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DC 2】ADC的选型

目录

 

1,浅谈常用ADC的工作原理与选型!

2,ADC的选型(技术指标)

3 转换速率(Conversion Rate):


1,浅谈常用ADC的工作原理与选型!

2,ADC的选型(技术指标)

首先看精度和速度,然后看输入通道数,输出的接口如 SPI 或者并行的,差分还是单端输入的,输入范围是多少。如何选择你所需要的器件呢?要综合设计的诸项因素,

•       采样精度 —— 即分辨率,一般有10位、12位、16位等;

•       转换时间 —— 即每次采样所需的时间,表征 ADC 的转换速度,与 ADC 的时钟频率、采样周期、转换周期有关;

•       数据输出方式 —— 如并口输出、串口输出;

•       ADC类型 —— 上面所提到的,不同类型的 ADC 有不同的性能极限;

•       工作电压 —— 需要注意 ADC 的工作电压范围、能否直接测量负电压等;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5682462 查看本文章

•       芯片封装 —— 芯片封装是否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       性价比 —— 控制成本。

最主要的依据还是速度和精度。


3 转换速率(Conversion Rate):

是指完成一次从模拟转换到数字的 AD 转换所需的时间的倒数。为了保证转换的正确完成,采样速率(Sample Rate)必须小于或等于转换速率。因此有人习惯上将转换速率在数值上等同于采样速率也是可以接受的。常用单位是ksps 和Msps,表示每秒采样千/百万次(kilo / Million Samples per Second)。

转换时间表示即每次采样所需的时间,表征 ADC 的转换速度,与 ADC 的时钟频率、采样周期、转换周期有关;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0662854/article/details/88577889
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