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学习

今天上班时,我妈竟然突然跟我说起了罗辑思维。

要知道我妈平常上班时主动跟我说话一般说的都是“大事儿”,比如谁谁结婚离婚出轨了这种。罗振宇从来不是我俩之间的话题,而且恰巧就在前一天,我才刚刚重新关注回了罗辑思维的公众号。

无法被忽视的“小趋势”:我和我妈都被他刷屏

关注的时候我还特意看了下人数:95个,对于只有327位联系人的我来说非常多了。我这也才发现:原来我朋友圈好友共同关注最多的号不是咪蒙(92个)而是罗辑思维。

为什么我会重新关注罗辑思维?原因很简单:被罗胖的跨年演讲刷屏了。今年罗振宇跨年演讲的主题是小趋势,而跨年那两天,我在我的朋友圈里发现了这样一个小趋势:在朋友圈里发罗振宇演讲相关内容的人数,竟然真的比晒吃喝玩乐的人数还多!

我真的无法忽视这个“小趋势”,我相信无论是谁也都难以不关注,所以我第一次看完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全文。事情的真相就是:无论他说的是什么,说得对不对,但这么多人都在看,这么多你身边的人都在看,你就不得不看。

而两天之后,新年开工之际,被刷屏的就不再仅仅是我,连我妈这种只关心娱乐圈大事儿的都开始问我:罗辑思维怎么了?印象中,这是罗辑思维第一次成为我们之间的话题。

此刻,仅仅两天之隔,我才在朋友圈里的发现的这个“小趋势”显然已经变成了社会大话题。

一不小心打败91%学习者知识付费用户多不走心

其实,我是一个非典型罗辑思维“忠实用户”。罗辑思维视频我只看过一期,平常听得到APP也不算多,早起洗漱化妆时顺便听听而已,但是我发现:成为得到忠实用户的门槛低得很惊人。

12月末的一天,我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了这样一张截图看得我很是震惊,是那位朋友的2018年的得到学习报告:

1431.5/365=3.92小时/天......简直了,天知道每天这位朋友都在“得到”上干了些什么,又“得到”了些什么?震惊之余,我也登陆看了下我的,于是更为震惊:才发现原来我这么牛!

当时我给那位朋友留言说:我只有65小时就打败91%,可见91%很容易,但91%和99%真是指数型翻山越岭地难。

总之,一不小心,我也成为了得到的深度忠实用户。而我所做的只是订阅了一个年更专栏而已。全年专栏音频按365篇算,乘以每篇10分钟,一个年更专栏也有至少60小时。由此可见,我才65小时的学习时间也只不过是看了一个专栏而已。但这竟然已经足以战胜九成“终身学习者”。

这无疑在说明一个事实:无数知识付费用户再完成支付这个动作过后,也根本不太看。

谁看谁都是智商税:谁不是韭菜谁能不被收割

所以,知识付费界的现状就是如此:知识付费用户是有多不走心,只要你起码能把买的内容看完,你已经打败了至少80%的其他付费学习者。在谈论自己或其他人有没有被像韭菜一样收割之前,请先问问:付费购买的内容,你真的看完了嘛?如果连看都没看完,你是否真的有资格说他没用?

买知识付费产品跟买健身房年卡没啥区别,不都是图刷卡一时爽:心想着我可是个爱惜自己,舍得为自己投资的人。但买后永远不去健身房,买的课点开都不点开,怎么就没人说健身房收割韭菜呢?

你以为只有股票、P2P、知识付费才能收割你嘛?错了,什么都能收割你。在大城市的年轻人,有几个敢说自己没有被健身收割过?200多元的足力健算收割,难道你为了开始跑步而买的1000多元的亚瑟士就不算收割嘛,敢问你真正穿它跑步过几次呢?足力健就是老年人的“网红品牌”。唯一不同的是,年轻人被收割得钱还更多。

你爸妈一定要买足力健,就跟你爸妈觉得你非要买苹果、买戴森差不多,在彼此眼中看来都是“智商税”。

怎么证明自己不是韭菜啥样的韭菜算是好韭菜

关于罗辑思维收割韭菜的争论由来已久,但这么大规模的实属第一次。恰巧,在元旦当天,我参与一个论坛,听到我购买的那个得到专栏作者说了这么一句话:怎么能证明自己不是韭菜?如果你能开始收割韭菜,那就说明你不是韭菜了。

他用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气一说,我立马就笑了。没错,就像传销一样,只要你能发展下线,你就不算韭菜。而今年我也是真实地看到了:被罗辑思维收割的部分“韭菜”,真的又在收割更多的韭菜们。

同样是在跨年时,我在微信群里看到了这样一张图:这是北京罗友会自发组织的一个跨年活动,这并非罗辑思维官方出品,但无论是演讲嘉宾、社群玩法、赞助团队,都让我觉得规格逼格一点儿不低,当然,同样不低的还有价格,我觉得他们肯定赚了。与其说是他们被罗辑思维“收割”,不如说他们是利用罗辑思维来收割别人。

更别说,我今年真的认识到了一些因为得到上的大V改变了人生的人,虽然当我跟别人提起她时,我总是说她就像被洗脑了一样,我无法想象一个做了十几年销售相关工作的人,怎么就能毅然决定转行去写作,在我们第一次交流时,她很坦荡地当着大家自我介绍说:我算是转型小有成就,每月写作能有一万多收入,能养活自己。这是她这几天跨年的朋友圈,她说她终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她在自由写作之路上。

今年我还意外地知道了有位叫易仁永澄的老师,有朋友是这位老师的终身版会员,就送了我一个免费机会参加他们的线下课程。老师一上来就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整个上课过程中,我一直都在跟朋友说:我感觉好像参加了一个传销活动。

跟得到上那些系出名门的作者不同,我对这种“小城市、无背景、突然逆袭”的“导师”有天然的心理抗拒。更别提这位老师还来自以传销盛行的山东威海。这些老师的学员,一两年前还啥都不是,现如今都是给别人讲课的级别。虽然我讨厌那些打鸡血的真人出镜案例(话说不违反广告法嘛?),但当这种人真的站在你面前时,亲眼看到了,也不得不服。哪怕我觉得传销也罢洗脑也罢,但至少,至少有一些人真的因为他们而改变了人生。

就算我再看不起这类“出身不好”的老师,就算我再质疑这些“逆袭成功”的学员,我也不得不说:甭管黑猫白猫,只要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甭管你是谁的韭菜,只要他帮了你收割到了你的韭菜,那你就是个好韭菜。

站在制高点批评罗振宇们的人都在乌托邦式扯淡

在雨后春笋般质疑罗振宇的文章里,流传最广的应该是那篇《罗振宇的骗局》。初看的时候我也觉得很对:没毛病,主动学习系统学习才是王道。但当看到批评家的声音越来越多,我就觉得非常的奇怪:因为我发现这些人都是站在制高点上去批评罗振宇。

这个制高点就是:主动系统学习才是王道。无法反驳。

用上帝视角去看,任你长得再高也只是蝼蚁。

质疑罗振宇的人站在制高点,觉得他这种替人把馒头嚼碎了的碎片化被动式学习有辱学习。然而,他们却没注意到:哪怕罗振宇们都把馒头嚼得稀碎放别人嘴边了,还有N多人连嚼都懒得嚼。在中国,有太多太多人根本不学习,你跟他们谈什么主动系统学习不是纯粹扯淡嘛?何不食肉糜?

在质疑者批评家的乌托邦理想世界中:人人自主学习,人人系统学习。可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快手上的魔幻中国,现实就是拼多多才是五环外的真实中国。理想丰满,现实打脸。

反对罗振宇的声音都出自高阶层,然而真的劝你们不只要看朋友圈,也要看一看大数据:中国只有不到5%的人口是大学生。大学生里又有多少能够主动系统学习的,更别说其他人。我知道批评罗振宇的人真心觉得月入过万也说不上是什么好生活,只能算是朋友圈里的穷人。但是,中国也只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五万多人民币的国家,甚至美国也仅仅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五万多美元的国家。因为人穷,所以才有拼多多的崛起,因为人傻,自主学习能力差,才有罗振宇们的流行。穷+自主学习能力差,这两个点并不是需要悉心洞察才能发现到底“小趋势”,而是需要被深刻认识到的“大现实”。

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适合,往往是最重要的。今天,那些批评罗振宇们的人,大多是一群具有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所以他们不屑于罗振宇式学习,罗振宇们也根本收割不了他们。换言之,如果站在罗振宇们的角度可以这样说:我服务的对象根本不是他们,我没必要讨好那些批评家,也没人能讨好所有人。

那罗振宇们收割的或者说服务的到底是哪些人:很明显,这批人首先是愿意学习的,其次,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人并不太会,或者说目前还不太会主动系统式学习。对于这群人来说,罗振宇们提供的碎馒头式学习已经足够好了,就像拼多多对于很多人也足够好了一样。

我赞同人人都应主动系统式学习,但这样的理想状态就像什么主义一样,实现起来还太过遥远。现实是,我们离基本扫灭文盲也还没过多少年,现在就天天提什么人人自主学习,会不会步子太大扯着淡?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学习?开始永远比完美重要

这些年,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不仅是要让想学习的人主动系统学习,更加需要的是让不学习的人开始学习,哪怕是碎片化的、被动式的、嚼馒头似的。

去年有一部讲述清华大学的电影《无问西东》,里面有一句台词说得好: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

我对此的理解是:这世界上多几个像沈光耀、或像王力宏一样完美的人并不会对整个世界造成多大影响,毕竟个体力量有限。但如果,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从心底拿出一点点真心与无畏,世界就会大不同。普通人“一碗阳春面”的小小善意会改变其他人的一生,普通人“微尘”的蝴蝶效应也能感动中国。所以,我们缺少的不是完美的几个人,而是每个人开始拿出一些真心。

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是一样的,我们缺少的不是5%完美的会主动系统学习的学习者。我们缺少的是让根本不学习的人开始学习,有学习意识,哪怕是碎片化被动的学习。如果所有人人都能开始学习,开始嚼馒头,对世界的改变就会非常的大。不论多么小的改变,乘以13亿就是改变世界的改变。

对于学习,开始学习永远比完美学习重要。

罗振宇和ayawawa的共通之处:拼多多式分级模式

虽然我想罗振宇们的粉丝肯定不会希望罗振宇跟ayawawa扯上什么关系,但是我觉得这两位还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罗振宇是知识付费的代表人物,ayawawa也是中国最知名、粉丝最多的感情博主之一。不同于罗振宇,主流赞赏声音还是很多,ayawawa可以说是在哪里都臭名昭著,除了在她的粉丝心中。罗振宇的260万粉丝不会觉得自己傻,娃娃的300万粉丝就觉得自己傻嘛?也并不会。

存在即合理,ayawawa的理论就真的没有半点可取之处吗?一味地批评指责ayawawa就跟站在“主动系统学习才是王道”的制高点上踩罗振宇的人一样。批评者们可以自己选择看波伏娃,讲女权,提倡独立平等爱与有趣的灵魂。但别忘了,这是因为你们的起点高,五环外不是什么人都有能力与资格来谈这个的。

Ayawawa的批评家们会告诉你:外在的条件都是不重要的傲慢与偏见,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爱情是发生在两个相通的灵魂之间——不知这个说法你是否认同?但在我看来,这样的爱情也无异于一种等价交换。只不过,等值交换的是灵魂,而不是物质条件。

转过眼看ayawawa,她告诉你的是什么呢?婚姻是一种等值交换,你人美胸大能跟他有钱交换,你肯为他花钱能跟他高大帅气交换(这听起来多么像追星)。无论是等值交换灵魂或者物质,其实都是一种等值交换。

就像罗振宇告诉大家要开始有学习意识一样,ayawawa做的事情确实让一些女性开始有等值交换意识。你真的千万不要以为所有人都有等值交换意识,毕竟相比被ayawawa荼毒,被脑残爱情片荼毒的中国女性更多。那些脑残爱情片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呢?告诉的是:只要你够傻白甜,高富帅一定会爱上你,并像忠犬一样对你。所以我自己有个理论:看傻白甜爱情片看多了的人,去看看ayawawa,真的好处大于坏处。起码先让她知道:这个世界是很现实的,残酷的,爱情片里都是瞎编的,现实世界是需要等价交换的,无论是物质也好灵魂也罢。相比ayawawa,难道不更应该批判那些脑残爱情片?

俞敏洪批评中国女性堕落就会谈条件,但其实这也是一种进步。毕竟,倒退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前,中国女性焉能有资格跟中国男性谈条件?女人开始学会谈条件了,不也多亏了ayawawa们“从中作梗”嘛。你总是要先接受等值交换理论,才能谈什么灵魂等值比物质等值重要。就跟你总要先有学习意识,才能谈得上主动学习一样。

罗振宇收割或者说服务的是学习意识被唤醒了但学习能力还没那么精进的学习者,ayawawa收割或服务的是那些女性意识开始唤醒但不知道要怎么做的女性。罗振宇们也好,ayawawa们也好,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他们所做的不过是万里成长第一步。虽然不够完美,但总是迈出了这一步。

借用留几手的句式:你看罗振宇,你女朋友看ayawawa,你们俩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存在即合理罗振宇们做的不是学习降级是学习分级

最后,我还是想用拼多多来类比。拼多多让我们看清的不是消费降级,而是消费分级。

无论你有多不喜欢它,没有人否定质疑它的存在即合理。经济上的事儿大家都觉得理解,怎么转换到了学习、感情这种意识形态领域,你就这么不理解了呢?

罗振宇们所做的也不是学习降级,而是让你逐渐看清了学习分级这个现实罢了。

后记:

我问我妈,你是怎么关注到罗辑思维的?她说因为你给我订阅过呀。我都忘记了当时给我妈开微信的时候,帮她订了几个比较火的大号,其中之一就是罗辑思维。

我妈说她也好久没看这个号了,(我妈喜欢看情感博主),我问她为什么,她回答我说开始她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但后来又觉得那些道理她也都懂,没什么用。

......所以就是这样,听是不够的,只听不做永远都是那个怂样。也就像罗振宇跨年时讲的:“我们越来越想清楚了跨年演讲是为谁服务的:为做事的人服务。”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hangchen124/article/details/8584851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