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里面Dto对象跟VO的区别

浅析VO、DTO、DO、PO的概念、区别和用处

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xf330301/p/6534643.html

---------------------------------------------------------------------------------------------------------------------------------------------------------------------------------------------------------------------------------------------------------------------------------------------------------------------------------------------------------------------

原文地址:https://ask.csdn.net/questions/692933?sort=id

javaBean 是一种JAVA语言写成的可重用组件。为写成JavaBean,类必须是具体的和公共的,并且具有无参数的构造器。JavaBean 通过提供符合一致性设计模式的公共方法将内部域暴露成员属性。众所周知,属性名称符合这种模式,其他Java 类可以通过自身机制发现和操作这些JavaBean 的属性。

VO即value object值对象
主要体现在视图的对象,对于一个WEB页面将整个页面的属性封装成一个对象。然后用一个VO对象在控制层与视图层进行传输交换。

DTO (经过处理后的PO,可能增加或者减少PO的属性):
Data Transfer Object数据传输对象
主要用于远程调用等需要大量传输对象的地方。
比如我们一张表有100个字段,那么对应的PO就有100个属性。
但是我们界面上只要显示10个字段,
客户端用WEB service来获取数据,没有必要把整个PO对象传递到客户端,
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只有这10个属性的DTO来传递结果到客户端,这样也不会暴露服务端表结构.到达客户端以后,如果用这个对象来对应界面显示,那此时它的身份就转为VO。

POJO(POJO是一种概念或者接口,身份及作用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
POJO有一些private的参数作为对象的属性。然后针对每个参数定义了get和set方法作为访问的接口
plain ordinary java object 简单java对象
即POJO是一个简单的普通的Java对象,它不包含业务逻辑或持久逻辑等,但不是JavaBean、EntityBean等,不具有任何特殊角色和不继承或不实现任何其它Java框架的类或接口。
POJO对象有时也被称为Data对象,大量应用于表现现实中的对象。
一个POJO持久化以后就是PO。
直接用它传递、传递过程中就是DTO
直接用来对应表示层就是VO


VO与DTO的区别
既然DTO是展示层与服务层之间传递数据的对象,为什么还需要一个VO呢?对!对于绝大部分的应用场景来说,DTO和VO的属性值基本是一致的,而且他们通常都是POJO,因此没必要多此一举,但不要忘记这是实现层面的思维,对于设计层面来说,概念上还是应该存在VO和DTO,因为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DTO代表服务层需要接收的数据和返回的数据,而VO代表展示层需要显示的数据。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可能会比较容易理解:

例如Service层有一个getUser的方法返回一个系统用户,其中有一个属性是gender(性别),对于Service层来说,它只从语义上定义:1-男性,2-女性,0-未指定,而对于展示层来说,它可能需要用“帅哥”代表男性,用“美女”代表女性,用“秘密”代表未指定。说到这里,可能你还会反驳,在服务层直接就返回“帅哥美女”不就行了吗?对于大部分应用来说,这不是问题,但设想一下,如果需求允许客户可以定制风格,而不同风格对于“性别”的表现方式不一样,又或者这个服务同时供多个客户端使用(不同门户),而不同的客户端对于表现层的要求有所不同,那么,问题就来了。再者,回到设计层面上分析,从职责单一原则来看,服务层只负责业务,与具体的表现形式无关,因此,它返回的DTO,不应该出现与表现形式的耦合。
理论归理论,这到底还是分析设计层面的思维,是否在实现层面必须这样做呢?一刀切的做法往往会得不偿失,下面我马上会分析应用中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VO与DTO的应用
上面只是用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VO与DTO在概念上的区别,本节将会告诉你如何在应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以下才场景中,我们可以考虑把VO与DTO二合为一(注意:是实现层面):

当需求非常清晰稳定,而且客户端很明确只有一个的时候,没有必要把VO和DTO区分开来,这时候VO可以退隐,用一个DTO即可,为什么是VO退隐而不是DTO?回到设计层面,Service层的职责依然不应该与View层耦合,所以,对于前面的例子,你很容易理解,DTO对于“性别”来说,依然不能用“帅哥美女”,这个转换应该依赖于页面的脚本(如JavaScript)或其他机制(JSTL、EL、CSS)
即使客户端可以进行定制,或者存在多个不同的客户端,如果客户端能够用某种技术(脚本或其他机制)实现转换,同样可以让VO退隐

以下场景需要优先考虑VO、DTO并存:

因为某种技术原因,比如某个框架(如Flex)提供自动把POJO转换为UI中某些Field时,可以考虑在实现层面定义出VO,这个权衡完全取决于使用框架的自动转换能力带来的开发和维护效率提升与设计多一个VO所多做的事情带来的开发和维护效率的下降之间的比对。

如果页面出现一个“大视图”,而组成这个大视图的所有数据需要调用多个服务,返回多个DTO来组装(当然,这同样可以通过服务层提供一次性返回一个大视图的DTO来取代,但在服务层提供一个这样的方法是否合适,需要在设计层面进行权衡)。

JavaBean 是一种JAVA语言写成的可重用组件。为写成JavaBean,类必须是具体的和公共的,并且具有无参数的构造器。JavaBean 通过提供符合一致性设计模式的公共方法将内部域暴露成员属性。众所周知,属性名称符合这种模式,其他Java 类可以通过自身机制发现和操作这些JavaBean 的属性。
VO即value object值对象
主要体现在视图的对象,对于一个WEB页面将整个页面的属性封装成一个对象。然后用一个VO对象在控制层与视图层进行传输交换。
DTO (经过处理后的PO,可能增加或者减少PO的属性):
Data Transfer Object数据传输对象
主要用于远程调用等需要大量传输对象的地方。
比如我们一张表有100个字段,那么对应的PO就有100个属性。
但是我们界面上只要显示10个字段,
客户端用WEB service来获取数据,没有必要把整个PO对象传递到客户端,
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只有这10个属性的DTO来传递结果到客户端,这样也不会暴露服务端表结构.到达客户端以后,如果用这个对象来对应界面显示,那此时它的身份就转为VO。
POJO(POJO是一种概念或者接口,身份及作用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
POJO有一些private的参数作为对象的属性。然后针对每个参数定义了get和set方法作为访问的接口
plain ordinary java object 简单java对象
即POJO是一个简单的普通的Java对象,它不包含业务逻辑或持久逻辑等,但不是JavaBean、EntityBean等,不具有任何特殊角色和不继承或不实现任何其它Java框架的类或接口。
POJO对象有时也被称为Data对象,大量应用于表现现实中的对象。
一个POJO持久化以后就是PO。
直接用它传递、传递过程中就是DTO
直接用来对应表示层就是VO

经常会接触到VO,DO,DTO的概念,本文从领域建模中的实体划分和项目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两个角度,对这几个概念进行简析。

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在项目应用中,VO对应于页面上需要显示的数据(表单),DO对应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数据表),DTO对应于除二者之外需要进行传递的数据。

一、实体类

百度百科中对于实体类的定义如下:

实体类的主要职责是存储和管理系统内部的信息,它也可以有行为,甚至很复杂的行为,但这些行为必须与它所代表的实体对象密切相关。

根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了解到,实体类有两方面内容,存储数据和执行数据本身相关的操作。这两方面内容对应到实现上,最简单的实体类是POJO类,含有属性及属性对应的set和get方法,实体类常见的方法还有用于输出自身数据的toString方法。

二、领域模型中的实体类

领域模型中的实体类分为四种类型:VO、DTO、DO、PO,各种实体类用于不同业务层次间的交互,并会在层次内实现实体类之间的转化。

业务分层为:视图层(VIEW+ACTION),服务层(SERVICE),持久层(DAO)

相应各层间实体的传递如下图

项目中我们并没有严格遵循这种传递关系,但这种和业务层次的关联对我们理解各实体类的作用是有帮助的。(我们没有接触到PO的原因,我理解为ORM对PO进行了封装)

以下是资料的原文,上图是基于此绘制的:

概念:

VO(View Object):视图对象,用于展示层,它的作用是把某个指定页面(或组件)的所有数据封装起来。

DTO(Data Transfer Object):数据传输对象,这个概念来源于J2EE的设计模式,原来的目的是为了EJB的分布式应用提供粗粒度的数据实体,以减少分布式调用的次数,从而提高分布式调用的性能和降低网络负载,但在这里,我泛指用于展示层与服务层之间的数据传输对象。

DO(Domain Object):领域对象,就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有形或无形的业务实体。

PO(Persistent Object):持久化对象,它跟持久层(通常是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形成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如果持久层是关系型数据库,那么,数据表中的每个字段(或若干个)就对应PO的一个(或若干个)属性。

模型:

   下面以一个时序图建立简单模型来描述上述对象在三层架构应用中的位置

l 用户发出请求(可能是填写表单),表单的数据在展示层被匹配为VO。

l 展示层把VO转换为服务层对应方法所要求的DTO,传送给服务层。

l 服务层首先根据DTO的数据构造(或重建)一个DO,调用DO的业务方法完成具体业务。

l 服务层把DO转换为持久层对应的PO(可以使用ORM工具,也可以不用),调用持久层的持久化方法,把PO传递给它,完成持久化操作。

l 对于一个逆向操作,如读取数据,也是用类似的方式转换和传递,略。

三、项目中的实体类

项目中常见的实体类有VO,DO和DTO,命名规则也常是以相应字符串结尾,如*VO.Java。但是DTO不总是遵循这个规则,而通常与他的用途有关,如写成*Query.Java,表示存储了一个查询条件。项目中实体类出现的业务层次也没有这么严格,例如我们可以在视图层就组装一个DO,也可以将一个VO从持久层传出来,所以与业务分层相关联的划分方法显得有些冗余。从项目代码中抽象出的理解是:VO对应于页面上需要显示的数据,DO对应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DTO对应于除二者之外需要进行传递的数据。

不复制粘贴,写的通俗易懂一点。由于会分包分层,避免乱套。就有了这些对象类型
VO(value object)
用于返回给前端交互。传给前端的对象被称作VO(web层)。也就是前端调用你restful接口你返回的对象。

DTO(Data Transfer Object)
用于业务层(biz层)的处理

一般来说的流程就是
从数据库中取出的对象,比如是data ,那么就先需要转换成dataDTO处理数据。然后返回到restful前转换成需要的VO

纯手打,有不理解的问我,请采纳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x-zhoulin/p/11364676.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