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在放映前是如何分发到全国各地的影院的?

电影在我们生活中占据了娱乐的很大一部分,那么影片在发行的过程中是如何分发到各地的电影院的呢?根据科技和电影的发展,小编找到了一篇说明比较全面的文章,希望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答疑解惑:

作者:Tim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55905/answer/26453724
来源:知乎

 

先说一下电影片源都有什么媒介,通过不同的媒介,如何分发到电影院就很清楚了。
胶片拷贝:需要人把拷贝送到影院,重量有十几公斤一个,所以有一些朋友在很早之前会看到跑片的人员,当时成本高,两三个影院共用一个拷贝,这是最传统的电影院放映模式,胶片拷贝对应的就是胶片放映机。传统胶片拷贝就是把洗印出来的那种胶卷,把胶片放在传统胶片放映机上将每格画面快速连在一起形成画面,一个胶片拷贝根据影片长度一般都有4、5盘胶卷,放映胶片拷贝时,就需要旁边专门有一个人随时等候,在一盘胶片即将放完的时候在另外一台放映机上放上第二盘胶片等候放映,以此类推。胶片电影发展一百多年来,现在电影的拍摄,很多导演还是喜欢胶片的质感,(诺兰大神是胶片的死忠)

数字拷贝:进入电脑时代,数字拷贝已经成为趋势,通过移动硬盘把片源拷贝到对应的数字放映机里,一般发行公司会根据发行需要快递过硬盘到全国的影院,影院收到硬盘后会进行下载,然后将文件放在数字放映机上输入密钥进行放映。一般一部数字电影拷贝根据片长的时间,画质的选择,硬盘容量也不一样。

卫星传输: 通过卫星传输下载,片商通过卫星传输以一点对多点,且可以同时向遍布全国各地的影院传输,成本不会随着影院数量的增加而上涨,而且对影院的地域分布没有太大要求。目前卫星宽带可达30M/S,一部200G左右的影片(包括多声道音频,高画质视频),约1个多小时即可完成传输。此外,发行商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传输影院的范围。(有可能是未来趋势)

网络光纤传输:光纤网络传输也是电影数字拷贝可选择的传输方式之一。现在一般用户的带宽名义上是10M-20M,如果要接入一条独享20M的光纤,一部200G影片的下载时间也需要数小时,而且月租金要6000元,还要算上下载设备的磨损费和电费。这个费用与快递和卫星相比,并不划算,且网络传输需要从中央平台到各影院终端,都达到一定的带宽水平。(除非全国网络光纤已经普及,目前这在国内显然无法普及实现)

优劣势

胶片拷贝发行费用最高,每一次的技术革新,发行成本就会降低,现在数字拷贝的播放连续性和成本是它的优势,中途不会有胶片电影换拷贝时跳帧的现象,而胶片拷贝如果放映场次过多,就会出现刮伤,噪点等现象,并且,胶片的成本比数字的要大很多。

卫星传播和光纤传输需要相应的硬件设备支持,主要看影院怎么选择,未来硬件设备铺设完毕,整体发行费用会降下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ianliang01/article/details/86612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