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通识》有感

      吕老师,您好。我是20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站建设的一名学生,我叫xxx,您题目的要求是我印象最深的某一堂课,而我想谈一谈我在《经济学通识》这堂课上的收获。
 
我先说一下我选这门课的初衷,主要有以下两点
 
      我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后就业的话八成也就是在IT圈混。×××总理早就提出了互联网+的计划,我想了解一下除了计算机以外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对提升我的专业技能有所帮助吧,这是其一。
 
      其二是我的一个学长给我推荐过吕老师的这门课,一个同学也推荐。本想大二下学期选,可是上学期老师没开,这学期老师开课了,哪有不选的道理呢?事实证明我选这门课没错,的确产生了一些想法。下面说下我的收获。
 
      记得老师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推荐过两本书,《小岛经济学》和《第一本经济学》。我现在读的是小岛经济学,发现这本书对非经济学专业的人特别友好,没有太多理论上的东西,我不太喜欢读有太多术语的书,一是没兴趣,二是读不懂。这本书从岛民原始的捕鱼活动(人类的原始劳作)开始讲起,逐渐人类开始想办法使用工具(资产)来捕鱼(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力),鱼(劳动成果)捕的越来越多,开始有了剩余(可以成为储蓄)……后来鱼成为了一般等价物——货币诞生……再然后小岛创造了鱼邦储备卷(美元纸币诞生),收获之一就是知道了这本书。
 
      老师讲课的时候,说到了等待的报酬和提前消费的代价。经济到底是如何发展的呢?我想是因为有了储蓄,储蓄创造了资本,资本使生产扩大成为了可能。那么你储蓄下来的一元钱对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远远大于消费掉的一元钱,这一元钱在未来可能产生超过一元钱的价值,储蓄=收入-消费,收入是通过出售劳动力或个人资产所获得的能够用于消费的总金额,想要增加你的储蓄得想办法增加收入,增加收入得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工具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工具其实就是资本,资本是用你的储蓄投资获得的,所以勤俭持家才是致富的不二法门。正所谓等待的报酬与提前消费的代价。
 
      价格体系是如何运作的呢?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反过来又会影响供需,影响价格的途径有三种,通过需求,通过供给,通过需求和供给。非价格因素(收入,偏好。。。)影响需求,价格影响需求量。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大数据是否有可能拯救计划经济?我当时认为在有足够优的算法的前提下可以实现。老师说我们现在正处在混合经济的模式下,应该极力提倡市场经济,反对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成功与否取决与商品市场的可预测性,作为一个经济学初学者,以我现在的理解对这个问题考虑还没有那么深刻,现在也没搞懂。但是我认为大数据技术若真的能够重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那么计划经济将会被重新定义。
 
      以上就是我在这门课上的收获,突然想到老师讲的机会成本的定义: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要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我收获这些的成本就是把这些时间放在学习专业课上的收获。突然发现,经济学还挺有意思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13416247/233373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