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章鱼,你就看懂了边缘计算

缘计算(EC-Edge Computing)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兴领域。

我们一直在想,

如何有趣地向大家介绍边缘计算呢?

直到有一天,无意中看到了章鱼……

魔性的章鱼

在聊边缘计算之前,

我们先聊聊这个星球上最魔性的生物之一

——章鱼。

抛开喷墨、变色伪装这些基本技能不提,

章鱼还能从瓶子内部打开瓶盖逃走,

上演各种精彩绝伦的逃跑计划,

或者悄悄把不喜欢的食物扔进排水口,

它们甚至可以主动改变自己的RNA,

进而改变体内蛋白质的特性

和功能以适应环境变化。

好吧,章鱼的确很聪明,很特别,

但这些跟边缘计算有什么关系?

天生的“边缘计算”能力者

其实,章鱼就是用“边缘计算”

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作为无脊椎动物中智商最高的一种动物,

章鱼拥有巨量的神经元,

但有60%分布在章鱼的八条腿(腕足)上,

脑部却仅有40%。

也就是说:

回到人类的边缘计算

具体来讲,

边缘计算将数据资料的处理、

应用程序的运行甚至一些功能服务的实现,

由网络中心下放到网络边缘的节点上。

边缘计算:“我就是冲着痛点来的”

一直以来,公共和企业设施的监测和维护消耗着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电力、制造等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对海量数据的实时、智能处理也有着强烈需求。

如果用常规模式构建物联网,随着设备的迅速增加,网络边缘侧所产生的数据量级将非常巨大。这些数据如果都交由云端的管理平台来处理,将会:

如果能像章鱼一样,采用边缘计算的方式,海量数据则能够就近处理,大量的设备也能实现高效协同的工作,诸多问题迎刃而解。因此,边缘计算理论上可满足许多行业在敏捷性、实时性、数据优化、应用智能、以及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

边缘计算有哪些应用?

道理我们都懂了,

具体该用在哪里呢?

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个“梯联网”的案例:

电梯是一种常见又特殊的公共设施,

仅在我国电梯总量就早已超过400万台。

电梯的安全与可靠运行一直备受各界关注,

如何实现

海量电梯的预测性维护与能效管理?

此时,“梯联网”应运而生。

也就是说,梯联网中的每一部电梯都好像章鱼的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的“腕足”,能将电梯的运营数据实时采集并回传,后台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并与外部系统综合决策,实现远程管理、运维以及预测性维护。

梯联网除了能实现“端云协同”的高效预防性运维管理,还可以开启更高级的电梯管理模式与更开阔的商业空间。比如,与电梯传媒等的互联等等。

要实现梯联网,

边缘网关(融合物联网关)、敏捷控制器

等“章鱼腕足”缺一不可。

再配合物联网的大脑“云端管理平台”,

可实现智能连接和高效管理。

不仅在电梯上应用,

华为与IBM、SAP、GE、Honeywell等

国际一线厂商紧密合作,

打造的边缘计算物联网,

已经在电力、制造、供水、智能楼宇等

领域有了实际的应用案例。

与此同时,由华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ntel、ARM以及软通动力于2016年年底联合发起的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缩写为ECC)目前已经有超过154个成员单位加入。

万物互联,边缘先行

最近的BI Intelligence报告预测:制造业、公用事业、能源和交通运输行业将率先采用边缘计算。鉴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整体属于发展初期阶段,边缘计算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它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开放的产业生态、协同的资源合作。

总的来说,

和章鱼比起来,

还是人类的边缘计算更胜一筹。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allin0408/article/details/7974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