戏?办公是不是一定要在公司里面才可以?车有没有性别?车和车之间能不能约?像这些问题,我们认为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而且我相信这一切伴随着智能驾驶时代或者自动驾驶时代来临,不再仅仅只是围绕着共享这一场景,它将是更多的注意力的释放,让我们有机会,有需求做更多类似的拓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066711/article/details/8318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