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区块链正重回正轨

“只有当潮水褪去,才知道谁一直在裸泳。”巴菲特的这句名言用来形容这几年的区块链,再形象不过。

涨潮时,各路牛鬼蛇神都赶来,带着想一夜暴富的人们集体高潮;潮水褪去,他们拍一拍屁股走人,不留下一片韭菜,跟风者们面面相觑,一脸茫然。区块链也从媒体的聚光灯下渐渐淡出。

但这在一些区块链从业者看来,焉知非福。

如果你听过“技术炒作周期(或者叫技术成熟度曲线)”就肯定知道,绝大多数新兴技术都得经历5个阶段:

“技术诞生的触发期”、“过高预期的膨胀期”、“泡沫破裂的幻灭期”、“稳步上升的复苏期”、“实质生产的成熟期”。

人工智能、云计算、VR、自动驾驶…………无一例外。

如今,区块链从激烈的高潮跌入“贤者时间”,之后也将迎来一段长而缓的爬坡。

裸泳的人跑了,在不盛产韭菜的季节,谁还坚持种庄稼,谁真想用区块链技术干点实事,反倒一目了然。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个例子。

Let’s Rock !

1

2019年3月28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发布了一套关于版权保护的区块链体系——中国数字版权唯一标识(DCI)标准联盟链。

版权保护?或许你对它没啥概念,觉得离自己很远。

其实不然。

打个比方。在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的地方,弄虚作假的商家成本更低,利润更高,会一点点挤占良心商家的生意,最终整个食品安全环境变糟,所有人都容易吃坏肚子。

同样,在版权保护不到位的地方,劣币驱逐良币,好的创作者们穷到吃土,抄袭者占据山头,读者也就更容易被垃圾内容辣瞎双眼。

版权保护看似只是保护创作者,其实保护着每一个人。

作为一个文字创作者,下面我将现身说法,分享一下版权保护在这个 “Ctrl+V ”异常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有多难搞。

开局先看一张图:

这是我随手翻到的。类似的热心群众举报和侵权投诉,我每个月总要经历那么一次,比大姨父来得还准。

维权就像打仗,每次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且不说很多平台的维权流程像迷宫一样迂回曲折,每次举报时,我都得先证明自己是真·作者,翻箱倒柜找到最早发布的原始文章链接。

然后还得证明我是作者“谢幺”本人。(观众朋友们,又到了激动人心的“证明我是我,我妈是我妈”环节)

找齐所有抄袭证据,截好图、写完血泪控诉文字版,提交。一般会被告知“3~7天内答复”,之后的几天里,我得时不时盯着审核结果。

运气好,平台会删除侵权文章,声称已处罚对应账号;运气不好,打回重新提交,或者完全没回应。

就跟刮彩票似的。

时间一长,动力就没了,因为怎么做都是净亏:要么被侵犯版权,要么耗时费力,最后也没补偿。

反观抄袭者,几乎稳赚,侵权挣来的钱已经落袋为安,哪怕账号被封,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告到法院去?可以,但没必要。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想碰官司,哪怕真告到法院,对方照样能来个鱼死网破。

网上就流传着这么个悲惨的维权诉讼案例:

国内某出版社侵权出版《老人与海》,拥有合法版权的译文社将其告到法院。结果侵权方反咬一口:“你怎么证明你有这本书的合法版权呢?资质材料在哪里?”

译文社就跑去找材料,却发现困难程度远超想象。

除了要授权材料,还得让授权的“海明威海外版权托管会”出具另一份证明材料,证明托管会拥有海明威书籍的版权。

可是,这份材料是海明威去世之后,他老婆玛丽签署的,于是又要先证明玛丽是海明威的合法妻子(亲爱的观众们,又到了激动人心的“证明你老婆是你老婆”环节)。

由于版权在境外,还得找领事馆做公证,走外交途径…………整套流程真走下来,估计海明威的棺材板估计都快压不住了。

最终,译文社放弃诉讼。

更惨的是,没过多久,另一波侵权者也闻讯赶来……

侵权易,维权难,那侵权者可不就越来越多么?在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不公平。

好在事情逐渐有了些转机。

2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怎么用区块链技术来帮助扭转局面?

在2011年前后,他们就做了一套 “中国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简称 DCI)” 体系。简单来说,就是给原创作品发“身份证”,登记入册。

用户给登记作品后,会收到一个“作品登记证书”和一串独一无二的 DCI 码。

用户也可以委托接入 DCI 体系的内容平台(比如微博)代申请版权,成功后,平台会给作品显示一个 DCI 标。

整个流程大致像这样:

大体上,DCI 体系其实就做了三件事:

1.确权:证明作品由你创作,你有版权;

2.授权:授权他人使用你的作品,合理分成;

3.取证:如果有人侵犯版权,拿证据,盘他。

3月28日那天,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发布了一套 “DCI 标准联盟链”(区块链的一种类型),正式对外宣布:未来版权保护数据将上链, DCI 体系下的所有“联盟成员”都可以基于这条联盟链进行版权保护工作。

这会带来什么好处?从第一步“确权”说起。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作为国家版权公共服务机构,为每个作品生成“唯一DCI码”后,会上传到联盟链上。

由于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的特性,一旦上链就等于向联盟链上的每一个记账节点官宣:“某人拥有某著作版权,编号是XXXX……”,记账节点们会赶紧记在“小本本”(服务器)里。

这就实现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可追溯和不可篡改。

(一个不是很严谨的比喻)

拿着国家级版权机构颁发的“DCI 码”,原创者腰不酸腿不疼,再也不用搜肠刮肚证明自己是自己了,接入 DCI 体系的内容平台可以随时通过 API 网络接口来查询真实性。

第二步是版权流转时的“权益分配”。

版权流转有点类似商品交易,而哪里有交易,哪里就有信任问题。

举个例子,你在网上买包包,商家与你素不相识,却不怕你收了货不给钱,你也不担心商家收了钱不发货,为啥?因为中间有商城作为第三方担保。

如果每一次版权流转也都需要个第三方,那就太麻烦了。这时,区块链又开始发挥作用,它的“智能合约”功能可以专门用来解决“没有第三方接入情况下的交易信任问题”。

简而言之,用一行行代码来充当第三方,一旦触发双方约定的条件,智能合约就自动完成转账。

如此一来,不同平台之间可以用智能合约来交易版权,实时结算,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便于回溯。

除了版权流转,智能合约还在其他许多流程发挥着作用。

比如在第一步“确权”时,作品一上传就立刻触发智能合约,生成 DCI 码,提高整个流程的效率。

到“取证维权”这一步,由于之前的各项确权、交易记录都被准确记录。原来的“事后撕逼模式”就会变成“事前利益分配+侵权快速维权模式”,维权就不再那么困难。

3

下面聊聊技术。

我在现场了解到,迅雷公司是 DCI 联盟区块链背后的技术保障方之一。

这就奇怪了:作为一个国家设立的综合性著作权社会管理和服务机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为啥找的是迅雷?它有什么过人之处?

我在现场撩到了迅雷链总工程师来鑫。

以前总觉得总工程师应该是个中年大叔,没想到这次是个美女。你们说,长这样的总工程师上哪儿找去呢?

(迅雷链总工程师 来鑫)

问题抛过去后,得到的回答有点 Dior。

谢幺:“为什么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找你们(做技术支持)?”

来鑫:“因为我们团队搭建的区块链各项技术性能指标都业界领先。”

谢幺:“你是说国内的公司都达不到……?”

来鑫:“我说的是全球。”

那句话叫什么来着?自信的女人最美丽,霸气的女工程师让人颤栗……

来鑫继续解释道,中国平均每天有8亿多活跃网民,如果把 DCI 区块链看做一个版权登记大厅,成千上万的人来提交版权登记,它必须得能扛得住这一道道数据洪流。

“得撑得住高并发,不能延迟阻塞,同时为了防止未来接入的内容平台越来越多,提交版权登记的人越来越多,整套架构还得有足够强的扩容能力。”

而高并发、确认慢、难扩容,恰恰是以往区块链行业最难解决的几个症结。在2018年,基于“以太坊”(全球最知名的区块链开源平台)开发的区块链游戏“以太猫”就曾因为过于火爆而遭遇网络阻塞和交易延迟等问题。

为了应对高并发,这次 DCI 联盟链采用了一种名叫“同构多链”的特殊架构。

所谓“多链”就是很多条链,“同构”就是运行同样的程序,处理同样的事。

上文说区块链是一排小人(一条链)往小本本里记账,现在生意火爆记不过来了,咋办呢?小人就排成很多条队伍(多条链),每个队伍单独接客,这样就能同时处理更多任务。

如果把整个区块链看做一个登记营业厅,“同构多链”就是分出很多个小的营业厅,但这些营业厅办理的业务又相通,在哪办都一样。

“同构多链”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轻松搞定高并发。

来鑫告诉我,“迅雷链”也是基于这种架构,目前能达到百万级TPS,也就是每秒处理超过一百万个请求,这个指标放在全球都数一数二。

而且,“同构多链”拥有近乎无限的扩容能力。如果某个营业厅处理不了那么多登记请求时,就直接新开一家营业厅,以此类推。

除了高并发,确认速度慢也是传统区块链的另一大痛点。

用比特币买过披萨的同学可能知道,比特币的确认时间至少10分钟,这还是在交易不阻塞的情况下。

主要原因是,传统区块链的请求需要通知到所有节点到才能确认。

还拿刚才小人儿图来讲,每个请求都得等队伍里最后一个小人把消息记在本本里才能算数,速度不慢才怪。

如果中途遇到某些小人头硬,不按照规则来记账,还可能导致区块链分叉,更麻烦。

这些缺点都使得很多区块链方案看起来美好,一放到实际商业环境中根本没法用。想想,如果你去便利店买个东西得等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才到账,你乐意吗?

为了提高确认速度,DCI 联盟链改用了另一种叫“PBFT 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的共识机制,(好吧,相信也记不住这名字),简而言之就是节点投票,一人一票,超过三分之二同意就算通过。

再配合其他机制上的优化,最终能达到“秒级确认”的效果。

就这样,迅雷左手拿着“百万级TPS”,右手拎着“秒级确认”,大喊一声“还有谁”,干掉了一票对手。

4

回过头来看,迅雷在如今一票区块链技术企业里,算挺特殊的一个。

早就在2003年,迅雷公司提交 P2SP 下载技术专利申请的那一刻,“去中心化”、“分布式计算”等技术理念就写进了这家公司的基因。

最早,人们常用的下载方式是P2S(Peer to Service),大家从一台特定的服务器下载东西,这种方式很稳定,但人越多越慢,因为所有人都挤在同一台服务器。

后来诞生了一种 P2P(Peer to Peer)下载模式,不需要服务器,每个人既是网络资源的请求者,也是提供者。你用“种子”下载完一部苍老湿的同时,如果隔壁老王也恰好在下载这部片子,P2P下载软件就会从你的电脑上直接获取资源。

P2P 的特点和 P2S 刚好相反,下载的人越多速度越快,但是不太稳定,稀缺资源容易“断种”(无人提供资源)。

回头一看,P2P 下载不就是最初的“共享计算”?不就是最初的“去中心化网络”?

它利用人们家里富余的上行带宽,靠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享精神,提高下载速度,丰富宅男们的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让人感受到技术的美好。

迅雷当初做了一件什么事?它从技术实用性的角度把 P2S 和 P2P 两种模式结合起来,推出了 P2SP 模式,能自动寻找所有合适的下载源 —— “管他3P4P还是SB,能下载又快又稳又好就是好滴”。

16年过去了,下载工具死了一批又一批,唯独迅雷还在,我觉得这和它最初的“技术实用主义”内核不无关系。

六年前,迅雷独立出一家名叫”网心科技”的公司,如同一艘巨轮派出探险船,带着“技术实用主义”的内核,扛起“共享计算”的大旗继续进发,一如当年“他爹”迅雷,用新技术激起一排排浪花,驶向充满想象的未来。

放眼望去,迅雷也是最普通的一个,中国互联网的海洋中还有无数个和他们一样的探险队伍。第一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区块链做公益、区块链工业、司法区块链…………两开花,三开花,全面开花。

区块链的概念不“火”了,倒也挺好。

前段时间搜狗 CEO 王小川在两会期间对记者说,泡沫退潮之后,才会留下珍珠。认真做事的公司,在风口消失的时候,才能逐渐成长为伟大的公司。

深以为然。

贤者时间,不正适合冷静下来干点正经事?

  大连人流医院 http://www.fkyy120.net/

  大连治疗早泄医院 http://www.84211111.net/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2894764/article/details/8949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