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主要术语——整理

               

 黑客主要术语——整理

1.  肉鸡

   “肉鸡”是一种很形象的比喻,比喻那些可以随意被我们控制的电脑,对方可以是WINDOWS系统,也可以是UNIX/LINUX系统,可以是普通的个人电脑,也可以是大型的服务器,我们可以象操作自己的电脑那样来操作它们,而不被对方所发觉。 

2.  木马

那些表面上伪装成了正常的程序,但是当这些被程序运行时,就会获取系统的整个控制权限。有很多黑客就是热衷于使用木马程序来控制别人的电脑,比如灰鸽子,黑洞,PcShare等等。 

3.  网页木马

  网页木马:表面上伪装成普通的网页文件或是将而已的代码直接插入到正常的网页文件中,当有人访问时,网页木马就会利用对方系统或者浏览器的漏洞自动将配置好的木马的服务端下载到访问者的电脑上来自动执行。 

4.  挂马

就是在别人的网站文件里面放入网页木马或者是将代码潜入到对方正常的网页文件里,以使浏览者中马。 

5.  后门

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入侵者在利用某些方法成功的控制了目标主机后,可以在对方的系统中植入特定的程序,或者是修改某些设置。这些改动表面上是很难被察觉的,但是入侵者却可以使用相应的程序或者方法来轻易的与这台电脑建立连接,重新控制这台电脑,就好象是入侵者偷偷的配了一把主人房间的钥匙,可以随时进出而不被主人发现一样。 

  通常大多数的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程序都可以被入侵者用语制作后门(BackDoor) 

6.  rootkit

rootkit是攻击者用来隐藏自己的行踪和保留root(根权限,可以理解成WINDOWS下的system或者管理员权限)访问权限的工具。通常,攻击者通过远程攻击的方式获得root访问权限,或者是先使用密码猜解(破解)的方式获得对系统的普通访问权限,进入系统后,再通过对方系统内存在的安全漏洞获得系统的root权限。然后,攻击者就会在对方的系统中安装rootkit,以达到自己长久控制对方的目的,rootkit与我们前边提到的木马和后门很类似,但远比它们要隐蔽,黑客守卫者就是很典型的rootkit,还有国内的ntroorkit等都是不错的rootkit工具。 

7.  IPC$

是共享“命名管道”的资源,它是为了让进程间通信而开放的命名管道,可以通过验证用户名和密码获得相应的权限,在远程管理计算机和查看计算机的共享资源时使用。 

8.  弱口令

指那些强度不够,容易被猜解的,类似123,abc这样的口令(密码) 

9.  默认共享

默认共享是WINDOWS2000/XP/2003系统开启共享服务时自动开启所有硬盘的共享,因为加了"$"符号,所以看不到共享图表,也成为隐藏共享。 

10.        shell

是一种命令指行环境,比如我们按下键盘上的“开始键+R”时出现“运行”对话框,在里面输入“cmd”会出现一个用于执行命令的黑窗口,这个就是WINDOWS的Shell执行环境。通常我们使用远程溢出程序成功溢出远程电脑后得到的那个用于执行系统命令的环境就是对方的shell 

11.        WebShell

WebShell就是以asp、php、jsp或者cgi等网页文件形式存在的一种命令执行环境,也可以将其称做是一种网页后门。黑客在入侵了一个网站后,通常会将这些asp或php后门文件与网站服务器WEB目录下正常的网页文件混在一起,好后就可以使用浏览器来访问这些asp 或者php后门,得到一个命令执行环境,以达到控制网站服务器的目的。可以上传下载文件,查看数据库,执行任意程序命令等。国内常用的WebShell有海阳ASP木马,Phpspy,c99shell等 

12.        溢出

应该是“缓冲区溢出”。简单的解释就是程序对接受的输入数据没有执行有效的检测而导致错误,后果可能是造成程序崩溃或者是执行攻击者的命令。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堆溢出;(2)栈溢出。 

13.        注入

随着B/S模式应用开发的发展,使用这种模式编写程序的程序员越来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程序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相当大一部分应用程序存在安全隐患。用户可以提交一段数据库查询代码,根据程序返回的结果,获得某些他想要知的数据,这个就是所谓的SQLinjection,即:SQL注意入。 

14.        注入点

可以实行注入的地方,通常是一个访问数据库的连接。根据注入点数据库的运行帐号的权限的不同,你所得到的权限也不同。 

15.        内网

通俗的讲就是局域网,比如网吧,校园网,公司内部网等都属于此类。查看IP地址如果是在以下三个范围之内的话,就说明我们是处于内网之中的:10.0.0.0—10.255.255.255,172.16.0.0—172.31.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 

16.        外网

直接连入INTERNET(互连网),可以与互连网上的任意一台电脑互相访问,IP地址不是保留IP(内网)IP地址。 

17.        端口

相当于一种数据的传输通道。用于接受某些数据,然后传输给相应的服务,而电脑将这些数据处理后,再将相应的恢复通过开启的端口传给对方。一般每一个端口的开放的偶对应了相应的服务,要关闭这些端口只需要将对应的服务关闭就可以了。 

18.        3389、4899肉鸡

3389是Windows终端服务(TerminalServices)所默认使用的端口号,该服务是微软为了方便网络管理员远程管理及维护服务器而推出的,网络管理员可以使用远程桌面连接到网络上任意一台开启了终端服务的计算机上,成功登陆后就会象操作自己的电脑一样来操作主机了。这和远程控制软件甚至是木马程序实现的功能很相似,终端服务的连接非常稳定,而且任何杀毒软件都不会查杀,所以也深受黑客喜爱。黑客在入侵了一台主机后,通常都会想办法先添加一个属于自己的后门帐号,然后再开启对方的终端服务,这样,自己就随时可以使用终端服务来控制对方了,这样的主机,通常就会被叫做3389肉鸡。Radmin是一款非常优秀的远程控制软件,4899就是Radmin默认使用也经常被黑客当作木马来使用(正是这个原因,目前的杀毒软件也对Radmin查杀了)。有的人在使用的服务端口号。因为Radmin的控制功能非常强大,传输速度也比大多数木马快,而且又不被杀毒软件所查杀,所用Radmin管理远程电脑时使用的是空口令或者是弱口令,黑客就可以使用一些软件扫描网络上存在Radmin空口令或者弱口令的主机,然后就可以登陆上去远程控制对恶劣,这样被控制的主机通常就被成做4899肉鸡。 

19.        免杀

就是通过加壳、加密、修改特征码、加花指令等等技术来修改程序,使其逃过杀毒软件的查杀。 

20.        加壳

利用特殊的算法,将EXE可执行程序或者DLL动态连接库文件的编码进行改变(比如实现压缩、加密),以达到缩小文件体积或者加密程序编码,甚至是躲过杀毒软件查杀的目的。目前较常用的壳有UPX,ASPack、PePack、PECompact、UPack、免疫007、木马彩衣等等。 

21.        花指令

就是几句汇编指令,让汇编语句进行一些跳转,使得杀毒软件不能正常的判断病毒文件的构造。说通俗点就是”杀毒软件是从头到脚按顺序来查找病毒。如果我们把病毒的头和脚颠倒位置,杀毒软件就找不到病毒了。

22.        什么是蜜罐

好比是情报收集系统.蜜罐好象是故意让人攻击的目标,引诱黑客来攻击,所有攻击者入侵后,你就可以知道他是如何得逞的,随时了解针对你的服务器发动的最新的攻击和漏洞.还可以通过窃听黑客之间的联系,收集黑客所用的种种工具,并且掌握他们的社交网络.

23.        脚本注入攻击(SQLINJECTION)

所谓脚本注入攻击者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单的输入域或也面请求的查学字符串,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在某些表单中,用户输入的内容直接用来构造动态的SQL命令,或作为存储过程的输入参数,这类表单特别容易受到SQL注入式攻击.

24.        防火墙

使用防火墙(Firewall)是一种确保网络安全的方法。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惟一出入口,能根据企业的安全政策控制(允许、拒绝、监测)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

25.        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它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检查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

26.        数据包监测

数据包监测可以被认为是一根窃听电话线在计算机网络中的等价物。当某人在“监听”网络时,他们实际上是在阅读和解释网络上传送的数据包。如果你需要在互联网上通过计算机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或请求下载一个网页,这些操作都会使数据通过你和数据目的地之间的许多计算机。这些传输信息时经过的计算机都能够看到你发送的数据,而数据包监测工具就允许某人截获数据并且查看它。

 

27.        NIDS

NIDS是NetworkIntrusionDetectionSystem的缩写,即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主要用于检测Hacker或Cracker 。通过网络进行的入侵行为。NIDS的运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目标主机上运行以监测其本身的通信信息,另一种是在一台单独的机器上运行以监测所有网络设备的通信信息,比如Hub、路由器。

28.        SYN包

TCP连接的第一个包,非常小的一种数据包。SYN攻击包括大量此类的包,由于这些包看上去实际不存在的站点,因此无法有效进行处理。

29.        局域网内部的ARP攻击

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进行。基于ARP协议的这一工作特性,黑客向对方计算机不断发送有欺诈性质的ARP数据包,数据包内包含有与当前设备重复的Mac地址,使对方在回应报文时,由于简单的地址重复错误而导致不能进行正常的网络通信。

30.        欺骗攻击

网络欺骗的技术主要有:HONEYPOT和分布式HONEYPOT、欺骗空间技术等。主要方式有:IP欺骗、ARP欺骗、 DNS欺骗、Web欺骗、电子邮件欺骗、源路由欺骗(通过指定路由,以假冒身份与其他主机进行合法通信或发送假报文,使受攻击主机出现错误动作)、地址欺骗(包括伪造源地址和伪造中间站点)等。

31.        嗅探

计算机网络的共享通讯道的,支持每对通讯计算机独占通道的交换机/集线器仍然过于昂贵,共享意为着计算机能够接收到发送给其他计算机的信息,捕获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信息就称为嗅探.

32.        跳板

一个具有辅助作用的机器,利用这个主机作为一个间接工具,来入侵其他主机,一般和肉鸡连用。

33.        ARP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

此协议将网络地址映射到硬件地址。

34.        RARP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everse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

此协议将硬件地址映射到网络地址

35.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

这是提供给用户进程的无连接协议,用于传送数据而不执行正确性检查。

36.        FTP

文件传输协议(FileTransferProtocol)

允许用户以文件操作的方式(文件的增、删、改、查、传送等)与另一主机相互通信。

37.        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

SMTP协议为系统之间传送电子邮件。

38.        TELNET

终端协议(TelTerminalProcotol)

允许用户以虚终端方式访问远程主机

39.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cotol)

40.        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rivialFileTransferProtocol)

41.        Shell

Shell就是系统于用户的交换式界面。简单来说,就是系统与用户的一个沟通环境,我们平时用到的DOS就是一个Shell(Win2K或cmd.exe)。

42.        Root

Unix里最高权限的用户,也就是超级管理员。

43.        Admin

WindowsNT/2K/XP里最高权限的用户,也就是超级管理员。

 

44.        Rootshell

通过一个溢出程序,在主机溢出一个具有Root权限的Shell。

45.        Exploit

溢出程序。Exploit里通常包含一些Shellcode。

46.        Shellcode

溢出攻击要调用的函数,溢出后要一个交换式界面进行操作。所以说就有了Shellcode。

47.        AccesControllist(ACL)

访问控制列表。

48.        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ARP)

地址解析协议。

49.        Administratoraccount

管理员帐号。

50.        ARPANET

阿帕网(Inter的简称)。

51.        accesstoken

访问令牌。

52.        adaptivespeedleveling

自适应速度等级调整。

53.        algorithm

算法alias别名。

54.        anlpasswd

一种与PASSWD+相似的代理密码检查器。

55.        accoutpolicies

记帐策略。

56.        上传漏洞

这个漏洞在DVBBS6.0时代被黑客们利用的最为猖獗,利用上传漏洞可以直接得到WEBSHELL,危害等级超级高,现在的入侵中上传漏洞也是常见的漏洞。

57.        暴库

这个漏洞现在很少见了,但是还有许多站点有这个漏洞可以利用,暴库就是提交字符得到数据库文件,得到了数据库文件我们就直接有了站点的前台或者后台的权限了。

暴库方法:比如一个站的地址为http://www.xxx.com/dispbbs.asp?boardID=7&ID=161,我门就可以把com/dispbbs中间的/换成%5c,如果有漏洞直接得到数据库的绝对路径,用寻雷什么的下载下来就可以了。还有种方法就是利用默认的数据库路径http://www.xxx.com/后面加上conn.asp。如果没有修改默认的数据库路径也可以得到数据库的路径(注意:这里的/也要换成%5c)。

为什么换成%5c:因为在ASCII码里/等于%5c,有时碰到数据库名字为/#abc.mdb的为什么下不了?这里需要把#号换成%23就可以下载了,为什么我暴出的数据库文件是以。ASP结尾的?我该怎么办?这里可以在下载时把.ASP换成.MDB这样就可以下载了如果还下载不了可能作了防下载。

58.        注入漏洞

这个漏洞是现在应用最广泛,杀伤力也很大的漏洞,可以说微软的官方网站也存在着注入漏洞。注入漏洞是因为字符过滤不严禁所造成的,可以得到管理员的帐号密码等相关资料。

怎样利用:我先介绍下怎样找漏洞比如这个网址http://www.xxx.com/dispbbs.asp?boardID=7&ID=161后面是以ID=数字形式结尾的站我们可以手动在后面加上个and1=1看看

如果显示正常页面再加上个and1=2来看看如果返回正常页面说明没有漏洞如果返回错误页面说明存在注入漏洞。如果加and1=1返回错误页面说明也没有漏洞,知道了站点

有没有漏洞我门就可以利用了可以手工来猜解也可以用工具现在工具比较多(NBSI、NDSI、啊D、DOMAIN等),都可以用来猜解帐号密码,因为是菜鸟接触,我还是建议大家用工具,手工比较烦琐。

59.        旁注

我们入侵某站时可能这个站坚固的无懈可击,我们可以找下和这个站同一服务器的站点,然后在利用这个站点用提权,嗅探等方法来入侵我们要入侵的站点。打个形象的比喻,比如你和我一个楼,我家很安全,而你家呢,却漏洞百出,现在有个贼想入侵我家,他对我家做了监视(也就是扫描),发现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东西,那么这个贼发现你家和我家一个楼,你家很容易就进去了,他可以先进入你家,然后通过你家得到整个楼的钥匙(系统权限),这样就自然得到我的钥匙了,就可以进入我的家(网站)。

工具介绍:还是名小子的DOMIAN3.5不错的东西,可以检测注入,可以旁注,还可以上传!

60.        COOKIE诈骗

许多人不知道什么是COOKIE,COOKIE是你上网时由网站所为你发送的值记录了你的一些资料,比如IP,姓名什么的。

61.        时间戳

“时间戳”是个听起来有些玄乎但实际上相当通俗易懂的名词,我们查看系统中的文件属性,其中显示的创建、修改、访问时间就是该文件的时间戳。对于大多数一般用户而言,通过修改“时间戳”也许只是为了方便管理文件等原因而掩饰文件操作记录。但对于应用数字时间戳技术的用户就并非这么“简单”了,这里的“时间戳”(time-stamp)是一个经加密后形成的凭证文档,是数字签名技术的一种变种应用。在电子商务交易文件中,利用数字时间戳服务(DTS:digita1timestampservice)能够对提供电子文件的日期和时间信息进行安全保护,以防止被商业对手等有不良企图的人伪造和串改的关键性内容。

62.        MySQL数据库

在黑客文章中常会看到针对“MySQL数据库”的攻击,但很多朋友却对其不大了解。“MySQL数据库”之所以应用范围如此广泛,是由于它是一款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多用户、多线程的跨平台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也可称得上是目前运行速度最快的SQL语言数据库。“MySQL数据库”提供了面向C、C++、Java等编程语言的编程接口,尤其是它与PHP的组合更是黄金搭档。“MySQL数据库”采用的是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形式,它由一个服务器守护程序Mysqld和很多不同的客户程序和库组成。但若是配置不当,“MySQL数据库”就可能会受到攻击,例如若是设置本地用户拥有对库文件读权限,那么入侵者只要获取“MySQL数据库”的目录,将其复制本机数据目录下就能访问进而窃取数据库内容。

 

63.        MD5验证

MD5(全称是message-digestalgorithm5)的作用是让大容量信息在用数字签名软件签署私人密匙前被“压缩”为一种保密的格式。它的典型应用是对一段信息(message)产生信息摘要(message-digest),以防止被篡改。通俗地说MD5码就是个验证码,就像我们的个人身份证一样,每个人的都是不一样的。MD5码是每个文件的唯一校验码(MD5不区分大小写,但由于MD5码有128位之多,所以任意信息之间具有相同MD5码的可能性非常之低,通常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凭借此特性常被用于密码的加密存储、数字签名及文件完整性验证等功能。通过MD5验证即可检查文件的正确性,例如可以校验出下载文件中是否被捆绑有其它第三方软件或木马、后门(若是校验结果不正确就说明原文件已被人擅自串改)。

64.        ICMP协议

ICMP(全称是InterControlMessageProtocol,即Inter控制消息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包括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例如,我们在检测网络通不通时常会使用Ping命令,Ping执行操作的过程就是ICMP协议工作的过程。“ICMP协议”对于网络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非常容易被用于攻击网络上的路由器和主机。例如,曾经轰动一时的海信主页被黑事件就是以ICMP攻击为主的。由于操作系统规定ICMP数据包最大尺寸不超过64KB,因而如果向目标主机发送超过64KB上限的数据包,该主机就会出现内存分配错误,进而导致系统耗费大量的资源处理,疲于奔命,最终瘫痪、死机。

65.        WAP攻击

黑客们在网络上疯狂肆虐之后,又将“触角”伸向了WAP(无线应用协议的英文简写),继而WAP成为了他们的又一个攻击目标。“WAP攻击”主要是指攻击WAP服务器,使启用了WAP服务的手机无法接收正常信息。由于目前WAP无线网络的安全机制并非相当严密,因而这一领域将受到越来越多黑客的“染指”。现在,我们使用的手机绝大部分都已支持WAP上网,而手机的WAP功能则需要专门的WAP服务器来支持,若是黑客们发现了WAP服务器的安全漏洞,就可以编制出针对该WAP服务器的病毒,并对其进行攻击,从而影响到WAP服务器的正常工作,使WAP手机无法接收到正常的网络信息。

 

 

           

再分享一下我老师大神的人工智能教程吧。零基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还带黄段子!希望你也加入到我们人工智能的队伍中来!https://blog.csdn.net/jiangjunshow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gghhj/article/details/8667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