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2018 —— 我们常常高估一天所能做的事,却低估一年所能做的事

一、复盘 2017 定下的规划

2017年底,给自己的 2018 定下了 4 项规划:

  1. 制定中长期计划和目标,进行阶段总结反思。

结果:给10分不能再多,只制定了中期目标,也没有及时复盘,没有照着目标规划来走,可以说是随意生长了。

  1. 提高 GitHub 开源贡献

结果:给自己打60分,勉强及格,没什么好的思路去开源。

  1. 坚持阅读写作,已经过 1 轮的书籍过第 2 轮,再次消化感悟。

结果:遗憾没能过第 2 轮,但是本年坚持阅读,阅读量达新高,且做到及时写总结,听书 30 本,阅读 32 本书,完成回顾总结 42 本,给自己打70分。

  1. 学习理财知识,增加第二收入。

结果:80分,阅读理财相关的书籍 4 本,对投资有个完整的认识,用大局观来看股市,并留心观察潜力行业(养老、医疗),付出了实践,也当了一回韭菜。

  1. 和部门团队更多的交流

结果:75分,还是有惰性,也比较看心情,但是每次调研都可以主动和同事交流,review 时积极提出不合理之处,算是有改进。

整体而言,2018 没怎么按之前的规划走,也是和自己规划能力差、没及时复盘有关系。虽然走偏,但连拿 2 个季度 S + 1个季度 A + 年度 S,也体现了开挂般的 2018 。

二、2018:随意生长,收获满满

1. 输入

(1)阅读

听书 30 本

涉及产品设计、运营策略、团队建设等方面。推荐:「参与感」、「疯传」、「上瘾」、「重新定义团队」、「增长黑客」、「流量池」、「刻意练习」、「娱乐至死」。

阅读 32 本

类别 书名 统计
Android Android源码设计模式解析与实战、Android 安全架构深究、App研发录、Android高级进阶、Android进阶解密 5
后端 淘宝技术这十年、架构真经 2
基础能力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软件开发践行录、代码整洁之道、如何阅读一本书?、凤凰项目 5
理财 小狗钱钱、彼得林奇的黄金投资原则、穷爸爸与富爸爸、邻家的百万富翁 4
思维 影响力、你的灯亮着吗? 2
自我管理 暗时间、深度工作、和时间做朋友、番茄工作法图解、毅力:如何培养自律的习惯 5
杂七杂八 肠子的小心思、医本正经、怪诞心理学、白夜行、怪诞行为学、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人工智能 7

(2)开源库研究

研究了 4 个开源库:Retrofit、Glide、hugoButterKnife

做得好的

  1. 7 月初买了个 kpw3,从此摆脱拎着笨重的技术书籍上下班的日子,堪称本年度最高回报率的投资;

  2. 第二最佳投资是买了 FlatTomato 的会员,照着番茄工作法组织自己的时间安排和目标管理,找到自己产生焦虑和丧失注意力的根源,设立了通讯工具静时;

  3. 随时记录阅读时间线,逼迫自己写阅读总结。

有待改进

  1. 确定输入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从着力增强点和信息缺口出发,再去选择书籍;

目前看书漫无目的,除了 Android 和理财投资,其他都是想到什么就看什么,没有选择性。可以说我没有一天停止过阅读,但是阅读的方向乱七八糟,无脑的坚持可能会带来虚假的满足感。

  1. 提高输入速度和输入质量,扩大输入渠道

多研究优秀的开源库开源项目,不要单阅读书籍,多逛开源社区。

  1. 建立反馈链路

坚持及时总结书籍,及时实践,建立主题阅读。

2. 输出

(1)写作

发表 12 篇文章,平台累计获得点赞 744 次,粉丝 193,291 次收藏,,单篇最高阅读量 6152。

(2)技术分享

3 次技术分享质量逐步提升,《Android 权限机制》好评率达到4.94分(满分5分),直播在线观看平均时长高达32分钟(分享包含讨论时长 40 分钟),获得季度分享之星;《怎样分享?》获得季度第一名。

(3)规范和指引

  1. 跨部门组织修订《Android 编码规范》,是公司第一份完整的 Android 规范。
  2. 建立 Android 知识体系脑图

(4)调研

  1. APM 调研
  2. 编译速度调研
  3. lean Architecture 架构调研
  4. AOP 调研并阅读无埋点 SDK

做得好的

  1. 博文更新数量不多,但质量有所提高,达成每月至少 1 篇的小目标;

  2. 坚持写作总结,坚持阅读和学习新的技术,研究轮子。这些都让我更好地理解需求,实现需求;

  3. 在产品需求不明确、同类竞品无法参考的前提下,推进指纹解锁产品完整方案落地,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推动产品设计。输出指纹博文,成为了本年度所有博文中最热门的一篇,为后续的产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有待改进

  1. 佛系写作,没有规划,不懂营销,没有推广,往往自我感觉良好时效果数据不如人意;

  2. 不敢开公众号和知识星球,觉得没有能力经营,一直想着成长到一定阶段,提高影响力后再开通,殊不知这才能逼迫自己更快成长;

  3. 准备时间过长;

    • 培养随手记的习惯,碎片化时间去完善,缩短写作时间
    • 技术分享限制准备时间,培养自己自由发挥和临场能力
  4. 很多有价值的调研都是从项目中来,应用到项目中去,要敏锐从业务中发现痛点;

  5. 建立进度时间线,写作也好阅读也好,进度更直观。

3. 影响力

  1. 帮助其他部门团队管理代码质量;

  2. 接手分享组织、CodeReview 平台 pha、技术日报等团队建设工作,建立分享指引,做到有引导有参考有方向,保证了技术分享的有序进行。

    从负责整个 app 端的分享组织工作开始,我愈发地觉得,看起来是简单的跨部门组织沟通,实际上对个人的技术要求很高,为了保证分享的质量,我需要审查每场分享的内容,对深度广度、正确性进行把关,这要求了我的高速技术成长,也成为了自己成长的动力之一。

  3. 担任 2 次 PMO;

    在开发资源不足、时间紧迫、难度大等前提下保障了顺利上线,还参与到抽象层的建模中,感受非常深,架构时需要避免深入到细节,多类型数据源就包装成统一数据源,多类型规则就包装成多类型的过滤器,这就是分类、分层、找相关性和总结的能力。

  4. 加入代码评审委员会,促进技术团队质量提高,并最高票当选代码评审委员会优秀主席;

  5. 编写 Android 自动验证渠道包的脚本,减少测试的工作量。

三、思考

1. 需要肯定自己的

  1. 吸收快,学到就能马上用;
  2. 事无巨细,每天都习惯详细记录工作内容,方便做总结和回顾。

2. 仍需加强的

  1. 思考强于记录,需要详细记录自己每天的感悟;

  2. 扩大输入,提高输入速度,筛选输入质量,多学习最佳实践,寻找新的方案的思路,寻找新的业务场景需求;

  3. 建立人脉和社区影响力;

  4. 培养数据思维,数据驱动改进;

  5. 实践强于认可,认可但无实践就不是真正的认可;

  6. 开会也好,讨论也好,写作也好,思考也好,无论要做什么事,可以先列出自己的想法,再看看别人的方案,比较下差距。

3. 这一年,想清楚了几个困扰的问题

(1)需要学的很多,精力有限,我怎么决定优先级?

作为新人,最大的困惑和焦虑,来源于知识点的繁多和对自身快速成长的压力。

经过一年的摸索,我的策略是:先确定使用场景,再决定该不该学。

任何技术不用在实际的业务场景中,就没有价值。作为移动开发工程师,最接近终端用户,多想想如何才能让用户使用产品更加舒服?那让 App 的体验更好,更流畅、更稳定、功能更强大,所有能达到这些目的的技术,都值得一学。

其次,对自己的技术产物或者业务产物用数据来量化,理解这个技术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2)无论做什么,抓住本质!

看透技术本质,比如很火的 Flutter、小程序等跨端框架,其实是多端统一与复用的诉求下的必然产物。

写作的本质:揣摩别人的写作意图,句式手法,通过什么场景怎么表达,文章读起来很流畅,是什么原因?

(3)立体思考

不再从单一领域看待一件事。

比如拿写作这件事来说:

用户思维,让我思考,文章面向的对象是谁?

产品思维,让我思考,我的文章要提供给大家什么价值?

视觉思维,让我思考,多少句一个段落比较合理?排版要怎么看起来才舒服?图片插入在这里是否合适?

营销思维,让我思考,标题命名要怎么才能吸引读者?个人宣传和软广植入呢?

项目思维,让我思考,我今年要写什么哪些文章?系列要怎么去划分,知识点要怎么规划?如何利用零碎时间?

4. 对团队和公司

不单单局限于本身,去思考公司业务运转的流程,我发现技术不是唯一,了解其他合作部门比如测试、产品、运营的 OKR,了解他们重要的评估指标中哪一项需要技术的支持,哪一项依赖于技术,技术怎样可以更好地服务绩效指标,才能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

四、2019 规划

1. 自我管理

  1. 坚持制定计划,培养复盘习惯 纳入计划前问问自己,想清楚这件事情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了吗?只有这样才能挖掘自己的完成的动力,同时中长期目标需要制定关键事件,作为完成程度的评估。
  2. 提高专注力,严格区分深度工作时间和浮浅时间
  3. 进行主题阅读和对焦练习,进一步培养多维度思考能力
  4. 培养方向性和目的性,避免虚假忙碌
  5. 锻炼
  6. 保护发量(认真脸)

2. 技术成长

  1. 提高技术深度,实践跨平台,对新的趋势新的技术保持敏锐度

  2. 从零开始实现一个应用

    我想要把所学到的技术或设计都付之实践,平时只是在公司项目的基础上去解决问题,没有锻炼到自己在应用、架构和组织设计这种大方向上的能力,跟着公司项目走,我只是一个跟随者,被别人的源码带领着的。

3. 团队

  1. 协助更多的团队,提高影响力
  2. 参考更多的开源库和优秀实践,优化项目和工作流
  3. 探索提高团队产出质量的方法
  4. 制定的规范落实并成为团队习惯和团队文化
  5. 养成技术调研输出存档的习惯

本篇完成耗时 12 个番茄钟(300 分钟)


我是 FeelsChaotic,一个写得了代码 p 得了图,剪得了视频画得了画的程序媛,致力于追求代码优雅、架构设计和 T 型成长。

欢迎关注 FeelsChaotic 的简书掘金,如果我的文章对你哪怕有一点点帮助,欢迎 ❤️!你的鼓励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

最最重要的,请给出你的建议或意见,有错误请多多指正!

猜你喜欢

转载自juejin.im/post/5c299557f265da61257832f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