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网络编程之 认识 winsock

网络编程其实我一直 停留在tcp 还有 udp 当时 在 大一下学期的时候写了一个TCP实现的局域网下的 五子棋  页面是 直接用 画布画

然后 是 捕获  鼠标的 点击点   然后就直接 完成了一个五子棋   当时想着网络编程感觉很简单  现在感觉还是我太嫩了  其实还是有些难度的    前一段时间在论坛上看了很多 关于病毒的分析 发现了很多的 关于网络编程的东西 有很多 还是不懂

比如很多的模型什么的  不是很理解 然后恰好  kepler 表哥给我买了两本书  其中就是windows 网络与通信设计

然后其中有了例子很不错  (我就直接粘贴了)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phlpapi.h"
#pragma comment(lib, "Iphlpapi.lib")
#pragma comment(lib, "WS2_32.lib")

/////////////////////////////////////////
// 全局数据
u_char	g_ucLocalMac[6];	// 本地MAC地址
DWORD	g_dwGatewayIP;		// 网关IP地址
DWORD	g_dwLocalIP;		// 本地IP地址
DWORD	g_dwMask;			// 子网掩码

BOOL GetGlobalData()
{
	PIP_ADAPTER_INFO pAdapterInfo = NULL;
	ULONG ulLen = 0;

	// 为适配器结构申请内存
	::GetAdaptersInfo(pAdapterInfo,&ulLen);
	pAdapterInfo = (PIP_ADAPTER_INFO)::GlobalAlloc(GPTR, ulLen);

	// 取得本地适配器结构信息
	if(::GetAdaptersInfo(pAdapterInfo,&ulLen) ==  ERROR_SUCCESS)
	{
		if(pAdapterInfo != NULL)
		{
			memcpy(g_ucLocalMac, pAdapterInfo->Address, 6);
			g_dwGatewayIP = ::inet_addr(pAdapterInfo->GatewayList.IpAddress.String);
			g_dwLocalIP = ::inet_addr(pAdapterInfo->IpAddressList.IpAddress.String);
			g_dwMask = ::inet_addr(pAdapterInfo->IpAddressList.IpMask.String);
		}
	}

	printf(" \n -------------------- 本地主机信息 -----------------------\n\n");
	in_addr in;
	in.S_un.S_addr = g_dwLocalIP;
	printf("      IP Address : %s \n", ::inet_ntoa(in));

	in.S_un.S_addr = g_dwMask;
	printf("     Subnet Mask : %s \n", ::inet_ntoa(in));

	in.S_un.S_addr = g_dwGatewayIP;
	printf(" Default Gateway : %s \n", ::inet_ntoa(in));

	u_char *p = g_ucLocalMac;
	printf("     MAC Address : %02X-%02X-%02X-%02X-%02X-%02X \n", p[0], p[1], p[2], p[3], p[4], p[5]);

	printf(" \n \n ");

	return TRUE;
}

int main()
{
	// 获取全局数据
	GetGlobalData();

	getchar();
	return 0;
}

 获取本地的网络信息

然后  这个 Windows套接字的 I/O 模型

书上介绍了这样的几种

第一个是 套接字 模式

是 阻塞 和 非阻塞    然后 非阻塞 在我看起来并不好用

第二个 是 选择模型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6506294 查看本文章

选择模型 这个东西  就是自己封装好了一个套接字集合 然后 我们可以用迭代 通过他们提供的函数可以判断状态

这样确实有好处 比如 单线程处理 起来简单 debug 起来也简单 但是 套接字 数量有限

并且 我感觉 如果套接字多了话 也会让程序  效率变得的慢。。

第三个 是 WSAAsyncSelect 模型   这个模型一开始其实我也设想过

没想到真的有 这个模型就是用 Windows消息这个机制来传递 socket  这个想法 其实还是有点奇妙的

但是 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这样的消息机制 如果多了的话  就凉凉了

而且 这样的话 只能用gui 页面了~~~

第四个模型 就是WSAEventSelect模型

这个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1071646/article/details/9041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