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截至目前,区块链有没有真正的落地应用?

第一部分

岁末年初,又到了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候了。

2018年,无论区块链市场多么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还是没有回答我们一直以来的疑问:


区块链除了发币还有什么价值?到底有没有落地应用?

640?wx_fmt=png


今年,我参加了很多次的演讲、培训、论坛,但是当我和企业家沟通的时候,当这些企业家用期望的眼神看着你,迫不及待地问到:我们有几千吨的库存,如何用区块链解决?的时候,我的脑子会突然空白一片,因为我也不知道答案。

当我们这些自诩的区块链专家,都不能解决企业面临的真实的问题,我们提出的“链改”、“通证经济”、“赋能实体”等等这些夸夸其谈的概念,不都成了欺骗政府、欺骗企业、欺骗自己的谎言了吗?

好不客气的说,截至目前,国内真正的区块链落地应用还没有出现(或许是没有报道),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 **项目签约、**项目上线,更多的只是“新闻”。


第二部分

我对区块链落地应用的两个判断标准:

1、项目方主动寻找区块链解决方案,而不是为了政绩或做秀;


2、确实解决了某个实际问题,在效率或成本方面做出了改变。

现在,人们需要的是,超越区块链的“概念炒作”,客观地评估这项技术。

好消息是,2019年将有一大批区块链创业项目开始启动,我估计这些区块链应用中,有60%以上,在商业和技术上都是合理的。

尽管我们还面临很多困惑:有些项目明明使用传统数据库更适合,却偏偏选择区块链;有些初创公司把以前的项目用区块链重新包装,以谋求政府的补贴等。


第三部分

下面,我将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从我辅导和孵化的企业客户中,选择三个作为案例分析。

这些案例并不是说他们已经在区块链道路上取得了成功,但是我认为他们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最起码这些项目中,都用区块链解决了常规数据库无法解决的实际业务问题。


案例一:

公司A是一家软件公司,公司的产品是项目管理软件(PM),他们主要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软件解决方案。


在过去很多年,他们的服务一直是采取software-as-a-service(SaaS)的方式提供,客户租用他们的项目管理软件平台,公司A充当管理项目数据的中心化的可信的中介,这是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状态和进度保持一致看法的传统方法。

为了满足客户对更高透明度和可审计性的需求,公司A现在已将区块链集成到其解决方案中,将关键的项目数据在数据库和区块链上同时存储。


已经有几个基础设施项目在使用这一解决方案。


每个项目都有自己单独的区块链网络,节点由公司A和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如业主、承包商和监理公司)运行。


根据项目的需求,区块链上可以记录计划、合同和其他与工作流相关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基于Web的界面进行浏览。

 一个典型的项目管理区块链有4个节点,平均的交易大小在15K左右。这个链中的所有节点都参与验证工作,用户的权限管理控制在公司A手中。


案例二:

公司B是一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在实务中,由于基金存续期限较长,且合伙人各方均有不同的投资目的,有的合伙人为实现短期或适时权益和安排,便会向其它合伙人或第三人转让自己持有的私募基金份额。

       

传统上,私募股权基金的份额转让需要借助权威的报价系统平台(第三方中介)。


公司B也在探索更简便的转让方式。他们构建了一条区块链,并发行了与私募数量一致的数字资产以及用于交易的代币。

区块链支持安全的“交付与支付”交易(也就是原子交易),两个用户可以在一个交易中同时完成数字资产和代币的交换,这可以称为一项壮举,因为传统上的交易必须有可信的中介方参与,而在区块链上却不需要。

除了避免中介的费用,使用一个授权型区块链(参考我以前的文章),可以让公司B轻松直接地控制谁可以参与系统,而不会触发与其同行相同的严格监管。

在这个区块链网络中,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节点,从而直接控制其链上资产。虽然受托人知道区块链上每个地址背后的真实身份,但参与者不知道彼此的身份。


在完成AML和KYC检查后,用户可以通过这条区块链,相互之间直接进行私募份额转让。

该区块链目前约有10个节点,其中4个永久在线并参与共识维护。

案例三:

公司C是一家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他的业务是为帮助跨国电子商务公司解决交易纠纷。

通常情况下,客户从一个B2C或B2B型网站购物,他们必须信任商户(也是平台)能够安全和永久地保存交易记录。


但是在实践中,没有办法可以完全阻止商户或其员工修改或删除交易记录,他们这么做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延迟交货或非法终止合同。

相反,如果每一笔交易都记录在一个区块链上,其内容是公开可见的,并且其控制权分散在多个不同的当事人之间,那么这种记录就变得难以追溯性地改变。(注:改变一个数据,需要追溯到数据源头将所有相关数据都改变)

为了保证机密性,交易数据在嵌入到区块链中之前被哈希加密(散列)。散列同时增加时间戳提供了一种公证机制,如果出现后续的纠纷,散列足以提供有效的证据以解决这些纠纷。

该区块链网络目前包含7个永久性节点,分布在公司C、某政府部门和国外合作伙伴之间。


由于链上的交易只包含散列,因此它们相当小,网络的峰值速率为每秒50个交易。

                                                                                                     

第四部分

最后,谈谈这些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这些都是运用到“生产环境”的真实案例,他们的节点规模都很小,交易容量远低于市面上标榜的百万级、千万级TPS,所以大家不要做过分解读。

尽管如此,注意这三个案例的共同点还是很有趣的。

首先,最重要的是,它们都源于真正的去中心化的渴望,而不是为了区块链而使用区块链。


在这三个案例中,都有明确的理由选择区块链架构,而不是消息型或集中式数据库架构。

第二,还没有任何一条区块链使用了去中心化的治理模式。


所有链仍然依赖于一个管理员,这个管理员负责管理新用户并授予他们进行交易的权限。


去中心化治理在实践中是可行的还是必要的?这一点有待观察。


也许区块链提供所有管理员活动的透明视图,同时将控制权只留给一方,这在很多应用场景中足够了。


最后,这些案例充分证明了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即区块链是共享数据库的通用技术,并不局限于特定行业或垂直行业。


媒体上的报道,区块链最大的应用场景在银行间结算、供应链金融等领域。


但在现实中,当我们寻求避免对数字记录进行集中控制的任何时候,区块链都有用武之地。

现在是时候更广泛地思考这种技术可以解决的问题类型了。


希望我们都少一些花哨的概念,真正利用区块链技术去帮助实体企业解决它们的真实难题。

2019年,我们还在路上!


640?wx_fmt=png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P1aXoY0D7Uq6wH/article/details/86684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