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建立灰度思维,把握自我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liwei16611/article/details/90295071

心理学有一种说法叫做视网膜效应,意思是假如我们有了某样东西,我们就尤为关注和我们一样的东西,比如你怀孕,你会发现街上特别多怀孕的人,是因为你的眼光在自动匹配适应,而视网膜效应往往让我们看待世界失真。

灰度思维是一种融合黑白思维,懂得事物对立面其实都是事物一体性。

管仲去世的时候,齐恒公曾经问过管仲,你去世后有谁可以替代你做宰相,你的好朋友鲍叔牙可以吗,管仲就讲道,鲍叔牙太过正直,太过正直就是眼睛容不得一粒沙子,不够圆滑,他不能为宰相,能为宰相的人必须可以黑白通吃的功夫。

管仲就是具有灰度思维的人,他懂得世界不是黑与白,而是黑白共同的世界。

所以中国一直有正史和野史之分,我们看真实的历史就必须结合正野才可以更为全面。

灰度思维之所以是成熟人必备思维,是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懂得事物的混沌状态,他们能巧妙融合事物的对立面,形成有机的整体,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唐僧,他用自己取经的目标把正义的孙悟空以及好吃懒做的猪八戒都融合到一个团队,这就是灰色思维的妙用,如果我们不懂得灰度思维,我们就无法更好用人以及理解人。

我们小时候看电影,都喜欢问爸爸妈妈:“这是好人还是坏人啊?”好像世界上的人都能归为这两类,并不存在介于好人和坏人之间的人。非黑即白,没有中间色,这就是黑白思维。

我们之所以爱用黑白思维,并不是因为它好用,而是因为它省事。但我们都知道,看似有效率的事往往是最没有效率的,甚至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在黑与白之间有一个区域叫灰度区域。 人成熟与否有各种各样的判断标准,其中一个标准就是:处理事情的时候能不能告别黑白的简化思维,而是用灰度思维去思考。 

灰度思维具体怎么用?

以徐达与朱元璋下棋为例,朱元璋在大功告成之后,第一个想到的事就是把那些立下大功的人一一杀掉。

他找了各种巧妙的茬,把一个个人都给杀掉了,但是徐达是明朝的第一功臣,而且他没犯什么错。

一个用心最险恶的人都找不出茬来,这对徐达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朱元璋的目标很坚定,就是要把他干掉,于是他想了一个很损的招,他让徐达跟他下棋。

大家可以想象徐达的处境:不能够赢,你赢了那就是犯上;不能够故意输,你明明会下棋,结果你装不行,这叫欺君之罪。

反正赢了也是死,输了也是死。徐达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显然不是非黑即白的,但是他被置入到了一个非黑即白的处境当中,而且最要命的是,黑和白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

朱元璋告诉他:“你要好好地跟我下棋,你要是故意输我立即就杀了你。”

徐达很顺从的说,“是的,皇上”,然后就跟他下棋。

最后的结果是他把朱元璋下败了,这个时候朱元璋既凶相毕露又喜形于色,他觉得终于找到机会了。

但是徐达说:“皇上您看,我是赢了,但是您看看我的棋子是不是两个字啊?”朱元璋一看,的确就是两个字——万岁。意思就是,“我不是在跟您下棋,我是要用我的棋子摆出万岁这两个字。这次,他逃过了一死。 

从徐达和朱元璋下棋的过程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灰度的智慧,虽然棋盘上只有两种颜色,赢和输都是一个结果,但是他却在棋盘上增加了一个要素,对冲了棋盘的颜色,打造了一个有灰度的棋盘,这就是灰度思维。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iwei16611/article/details/90295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