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MINA 使用记录

1.Mina的结构

Mina的通信流程大致如上图所示,各个组件功能有:
(1.)  IoService:这个接口在一个线程上负责套接字的建立,拥有自己的Selector,监
听是否有连接被建立。

(Mina底层使用JAVA NIO, 因此它是典型的使用Reactor模式架构的,采用事件驱动编程 , Mina运行用户自定义线程模型,可以是单线程、多线程、线程池等 ,

   跟JAVA Socket不一样, Mina是非阻塞的Socket,它内部已经保证了对各个连接(session)的业务和数据的隔离,采用轮询机制为各个session分配CPU资源,

  所以,你就不需要再去考虑不同Socket连接需要用不同的线程去操纵的问题了。)

(2.)  IoProcessor:这个接口在另一个线程上负责检查是否有数据在通道上读写,也就是
说它也拥有自己的Selector,这是与我们使用JAVA NIO 编码时的一个不同之处,
通常在JAVA NIO 编码中,我们都是使用一个Selector,也就是不区分IoService
与 IoProcessor 两个功能接口。另外,IoProcessor 负责调用注册在IoService 上
的过滤器,并在过滤器链之后调用IoHandler。


(3.)  IoFilter:这个接口定义一组拦截器,这些拦截器可以包括日志输出、黑名单过滤、
数据的编码(write 方向)与解码(read 方向)等功能,其中数据的encode 与 decode
是最为重要的、也是你在使用Mina 时最主要关注的地方。


(4.)  IoHandler:这个接口负责编写业务逻辑,也就是接收、发送数据的地方。

2. Mina编程的大致过程.

    2.1 总体流程

        建立服务器端的资源: 包括 Acceptor的建立,之后为Acceptor配置相应的Filter(可以是Mina自带的Filter或者自定义的Filter),

之后再配置相应基于事件驱动的处理业务逻辑的IoHandler.

       建立客户端的资源: Mina采用了统一的编程模型,所以建立客户端的过程和建立服务器端的过程大致上是相似的,不过这里建立的是Connector.

       2.2.1 建立自定义的TextLineCodecFacotry

       为了了解Mina的代码功能以及运行机制,我们模拟实现了类似Mina自带TextLineCodecFactory。

  该CodecFactory功能是: 配合ProtocolCodecFilter 进行对底层数据(binary二进制数据流)和高层数据(特定类型的数据对象信息,例如String)之间的转换。

       这里实现了一个断行读取功能,即遇到'\n'的时候,就认为是一个String Line , 将这段数据流封装成String,之后再交给下一个Filter或者Handler处理。

  CodecFactory是一个工厂方法,底层通过一个Decoder和Encoder来提供对数据进行解、编码的操作,载体是IoBuffer。解码:将二进制数据转换成高层数据(对象)    编码:将高层数据(对象)转换成二进制数据流)  )

服务端例子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InetSocketAddress;
 
import org.apache.mina.core.filterchain.DefaultIoFilterChainBuilder;
import org.apache.mina.filter.codec.ProtocolCodecFilter;
import org.apache.mina.filter.codec.serialization.ObjectSerializationCodecFactory;
import org.apache.mina.transport.socket.SocketAcceptor;
import org.apache.mina.transport.socket.nio.NioSocketAcceptor;
 
public class MinaServer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一个非阻塞的server端Socket ,用NIO
        SocketAcceptor acceptor = new NioSocketAcceptor();
 
        /*---------接收字符串---------*/
//      //创建一个接收数据过滤器
//      DefaultIoFilterChainBuilder chain = acceptor.getFilterChain();
//      //设定过滤器一行行(/r/n)的读取数据
//      chain.addLast("mychin", new ProtocolCodecFilter(new TextLineCodecFactory()   ));
        /*---------接收对象---------*/
        //创建接收数据的过滤器
        DefaultIoFilterChainBuilder chain = acceptor.getFilterChain();
        //设定这个过滤器将以对象为单位读取数据
        ProtocolCodecFilter filter= new ProtocolCodecFilter(new ObjectSerializationCodecFactory());
        chain.addLast("objectFilter",filter);
 
        //设定服务器消息处理器
        acceptor.setHandler(new ClientMinaServerHanlder());
        //服务器绑定的端口
        int bindPort = 9988;
        //绑定端口,启动服务器
        try {
            acceptor.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bindPort));
        } catch (IO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Mina Server start for error!"+bindPort);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Mina Server run done! on port:"+bindPort);
    }
}

猜你喜欢

转载自wan-2004.iteye.com/blog/188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