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P1-P6笔记总结

DBAS生命周期:

项目规划
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
实现与部署
运行管理与维护

1:概念设计
2:逻辑设计
3:物理设计

(一)规划与分析

系统规划与定义
可行性分析
项目规划

(二)需求分析

 **干什么**

需求获得
1:面谈
2:实地考察
3:问卷调查
4:查阅资料

过程

1:标识问题
2:建立需求模型
{
结构化分析建模
DFD(数据流图)

椭圆 ->加工 /过程
箭头 ->数据流
矩形-> 实体
双横杠-> 数据存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DEF建模
面向对象建模
UML建模
}
3描述需求
4确认需求

(三)系统设计

**怎么干**

包括
1:概念设计
概念模型设计

需求分析为依据即需求说明书及DFD图表等。
得到概念模型(ER)

ER:
实体,实体集,属性,域,码(键),联系
逻辑设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逻辑结构设计

五元组 :R(U,D,DOM,F)
第一范式:字段为单一属性,不可再分。
第二范式:符合第一范式,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主键。

第三范式:满足第二范式,每个非主属性不传递依赖于主码。
范式转换用拆解来完成
平凡函数依赖:Y不是X的子集,但X也能确定Y。
非平凡函数依赖:Y为X的子集。
1: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2:一对一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各实体的主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每个实体的主码均是该关系的候选码
若与一端的关系模式合并:
则在该关系的属性中加入另一个关系模式的主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

3:一对多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

  • 对应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 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4:多对多的联系
转换为单独(多个)的关系模式

物理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
设计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物理实验方法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
数据库独立存储结构,快速访问到数据页
关键:建立记录域取值到记录的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
提高性能,有存储空间和处理资源方面的待还

索引
有序索引(顺序查找)
聚集索引(书目录)散列索引
目录与存储一样
一个数据文件只能创建一个聚集索引,多个非聚集索引
稠密索引
主索引(主码上建立的索引)与辅索引
唯一索引
多层索引
物理设计环节

(1)数据库逻辑模式描述
关系模式及其视图转换为基本表和视图
(2)文件组织与存取设计
{
DBMS常用存取方法:

索引方法
聚簇方法
HASH方法

建立索引原则
一个(组)属性经常在操作条件中出现
一个(组)属性经常在连接操作的连接条件中出现
一个(组)属性经常作为聚集函数的参数
建立聚集索引原则
检索数据是,常以某个(组)属性作为排序,分组条件
检索数据是,常以某个(组)属性作为检索条件,并返回大量数据
表中某个(组)的值得重复性较大

(3)数据分布设计
不同类型数据的物理分布
应用数据的划分与分布

水平划分
分成多张具有相同属性结构完全相同的字表
每个字表包含的元祖是基本表中元祖的子集
垂直划分
每张字表包含的属性是原基本表的自己

(4)确定系统配置
(5)物理模式的评估
(四)实现与部署
建立数据库
(五)运行管理与维护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3920680/article/details/8916291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