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cor协议揭秘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TurkeyCock/article/details/84061296

二战结束前夕,44国政府受美国之邀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商讨战后经济复苏和恢复金融秩序。美国代表为哈里·迪克特·怀特,英国代表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凯恩斯出于英国经济的考虑,试图与美国争夺全球金融霸权,提出了著名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也称“凯恩斯计划”。该计划提议建立全球中央银行,并发行超主权货币Bancor用于取代黄金,作为国际清算货币。Bancor的初始分配则以二战前三年的进出口贸易额为基础,这样加上英联邦的殖民地,英联邦可以分配到的Bancor多达35%。当然,凯恩斯计划最终被否决,采纳了“怀特计划”,即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最终成就了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虽然该体系已于1977年瓦解)。

时至今日,凯恩斯计划在区块链领域重新焕发了生机。2017年6月,一个名为Bancor的项目,在短短3个小时之内,募集资金高达1.5亿美金,创下了1CO领域的新纪录。万众追捧的EOS创始人BM也注意到了Bancor协议的优势,并把Bancor协议成功集成到了EOS RAM项目中以改善代币的流动性。那么什么是Bancor协议?它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本文将为你揭开这一神秘面纱。

1.长尾效应 & 流动性

在很多在线生态系统中,尾部累积在总量中占据明显比例,这种现象被称为长尾效应。

但是,在区块链世界中,排名前10%的代币占整个代币市场市值的95%,占据了所有代币交易量的99%,剩下的90%尾部代币几乎无足重轻。这些尾部代币会面临严重的流动性问题,因为在传统的交易模型中,买卖双方必须同时在线并且价格匹配才能完成交易,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双向需求巧合”。这一点在主流代币中不存在问题,因为有足够的用户活跃度作为支撑,但是在尾部代币中,你可能长时间都无法找到合适的交易对手方,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市场对该类资产的兴趣进一步衰减从而导致流动性的进一步降低。

Bancor的目标就是消除用户发行的货币形成长尾的障碍,利用智能合约在代币中直接创造流动性。

2.智能代币

智能代币是Bancor协议的核心。智能代币和普通代币功能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直接购买和销售这些智能代币,而无需其他中介(比如交易所),代币价格会根据供求关系通过算法自动调整。这就解决了之前提到的“双向需求巧合”问题,确保代币可以持续地与其他代币进行兑换,从而为代币提供了内置的流动性。

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为每个智能代币配置一个连接器,这些连接器持有它们连接的另一个代币。比如我发行了一个TK1代币,并为它创建一个ETH连接器,里面存放一定数量的ETH。任何人都可以把连接器代币(ETH)存入智能合约中来购买智能代币(TK1),也可以把智能代币(TK1)送回智能合约,提取连接器代币(ETH)。

那么有人问了:代币的价格是怎么计算的呢?这里需要先引入一个参数:连接器权重C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W的取值范围是0%~100%,由智能合约的创建者指定。

上面的公式中,智能代币总价值=代币单价 × 智能代币总供应量。稍加变形就可以得到下面的代币单价计算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举个例子:假设TK1代币的初始发行量为100个,连接器中存有10个ETH,CW定为20%,那么根据公式,1个TK1代币的初始价格就是0.5ETH:

注意,这只是代币的初始发行价格。随着买卖的发生,代币的单价一定会发生变化!那么,代币的单价是怎么变化的呢?

3.价格算法

我们先来介绍几个变量:

  • P:即Price,代币单价
  • S:即Supply,智能代币供应量
  • R:即Reserve,准备金,也就是连接器代币余额
  • F:即Fractional reserve ratio,也就是上面提到的CW

那么显然有:R = FSP,P = R / SF。

假设用户需要购买极少量的智能代币,用dS表示,那么用户需要支付P dS。支付完后连接器代币的余额增加了dR,因此dR = P dS。先把R代入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着把P dS代入公式继续推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令α = 1/F - 1,简化上面的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两边取积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到这里,我们就得到了价格计算公式!可以看到,价格P是供应量S的幂函数。复习一下幂函数的曲线形状:

注意α = 1/F - 1 = 1/CW - 1,而CW的范围是0%~100%,因此α >= 0。因此,可以分为4种情况:

  • α = 0:此时CW=100%,图形为一条水平线(恒等于P₀)
  • 0 < α < 1:此时50%<CW<100%,图形为一条缓慢上升的曲线
  • α = 1:此时CW=50%, 图形为一条45度直线
  • α > 1:此时0%<CW<50%,图形为一条快速上升的曲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此,CW的配置对价格的变动方式起决定性作用,合约创建者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合理选择CW值。

4.处理价格变动

上面一节我们推导出了计算代币价格的核心公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买家可以获得多少智能代币,卖家可以取回多少连接器代币。

我们首先假设用户需要购买T个智能代币,则总供应量就会从S₀变为S₀+T,那么他需要支付的连接器代币数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稍作变形,就可以得到反过来的情形:如果用户支付了E个连接器代币,那么他可以获得的智能代币数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感觉看起来太抽象?给你来个中文版的好不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智能代币的类型

CW低于100%的智能代币被称为流动代币,价格会随供应量变化而变化。那么CW等于100%的智能代币呢?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用处?恰恰相反,这种代币可以充当各种代币之间交易的桥梁,在形成代币价值网络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代币A有两个连接器分别连接到代币B和代币C,并且CW=100%,那么事实上就打通了B和C直接的交易对,因为通过把B换成A、再把A换成C这两步就可以完成它们之间的交易了。

CW等于100%的智能代币,根据连接器个数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代理代币(Proxy):使用一个连接器
  • 中继代币(Relay):使用两个连接器
  • 阵列代币(Array):使用三个或三个以上连接器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智能代币,它的连接器代币余额为0,当有人存入连接器代币时,产生的代币将立即成为流动代币,这实际上就是1CO的场景。

最后,如果一种智能代币又被别的智能代币的连接器指定为连接器代币,则被称为网络代币。比如Bancor项目自己发行的BNT(Bancor Network Token)就是一种网络代币,它本身是一种智能代币,拥有和ETH之间的连接器,但同时许多其他智能代币的连接器中又会持有BNT作为连接器代币。这样,当买卖其他智能代币时也会影响BNT的供应量,从而产生价格变动,而这种变动又会反过来影响网络中的其他代币,因为它们的连接器代币的余额增加了。这样,所有智能代币形成了一个价值网络,互相协同工作,共同提升价值。

6.Bancor生态系统

最后提一下Bancor的生态系统,主要包含下面几个关键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套利交易者也是生态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实际上由于多个连接器的存在,不同交易对之间难免会出现价差,套利交易者会不断寻找这种价差完成获利,在大的时间尺度上保持价格的一致性。

7.总结

总结一下,Bancor协议是什么?简而言之,Bancor就是一个定价公式。(后面的两个价格变动计算公式也是通过定价公式推导出来的)

从宏观一点的层面来说,Bancor协议是一种去中心化流动性网络协议,通过引入智能代币,解决双向需求巧合和小规模代币所面临的流动性问题,从而推进了资产兑换。实际上你可以把它看成区块链世界中的去中心化做市商。这对于目前存在的大量初创、小规模的用户发行代币无疑是一种利好,一旦突破形成长尾效应的障碍,形成价值互联网,会极大促进代币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鑫鑫点灯”专栏:https://blog.csdn.net/turkeycock
或关注飞久微信公众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TurkeyCock/article/details/8406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