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内存管理-内存回收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sonycong/article/details/52092518

java的内存回收主要分两个部分:

1、判断对象是否可以回收。

2、执行回收的过程。


判断对象是否可以回收:

主要算法有两种

(1) 引用计数算法

给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值就加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值就减1;任何时刻计数器为0的对象就是不可能再被使用的。


这个算法的有点就是简单、容易实现,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会出现循环引用:



(2)可达性分析算法

通过一系列的称为“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点,从这些节点开始进行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成为引用链(Reference Chain),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用图论的话来说就是从GC Roots到这个对象不可达)时,则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这个算法也是hotspot使用的算法。



Java 语言中的 GC Roots可以是一下内容:
*在虚拟机栈(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的引用的对象。
*在方法区中的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在方法区中的常量引用的对象。
*在本地方法栈中JNI(即一般说的Native方法)的引用的对象。


垃圾回收

主要有四个算法

1、标记-清除算法

算法分为“标记”和“清除”两个阶段: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掉所有被标记的对象

标记-清除算法的主要缺陷:标记清除之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




2、复制算法

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的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然后再把已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

复制算法的主要缺陷:将内存缩小为了原来的一半


3、标记-整理算法

标记过程仍然与“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进行清理,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

标记-整理算法的主要缺陷:标记和整理阶段必须停止执行线程




4、分代收集算法

根据对象的存活周期的不同将内存划分为几块。一般是把Java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这样就可以根据各个年代的特点采用最适当的收集算法。

一般新生代使用复制算法,老年代使用的是标志整理算法。

hotspot使用的是GC Roots 枚举 和 分代垃圾回收算法,其中的难点就在于检查范围大,必须在快照中进行,时间敏感,也就是说要停止工作线程,但是不是每个时间都能停止工作线程去执行垃圾回收,所以就产生一个安全点和安全区的概念,这个概念本人还不怎么理解,所以就暂不记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onycong/article/details/5209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