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不是起点,而是一条给坚守者的路

前言:一开始“去中心化”的本质是为了系统本身的生存,而不是其他。如去中心化增加了系统的弹性,抗失败,抗攻击等。它的token激励也是为了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但,当它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它会进化出更多的东西,进入求发展的阶段。当然,目前更多是求生存的阶段。不管如何,这个概念对于货币、商业、组织形态、社会甚至的新技术发展都会有重要的影响。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技术的生命,当它能够存活十年的时候,它有机会扎下根来并继续发展。同时,现实中可能不会有完全纯粹的“去中心化”,更多的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权衡和并存,有部分层面去中心化,有部分层面中心化。本文作者Jamie Burke,来源于medium,由“蓝狐笔记”公众号社群的“Anthony”翻译。

去中心化的路径

去中心化通常被视为衡量所有区块链项目的核心指标。但究竟什么是去中心化?它是起点还是终点?在每个实例中,它是可量化的还是可取的?现在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经明确地将“去中心化”作为一个加密资产是否应归类为证券的关键因素。

“去中心化项目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是是否存在中心的第三方或推动者,该主体通过发展资产,建立网络,使用收益增强功能,行使治理权,保留重要股份。” —William Hinman SEC 2018年6月14日

令人惊讶的是对于一个如此依赖定义和分类的行业来说,“去中心化”这个词被随意使用,往往没有任何真正的分析。此外,虽然比特币的早期社区以自由主义者和加密朋克为主,他们把“去中心化”置于其他要素之上,但目前行业已经发展并吸引了更广泛的企业、银行和政府参与。各个主体都有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冲突的议程。

对于这些新的群体而言,比特币和以太坊网络所做的权衡是不切实际或是糟糕的,就如何被资助和运营的规则方面,大家意见不一。因此,在更广泛的治理背景下理解去中心化的现实,并构建它们,这对于明智辩论很重要。

确切地说,什么是去中心化?

首先,很重要且明智地来说,去中心化有一个范围,而不是二元的。它通常在系统中更胜一筹,因为它使系统更有弹性,更不容易受到攻击,更不容易失败或更不容易被审查。此外,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背景下,去中心化是复杂和多方面的,最终会影响多个方面,包括网络、代币以及经济体的治理。但同样重要的是,不同类别的决策将具有不同程度的去中心化。

在比特币和以太坊网络中,为了网络安全,形成去中心化的共识很关键。然而,其他的决策依然保持相对的中心化,比如冲突解决(类似于司法)或网络升级(类似于立法)。我们认为在DLT中去中心化比较复杂,但依然可提取出五个方面。

15536085-fe1341ff52663bf6.jpg

共识的达成 谁控制网络的节点,它是如何达成共识的? 协议价值 在去中心化网络如何捕获价值?如何分配协议价值? 协议优化 网络治理——谁控制产品路线图? 冲突解决 如何解决冲突?解决方案如何执行? 平台发展 有多少个体或组织基于网络进行构建(产品或服务)?

分叉

在许多人看来,一个项目的去中心化程度在于它的创世区块,作为领头羊,对于未来分叉,它可能是脆弱的,也可能不是脆弱的。然而,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如何去量化它。

这也使得大家假设分叉是破坏性的和负面的东西,而不看作是开源协议固有的特性。关于去中心化网络中价值在何处产生,这一直很有争议,这一点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要么在应用层要么在协议层本身。如果价值是在协议层产生,那么协议设计和管理的好坏将不仅能够为协议提供弹性,还能为整个经济体系提供灵活性,这一点我们后面会提到。

硬分叉是更改规则,根据旧规则的软件会把根据新规则产生的区块视为无效区块。所有符合新规则的节点都需要升级其软件。如果一组节点继续使用旧软件而其他节点使用新软件,则可能发生分叉。

用户激活软分叉(UASF)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在没有大多数矿工支持的情况下执行软分叉更改规则。

去中心化简史

遗憾的是这个话题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外,这些话题涉及到讨论集体决策中遇到的治理挑战,平衡集中治理和多样化的效率,参与和保护反暴力治理,它们来自于更下放和去中心化形式的治理。权力分离,联邦制,权力下放和其机制都旨在限制个人权力和增加辅助,这一原则假定在最小中心化情况下能够有效解决问题。我们在这里提出的关键点是去中心化是一种理想,它很难设计甚至更难维持。但更重要的是,去中心化是一种设计选择,需要进行一系列权衡,这是我们想考虑的方面。

电报、电话及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越来越多地让决策变得更快、更具参与性、分布式、有时甚至是自动化的。但是,出于本文的目的,我们将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开源软件(OSS)开始。 尽管参与开源软件项目是分布式的,但很难说OSS项目有内在的去中心化性质,这一点可以从政策角度来看,因为尽管对所有人开放,并且也是高度平等的,但决策形成很大程度上是有层级的,且最终由强大贡献者来实行善意的统管,所以也产生了集团的影响力,如Linux和Mozilla。

那么,有什么不同?

我们认为经典的开源系统(OSS),分布式p2p网络和如今的代币化DLT之间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异,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其称为开放经济系统(OES)。数字技术的创新使我们能够在分布式网络协调中增加经济激励,并且可能达成一个更加去中心化的治理体系,其中不可破坏的规则可以硬编码到分类账本身,并自动执行。

15536085-8f31595f5371cc88.jpg

然而,这是一把双刃剑,它增加了与利益相关的对抗性行为。这样,分叉就不仅涉及代码库的发展方向,还涉及到代币治理和潜在的财富分配。

那么,我们去中心化了吗?

正如我们在前面中提到的那样,去中心化的程度正在成为一些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要的监管标准。SEC曾表示比特币和以太坊可能不是证券,因为它们“高度去中心化”。然而,对于那些更深入地参与这个领域的人来说,这就引来了更多的问题。仔细观察并了解OES的细微之处,在一些最客观的方面来看,这看上去是个神话。

15536085-27a8ccd9b218ffde.jpg

AreWeDecentralisedYet.com(译注:数据半年有余,目前可能有变化)

去中心化的路径

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去中心化不是一个起点,甚至不是一个终极状态,而只是一条路径。这条路径需要务实和灵活。

理解和规划最佳的去中心化路径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我们不仅是投资者,也是投资组合中的代币经济学、系统设计和治理方面的顾问。通过期权结构,我们的大部分资产通常与项目的长期成功相关联,因此我们需要理解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这不是容易的话题。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加密行业的短暂历史(大约10年),就会看到很多去中心化治理面临挑战的例子。比如,比特币的扩容问题;以太坊针对黑客问题的回滚操作,并由此引起的争议,大家争论如何做决策,如何进行简单的网络升级。

这些例子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是糟糕的公关,但最坏的情况可能是限制用户增长,限制了网络改进,甚至出现争议性的分叉。可以说,这只是第一代开放协议的不成熟的结果,但这些协议有新颖的解决方案,其中它们随着时间推移总会被分叉,以走向成熟。然而,有一些共同的问题可以通过良好的规划和治理得到缓解,包括:

· 扩展

关于如何以及何时对协议扩展做出改变有着非常不同的看法。最著名的例子是围绕比特币区块大小的辩论。

· 中心化

部分社区成员认为协议的控制过于中心化,进行分叉旨在实现更加去中心化的治理模式,比如通过不同的治理模式或改变共识算法以实现挖矿更加去中心化。

· 升级

新版本协议引入重大变化,会出现硬分叉。假如有广泛的社区支持,这是一个理想的方案。但从反面视角来看,很多的争议性分叉有时候是借着“升级”的名义来试图赢得社区支持。

15536085-9944c1885a317b92.jpg

结果是,加密行业为去中心化系统中本来就很复杂的治理带来许多新变化,并付出更多以让它走向正确方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需要一个灵活的流程,为最优的去中心化提供路径。

去中心化路径的实施框架

就去中心化的范围,我们列出了一些可能的考虑因素,从基础的董事会会议到引入机器学习进行决策和治理等。监管考虑因素主要是看去中心化程度,以及销售给散户的用途程度,治理以及在代币销售流程中需要考虑的成文法规:谁可以参与系统,并在什么阶段能够参与。全球的监管环境存在差异,这里有潜在的地理考虑维度,例如美国证券法的细微差别。这并不是全面综合或规范的,而更多的是心理模型,有助于向你展示我们是如何看待去中心化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总是建议保持决策的“湿度”(模拟和集体性)和灵活性,这是最优的,因为项目朝着关键里程碑迈进,从“全功能”(SEC短语:尽可能完全的开源技术)开始,同时走向网络的市场和需求匹配(当网络在一个或多个垂直行业被用于其预期目的时)。在面对市场和一般事件(例如黑客)时,对于成文法规的设计选择,过早的承诺会产生过多限制,从而使系统更加脆弱并且易于分叉。

15536085-d15b724a9bd1ec43.jpg

首先,项目应该考虑在网络的各个层面实现其最优化的去中心化程度,并且对其效用和合规性遵从要求,目的是取得大多数网络的共识和避免价值耗散或未来的硬分叉。

在高度中心化的早期阶段,我们可以学习开源社区,这些社区高度透明。因此,虽然决策可能不完全包容,但可以通过良好和开放的沟通,建立与社区的信任。显然,DLT的一般特性很好地服务于此目的,且无需解释。

我们建议投入大量时间来评估网络可能遇到的敌对攻击范围,同时进行代币设计流程,告知路径以及将多少管理权下放到分类帐。对于多大程度上可以进行去中心化,我们已经有一些案例; 例如算法货币政策决策和实施。

(文章来源:巴比特)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3682719/article/details/8785338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