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效应及调节方法

呼吸效应的概念

H.26x编码序列中,I帧P帧交替排列,I帧使用帧内预测编码,跟JPEG类似,压缩比相对P帧来说,没有那么大,因此I帧的数据量很大,但是I帧也相对比较清楚,P帧以I帧为基准进行预测编码,I帧清楚了,P帧才有可能清楚。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将I帧调的比较大,一个GOP内,离I帧越远的P帧,编码误差越大,图像降质也越严重,当下一个I帧出现时,图像又立即变得清楚起来,纵观整个视频流,就会周期性出现清楚到模糊的突变,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呼吸效应。

呼吸效应在静止的场景下比较容易观察出来,运动场景中,大部分的图像内容都在变化,不容易被发现。

呼吸效应的调节方法

IntraQPDelta、IntraQPOffset
H.26x可以调节I帧P帧直接QP的偏差,控制I帧和P帧的大小比例关系,I帧的QP越小,I帧越大,图像越清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体图像质量,呼吸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缓解;但是I帧也不能调的过大,在CBR模式下,I帧把全部带宽都吃掉了,P帧就只能编的更模糊一些,反而加重了呼吸效应。

在实际调节过程中,就是通过调整IntraQPDelta、IntraQPOffset这类的参数来调节I帧大小。

3DNR
如果ISP有3DNR的功能,在静止场景下,将3DNR开强,这对呼吸效应的改善有很大帮助。

转自:https://blog.csdn.net/szfhy/article/details/79882903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VioletHan7/article/details/82865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