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学习机器学习之异常点检测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ODExMDE5MA==&mid=2694182460&idx=1&sn=a4842775394946bb643006e2e7c67be9#rd

基于概率统计:

异常点检测(又称为离群点检测)是找出其行为很不同于预期对象的一个检测过程。这些对象被称为异常点或者离群点。异常点检测在很多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都有着具体的应用,比如信用卡欺诈,工业损毁检测,图像检测等。

异常点(outlier)是一个数据对象,它明显不同于其他的数据对象,就好像它是被不同的机制产生的一样。例如下图红色的点,就明显区别于蓝色的点。相对于蓝色的点而言,红色的点就是异常点。

一般来说,进行异常点检测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基于统计学的方法。

(一)基于正态分布的一元离群点检测方法

假设有 n 个点 ,那么可以计算出这 n 个点的均值  和方差。均值和方差分别被定义为:

在正态分布的假设下,区域  包含了99.7% 的数据,如果某个值距离分布的均值  超过了 ,那么这个值就可以被简单的标记为一个异常点(outlier)。

(二)多元离群点的检测方法

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变量的数据称为多元数据,很多一元离群点的检测方法都可以扩展到高维空间中,从而处理多元数据。

(1)基于一元正态分布的离群点检测方法

假设 n 维的数据集合形如 ,那么可以计算每个维度的均值和方差  具体来说,对于 ,可以计算

在正态分布的假设下,如果有一个新的数据 ,可以计算概率 如下:

根据概率值的大小就可以判断 x 是否属于异常值。运用该方法检测到的异常点如图,红色标记为异常点,蓝色表示原始的数据点。

(2)多元高斯分布的异常点检测

假设 n 维的数据集合 ,可以计算 n 维的均值向量

和  的协方差矩阵:

如果有一个新的数据 ,可以计算

根据概率值的大小就可以判断  是否属于异常值。

(3)使用 Mahalanobis 距离检测多元离群点

对于一个多维的数据集合 D,假设  是均值向量,那么对于数据集 D 中的其他对象 ,从  到  的 Mahalanobis 距离是

其中  是协方差矩阵。

在这里, 是数值,可以对这个数值进行排序,如果数值过大,那么就可以认为点  是离群点。或者对一元实数集合  进行离群点检测,如果  被检测为异常点,那么就认为  在多维的数据集合 D 中就是离群点。

运用 Mahalanobis 距离方法检测到的异常点如图,红色标记为异常点,蓝色表示原始的数据点。

(4)使用  统计量检测多元离群点

在正态分布的假设下, 统计量可以用来检测多元离群点。对于某个对象  统计量是

其中, 是  在第 i 维上的取值, 是所有对象在第 i 维的均值,n 是维度。如果对象  的  统计量很大,那么该对象就可以认为是离群点。

运用  统计量检测到的异常点如图,红色标记为异常点,蓝色表示原始的数据点。

 基于矩阵分解:

在介绍这种方法之前,先回顾一下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这一基本的降维方法。

(一)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对高维数据集合的简化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例如:

(1)使得数据集合更容易使用;

(2)降低很多算法的计算开销;

(3)去除噪声;

(4)更加容易的描述结果。

在主成分分析(PCA)这种降维方法中,数据从原来的坐标系转换到新的坐标系,新坐标系的选择是由数据集本身所决定的。第一个新坐标轴的方向选择的是原始数据集中方差最大的方向,第二个新坐标轴的选择是和第一个坐标轴正交并且具有最大方差的方向。该过程一直重复,重复的次数就是原始数据中特征的数目。如此操作下去,将会发现,大部分方差都包含在最前面的几个新坐标轴之中。因此,我们可以忽略余下的坐标轴,也就是对数据进行了降维的处理。

为了提取到第一个主成分(数据差异性最大)的方向,进而提取到第二个主成分(数据差异性次大)的方向,并且该方向需要和第一个主成分方向正交,那么我们就需要对数据集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的分析,从而获得这些主成分的方向。一旦我们计算出了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我们就可以保留最大的 N 个值。正是这 N 个值反映了 N 个最重要特征的真实信息,可以把原始数据集合映射到 N 维的低维空间。

提取 N 个主成分的伪代码如下:

去除平均值

计算协方差矩阵

计算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将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序

保留最大的N个特征值以及它们的特征向量

将数据映射到上述 N 个特征向量构造的新空间中

通过 Python 的 numpy 库和 matplotlib 库可以计算出某个二维数据集合的第一主成分如下:原始数据集使用蓝色的三角形表示,第一主成分使用黄色的圆点表示。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的基本性质: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provides a set of eigenvectors satisfying the following properties:

(1)If the top-k eigenvectors are picked (by largest eigenvalue), then the k-dimensional hyperplane defined by these eigenvectors, and passing through the mean of the data, is a plane for which the mean square distance of all data points to it is as small as possible among all hyperplanes of dimensionality k.

(2)If the data is transformed to the axis-system corresponding to the orthogonal eigenvectors, the variance of the transformed data along each eigenvector dimension is equal to the corresponding eigenvalue. The covariances of the transformed data in this new representation are 0.

(3)Since the variances of the transformed data along the eigenvectors with small eigenvalues are low, significant deviations of the transformed data from the mean values along these directions may represent outliers.

(二)基于矩阵分解的异常点检测方法

基于矩阵分解的异常点检测方法的关键思想是利用主成分分析去寻找那些违背了数据之间相关性的异常点。为了发现这些异常点,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算法会把原始数据从原始的空间投影到主成分空间,然后再把投影拉回到原始的空间。如果只使用第一主成分来进行投影和重构,对于大多数的数据而言,重构之后的误差是小的;但是对于异常点而言,重构之后的误差依然相对大。这是因为第一主成分反映了正常值的方差,最后一个主成分反映了异常点的方差。

假设 dataMat 是一个 p 维的数据集合,有 N 个样本,它的协方差矩阵是 X。那么协方差矩阵就通过奇异值分解写成:

其中 P 是一个 (p,p) 维的正交矩阵,它的每一列都是 X 的特征向量。D 是一个 (p,p) 维的对角矩阵,包含了特征值 。从图像上看,一个特征向量可以看成 2 维平面上面的一条线,或者高维空间里面的一个超平面。特征向量所对应的特征值反映了这批数据在这个方向上的拉伸程度。通常情况下,可以把对角矩阵 D 中的特征值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矩阵 P 的每一列也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 P 的第 i 列对应的是 D 的第 i 个对角值。

这个数据集 dataMat 在主成分空间的投影可以写成

需要注意的是做投影可以只在部分的维度上进行,如果使用 top-j 的主成分的话,那么投影之后的数据集是

其中  是矩阵 P 的前 j 列,也就是说  是一个 (p,j) 维的矩阵,是一个 (N,j) 维的矩阵。如果考虑拉回映射的话(也就是从主成分空间映射到原始空间),重构之后的数据集合是

其中  是使用 top-j 的主成分进行重构之后形成的数据集,是一个 (N,p) 维的矩阵。

下面可以定义数据  的异常值分数(outlier score)如下:

注意到  指的是 Euclidean 范数, ev(j) 表示的是 top-j 的主成分在所有主成分中所占的比例,并且特征值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因此,ev(j) 是递增的序列,这就表示 j 越高,越多的方差就会被考虑在 ev(j) 中,因为是从 1 到 j 的求和。在这个定义下,偏差最大的第一个主成分获得最小的权重,偏差最小的最后一个主成分获得了最大的权重 1。根据 PCA 的性质,异常点在最后一个主成分上可能有着较大的偏差,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分数。

整个算法的结构如图所示:

(三)效果展示

下面两幅图使用了同一批数据集,分别采用了基于矩阵分解的异常点检测算法和基于高斯分布的概率模型的异常点算法。

基于矩阵分解的异常点检测

基于高斯分布的概率模型的异常点检测

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如果使用基于矩阵分解的异常点检测算法的话,偏离第一主成分较多的点都被标记为异常点,其中包括部分左下角的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基于高斯分布的概率模型的话,是不太可能标记出左下角的点的,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基于机器学习:

异常值检测算法在数据挖掘的诸多领域有着应用场景,例如金融领域,信息传输领域,图像领域等。在研究过程中,有学者给出了异常点的一个定义:

An outlier is an observation that deviates so much from other observations as as to arouse suspicion that it was generated by a different mechanism.

RNN 算法的主要思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一个多层的前馈神经网络,该神经网络可以用来进行异常值的检测。这个神经网络模拟的是一个恒等映射,输入层的神经元个数和输出层的神经元个数是一样的。这类的神经网络被称为 Replicator Neural Networks (RNNs),请注意这里的 RNN 算法指的并不是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RNNs),而是 Replicator Neural Networks,尽管它们拥有着同样的缩写名字 RNNs。具体来说, Replicator Neural Networks (RNNs),或者说自编码器,是一个多层前馈的神经网络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在 Replicator Neural Networks 中,输入的变量也是输出的变量,模型中间层节点的个数少于输入层和输出层节点的个数。这样的话,模型就起到了压缩数据和恢复数据的作用。

如图所示,这里的 RNNs 有三个隐藏层,输入层和输出层的节点个数都是6,第一个隐藏层和第三个隐藏层的节点个数(图中是4个节点)少于输入层,第二个隐藏层的节点个数是最少的(图中是2个节点)。在神经网络传输的时候,中间使用了 tanh 函数和 sigmoid 函数。这个神经网络是训练一个从输入层到输出层的恒等函数(identity mapping),传输的时候从输入层开始压缩数据,然后到了第二个隐藏层的时候开始解压数据。训练的目标就是使得整体的输出误差足够小,整体的误差是由所有的样本误差之和除以样本的个数得到的。由于图中只画出了6个特征,因此第 i 个样本的误差是

如果使用已经训练好的 RNN 模型,异常值的分数就可以定义为重构误差(reconstruction error)。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 RNN 模型是如何构建的:

根据上图所示,左边的是输入层,右边的输出层。假设第 k 层中第 i 个神经元的输出是 ,其中  表示第 k 层中第 i 个神经元的输入, 表示第 k 层使用的激活函数。那么

其中  是第 k 层中第 j 个神经元的输出, 是第 k 层神经元的个数。对于第二层和第四层而言 (k=2,4),激活函数选择为

这里的  是一个参数,通常假设为1。对于中间层 (k=3) 而言,激活函数是一个类阶梯 (step-like) 函数。有两个参数 N 和 ,N 表示阶梯的个数, 表示从这一层到下一层的提升率 (transition rate):

+.

在这里可以假设 . 那么  就如下图所示。

第三层的激活函数的输出就变成了 N 个离散的变量:0, 1/(N-1), 2/(N-1),…,1。这个阶梯型的激活函数是把第三层的连续输入值变成了一批离散的值。也就意味着把样本映射到了 N 个簇,那么 RNN 就可以计算出单个的异常点和一小簇的异常点。

备注: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按照以上算法,则不能使用反向传播算法来训练模型,原因是  的导数不能够通过它的取值来表示。这一点与 tanh 函数, 函数是不一致的,因为  和 。因此有学者指出 [1],使用三个隐藏层是没有必要的,使用1个或者2个隐藏层的神经网络也能够得到类似的结果;同样,没有必要使用  这样类型的阶梯函数,使用传统的  激活函数也能够得到类似的结果。并且  是一个 step-like 函数,很多地方的导数取值都是接近于零的。

后向传播算法:

一般来说,为了训练神经网络模型,需要使用后向传播算法(back propagation),也简称为 BP 算法,或者误差逆传播算法(error back propagation)。在本文中,仅针对最简单的 RNN 模型介绍如何使用 BP 算法进行模型训练,至于多层的神经网络模型或者其他的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则是完全类似的。

给定训练集合 ,其中有 m 个样本,并且输入和输出是一样的值。换句话说,也就是 n 维向量

.

换句话说,输入样例是由 n 个属性描述,输出的结果也是 n 个属性。隐藏层只有一个,隐藏层的神经元个数是 q=(n+1)/2,这里的 [] 表示 Gauss 取整函数。输出层第 j 个神经元的阈值使用  表示,隐藏层第 h 个神经元的阈值使用  表示。输入层第 i 个神经元与隐藏层第 h 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重是 , 隐藏层第 h 个神经元与输出层第 j 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重是  其中 

记隐藏层第 h 个神经元接收到的输入为

写成矩阵形式就是:

记输出层第 j 个神经元接收到的输入为

其中  是隐藏层第 h 个神经元的输出,  是激活函数。写成矩阵形式就是:

输出层第 j 个神经元的输出是  其中 

下面可以假定激活函数都使用  那么直接通过导数计算可以得到 

对于训练集  通过神经网络得到的输出是 并且  对于  都成立。那么神经网络在训练集  的均方误差是

其中  整体的误差是

标准 BP 算法:

网络中有 个参数需要确定:输入层到隐藏层的 n*q 个权重值,隐藏层到输出层的 n*q 个权重值,q个隐层神经元的阈值,n 个输出层神经元的阈值。BP 算法是一个迭代学习算法,在迭代的每一轮采用了梯度下降法来进行参数的更新。任意参数的更新规则是

+

标准 BP 算法是根据每一个  来获得更新规则,下面来推导每一个参数的更新规则。对于  计算梯度

注意到  先影响到第 j 个输出层神经元的输入值  再影响到第 j 个输出层神经元的输出值 ,最后影响到 ,根据高等数学的链式法则可以得到

根据定义  可以得到  对于  都成立。

根据定义  可以得到 .

根据定义  和  可以得到 

所以可以计算出对于  有

如果假设

那么可以得到

因此对于  可以得到

根据类似的想法,有

.

逐个计算:

由于

所以,

 其中 

整理之后,任意参数 v 的更新式子是 + 并且更新的规则如下:

其中学习率  控制着算法每一轮迭代中的更新步长,若步长太大则容易振荡,太小则收敛速度过慢,需要人工调整学习率。 对每个训练样例,BP 算法执行下面的步骤:先把输入样例提供给输入层神经元,然后逐层将信号往前传,直到计算出输出层的结果;然后根据输出层的误差,再将误差逆向传播至隐藏层的神经元,根据隐藏层的神经元误差来对连接权和阈值进行迭代(梯度下降法)。该迭代过程循环进行,直到达到某个停止条件为止。

标准 BP 算法的训练流程:
输入:训练集合  和学习率 
过程:
1. 在 (0,1) 范围内随机神经网络中的所有连接权重和阈值
2. repeat
for all  do
根据当前参数,计算出当前的样本输出 
计算输出层神经元的梯度项 
计算隐藏层神经元的梯度项 
更新连接权重  与阈值 
end for
3. 达到停止条件
输出:链接权与阈值都确定的神经网络模型

累积 BP 算法:

BP 算法的目的是最小化训练集上的累计误差  其中 m 是训练集合中样本的个数。不过,标准的 BP 算法每次仅针对一个训练样例更新连接权重和阈值,也就是说,标准 BP 算法的更新规则是基于单个的  推导而得到的。通过类似的计算方法可以推导出累计误差的最小化更新规则,那就得到了累计误差逆传播(accumulate error backpropagation)算法。标准 BP 算法需要进行更多次的迭代,并且参数的更新速度快,累积 BP 算法必须扫描一次训练集合才会进行一次参数的更新,而且累计误差下降到一定的程度以后 ,进一步下降就会明显变慢,此时标准 BP 算法往往会更快的得到较好的解,尤其是训练集合大的时候。

训练方法:

(1)把数据集合的每一列都进行归一化;

(2)选择 70% 的数据集合作为训练集合,30% 的数据集合作为验证集合。或者 训练集合 : 验证集合 = 8 : 2,这个需要根据情况而定。

(3)随机生成一个三层的神经网络结构,里面的权重都是随机生成,范围在 [0,1] 内。输入层的数据和输出层的数据保持一致,并且神经网络中间层的节点个数是输入层的一半。

(4)使用后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来训练模型。为了防止神经网络的过拟合,通常有两种策略来防止这个问题。(i)第一种策略是“早停”(early stopping):当训练集合的误差降低,但是验证集合的误差增加时,则停止训练,同时返回具有最小验证集合误差的神经网络;(ii)第二种策略是“正则化”(regularization):基本思想是在误差目标函数中增加一个用于描述网络复杂度的部分,例如链接权和阀值的平方和。

测试效果:

其中蓝色的点表示正常点,红色的点表示被 RNN 算法标记的异常点。

参考文献:

[1] Anomaly Detection Using Replicator Neural Networks Trained on Examples of One Class, Hoang Anh Dau, Vic Ciesielski, Andy Song

[2] Replicator Neural Networks for Outlier Modeling in Segmental Speech Recognition, Laszlo Toth and Gabor Gosztolya

[3] Outlier Detection Using Replicator Neural Networks, Simon Hawkins, Honxing He, Graham Williams and Rohan Baxter

总结:

异常点检测(又称为离群点检测)是找出其行为很不同于预期对象的一个检测过程。这些对象被称为异常点或者离群点。异常点检测在很多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都有着具体的应用,比如信用卡欺诈,工业损毁检测,图像检测等。

本文主要介绍一些常见的异常点检测算法,包括基于统计的模型,基于距离的模型,线性变换的模型,非线性变换的模型等。

异常点检测和聚类分析是两项高度相关的人物。聚类分析发现数据集中的各种模式,而异常点检测则是试图捕捉那些显著偏离多数模式的异常情况。异常点检测和聚类模型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pp_12062011/article/details/83956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