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环境下的隐私保,需要从哪几方面考虑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duozhishidai/article/details/86679968

物联网环境下隐私保护的策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技能保护策略

技能上实现物联网中的隐私保护,一直是学者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典型的信息保密技能方法诸如数据加密、信息隐藏等,为数据平安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手段,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能的进步,大量的数据共享使得大略的加密技能对数据隐私的保护变得困难和效率低下,入侵者利用多维数据推断技能可以很容易获得用户身份,为此,研讨者提出了数据控制、数据干扰等匿名处理技能来解决。对于位置隐私的保护,在华裔计算机科学家姚启智先生提出的“百万富翁问题”的基础上,很多学者从信息检索,计算几何,统计分析等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二)法律法规策略

正如前面分析的,个人隐私问题更主要的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技能不过辅助问题解决的手段。从法律法规和政策层面看,在现有法律法规基础上,笔者认为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智能物体”行为的责任认定。由于物联网“智能物体”大都是选取自治或受控的方式,因此,在法律上需要解决“智能物体”行为的责任承担问题,即“智能物体”由于软硬件故障、被破坏或非法抑制后等情况下的行为责任认定。2、物联网个人信息采集、存储、利用的法律规定。3、打击物联网网络犯罪相关的法律规定。在已有的打击互联网网络抨击等犯罪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处置物联网黑客入侵、物联网病毒编制与传播、通过物联网入侵个人隐私空间等物联网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积极铲除物联网网络犯罪背后的黑色家当链。

(三)管理保护策略

在物联网的技能背景下,个人信息被实时采集,此时的保护策略包含两项内容:1、匹配:提供一种类似P3P的信息对照机制对个人的隐私偏好与所要求的服务内容彼此对比,规避超过个人设定阈限的隐私信息泄露。2、噪声:假装或隐藏个人的位置与身份信息。其中,噪声又有五种类型:匿名,即隐藏用户的身份;信息扰乱,假装用户的身份;隐匿,即让用户不可见;模糊,即降低用户所处位置和时间的精确度;谎言,给出一个任意的时间和位置。为实现上述目的,Hong等提出了通过隐私代办服务处理数据请求和管理用户的隐私保护策略,从而使得普适计算用户之间互相隔离。同时,在用户数据被使用后,给用户一个回馈,让其知晓其信息的使用对象和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20190128170039828.jp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2R1b3poaXNoaWRhaQ==,size_16,color_FFFFFF,t_70) 物联网技术分为四个层次,具体是怎么划分的? http://www.duozhishidai.com/article-1621-1.html 物联网技术体系、网络架构和产业链条,入门知识大全,值得典藏 http://www.duozhishidai.com/article-10755-1.html 什么是物联网平台,从完整的物联网系统架构来介绍物联网平台 http://www.duozhishidai.com/article-2110-1.html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uozhishidai/article/details/8667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