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认知都是一个世界

版权声明:转载注明出处。有任何疑问可留言。 https://blog.csdn.net/Techmonster/article/details/82961216

有时我会困惑,为何人的思想有如此大的差别。有时以为只是深与浅的差别,但后来才发现是南与北的差别。有些人觉得显然的事,在另一个人看来却是显然谬误。

因此我疑惑,是否能够借助一个自己信服的模型,来解释这些思想上存在的差异。这是我的一个小尝试:把一个人所有的认知看作一个世界。

真实世界的投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他是真实世界在自己脑海中的投影。虽然我们的肉体存在于真实世界,但精神生存在自己的世界中。例如,两个人交谈,尽管物理上他们都在地球交谈,但双方脑海中都有对这次交谈的投影,这个两个投影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不能混为一谈。可以认为,在他们各自的世界中,都发生了一次交谈事件。

世界的更新

刚出生时自己的世界是空白的,随着年龄增长,这个世界越来越清晰。随着经历,世界不断更新。我们会用自己的世界去解释所有遇到的事,一旦出现无法解释的事,就会尝试更新自己的世界。随着这个世界越来越完备,他更新得越来越少。

完备的世界

对于每个人的世界,怎样才算完备呢?完备的条件是能够解释未来经历的所有事,也就是不再需要更新。换句话说,这个世界收敛了。但事实上完备世界只是在局部上完备,因为对于很多人而言,到一定年龄,他所经历的事就固化了,经历的几乎都是已知情况。

就好比井底之蛙,他的世界只需解释能看到的一小片天空就足够完备了。

真理

那么客观上,是否存在一个绝对正确的世界,也就是真理呢?个人认为是存在的。

对于一部电影,一个人将其解释为A,一个人将其解释为B,A和B完全相反,并且各有其道理,那真理会是哪种样子呢?应该存在一个世界,他能将电影解释为C,而C能够包容A和B中所有正确的成分。更具体的讲,电影缺少了一些条件,使得A和B都能成为正确的解释。而C可能是这样的:假设满足条件1,那么A;假设满足条件2,那么B。不能说C就是真理,但C比A和B更接近真理。

从人类整体的角度来说,我们在不断逼近真理。历史上所有事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种是对逼近真理有帮助的,一种是对逼近真理没有帮助的。很多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在某个领域逼近真理。

从个体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的世界都是在前往完备的路上,或已经完备。因为对个体而言,我们只能意识到自己的世界是否完备,而很难判断离真理还有多远。有些人会安于完备,生存在自己已知的空间里;而有些人会选择跳出完备,继续开拓自己的世界。

真理的特征

虽然真理是未知的,但可以试着猜想一下真理的特征。借此反省自身。

儿时我们的认知是单一、武断的。我们对人、事的判断只有好、坏两种。之后我们会表达好的好在哪、坏的坏在哪,这意味着世界清晰了。再后来我们会讲:从某个角度来说他是好的,另一个角度来说他是坏的,也就是两面性。渐渐的,我们越来越少用好、坏来评价,世界变得复杂、多元。借此可以猜想,真理是复杂的,不能用一句话去概括。

对于一个单调、乏味的世界而言,往往无法忍受长时间独处。因为这个世界是不自洽的,他没有兴趣,也不敢与自己对话。

儿时,我们只愿意接受自己喜欢的东西,无法理解别人的选择。这意味着,在某些方面,自己的世界和别人的世界是互斥的,没有交集。渐渐的,我们能理解别人的选择。我们不再以自己的喜好来评价一件事,甚至不以自己的喜好来评价自己。可以猜想,如果一个人的喜好就是他的世界,这个世界仍可以是完备的,但离真理很远;如果一个人的喜好只是他的世界的一个子集,这种世界离真理更近。

也就是说,接近真理的世界,应该有更强的包容性。甚至,或许所有人的世界都只是真理的子集。这也可以解释论语中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精神活动

每个人能经历的都是有限的。因此,有时我们脱离肉体,借助精神活动的手段来扩展经历。有些人是为了避免自己的世界收敛,渴望更加接近真理,更了解真实世界;有些人是对世界有困惑,渴望早日达到完备。

典型的精神活动有艺术(包括音乐、文学、电影等)、宗教、科学、哲学。宗教大多时候以达到完备为目的。科学、哲学大多时候以达到真理为目的。艺术兼有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Techmonster/article/details/829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