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知识总结1.0版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846959/article/details/100139938

基本数据类型

一,数据类型及操作:
(1)整数类型
1.pow(x,y):计算x……y
(2)浮点型类型
1.存在不确定尾数
2.round(x,y):对x四舍五入,d为小数取位数
(3)附属类型
1.z=a+bj
2.z.real=a z.imag=b
二,数值运算操作符
eg:x//y:整数除10//3=3
x%y:求模 10%3=1
三,数值运算函数
1.abs(x):绝对值 abs(-10)=10
2.divmod(x,y):商余divmod(10,3)=(3,1)
3.pow(x,y,z):幂余:(x^y)%z
4.max(x1,x2,x3…xn):求最大值min:求最小值
5.int(x):将x变成整数 folat(x):将x变成浮点数
6.comlex(x):将x变成浮点数
四,字符串类型的表示(由一对单引号或双引号标识的字符有序序列)
1.<字符串>[M:N:K],根据步长k对字符串进行切片
2.特殊字符:\b回退 \n换行 \r回车
五,字符串处理函数
1.len(x):长度 str(x)任意类型x所对应的字符串的形式
2.chr(x):x为Unicode编码,返回其对应的字符 ord(x):相反
六,字符串处理方法
1.str.lower/upper():返回全部字符的大小写 “ABc”.lower()=’'abc"
2.str.split(sep):返回一个列表,由str根据sep被分割的部分组成 ”ABC“.split(",")=[‘A’,‘B’,‘C’]
3.str.count(sub):返回字串sub在str出现的次数 ”a apple a day“.count(a)=4
4.str.replace(old,new):将所有old字串被替换为new “python"resplace(“n”,”.i")=“pytho.i”
5.str.center(width,char):字符串根据宽度width居中
6.str.strip(chars):从str中去掉其左侧和右侧chars列出的字符 “python”.strip(“pn”)=“ytho”
7.str.join(iter):在iter变量除最后元素外每一个元素加一个str “,”.join(“12345”)=“1,2,3,4,5”

程序的控制结构

一,程序的分支结构
(1)单分支结构:
if(条件):
<语句块>
(2)二分支结构:
if(条件):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3)多分支结构:
if(条件1):
<语句块1>
elif(条件2):
<语句块2>

else:
<语句块N>
二,程序的异常处理
(1)异常处理的基本使用:
try :
<语句块1>
except:
<语句块2>
else:
<语句块3> #在不发生异常时使用
finally:
<语句块4> #一定执行
三,程序的循环结构
(1)遍历循环:
for <循环变量>in <遍历结构>:
<语句块>
例如:使用for循环取出每一个字母
for i in name:
print(‘字母:’,i)
例如:向女朋友道歉100次
for x in range(2,100,2):
print(‘对不起,这是我第’,x,‘次向你道歉’)
(2)无限循环:
while<条件>:
<语句块>
(3)循环控制保留字
break:跳出并结束当前整个循环
continue:结束当前循环

函数和代码复用

一函数的定义和使用
(1)函数的定义:
a,一般函数
def<函数名>(参数(0或多个参数)):
<函数体>
return <返回值>
b,lambda函数
<函数名>=lambda<参数>:<表达式>
(2)函数的返回值
函数可以返回0个或多个结果
(3)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1.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是不同变量。可重名;函数运算结束后,局部变量被释放;可通过global保留字在函数内部使用全局变量
#2.局部变量为组合数据类型且未被创建,等于全局变量
二,代码复用和函数递归
(1)递归的定义:(数学归纳法的编程体现)

链条:计算过程存在的递归链条
基例:存在一个或多个不需要再次递归的基例
(2)递归的实现
函数+分支结构

组合数据类型

一,集合类型及操作
(1)集合类型的定义(多个元素[唯一,不可更改]的无序组合)
集合用{}表示,元素间用,分隔
建立集合类型用{}或set()
(2)集合操作符

(3)集合处理方法
S.copy() 返回集合函数的一个副本
len(S)返回集合函数的元素个数
x in S 判断S中元素x,x在集合S中,返回ture,否则返回False
set(x)将其他类型变量x转变为集合变量
S.add(x):如果x不在集合S中,将增加到S
S.discard(x):移除S中元素x,如果x不在集合S中,不报错
S.remove(x):移除S元素下x,如果x不在集合中,产生keyError异常
S.clear():移除S中所有元素
S.pop():随机返回S的一个元素,更新S,若S为空产生keyError异常
二,序列类型及操作
(1)元祖类型:
#1元祖是一种序列类型,一旦创建就不能修改
#2使用()或tuple()创建,元素间用,分隔。可以使用或不使用()
#3元组继承了序列的全部操作,因为不难修改,所以没有特殊操作
x in s: 如果x是序列s的元素,返回ture,否则返回false
x not in s :如果x是序列的元素,返回false,否则返回ture
s+t:连接两个序列的s和t
sn或ns将序列s复制n次
s[i]索引,返回序列s中的第i到j以k为步长的元素子序列
len(s)返回序列s的长度
min(s)返回序列s的最小元素,s中元素需要可比较
max(s)返回序列s的最大元素,s中的元素可比较
s.index(x)或s.index(x,i,j)返回序列s从i开始到j位置中第一次出现元素x的位置
s.count(x)返回序列s中出现x的总次数
(2)列表类型
#1列表是一种序列类型,创建后可以被修改
#2使用[]或list()创建,元素间用,分隔。各元素类型可以不同
#3列表操作
函数或方法以及相应描述
ls.append(x):在列表ls最后增加一个元素
ls.clear()删除列表ls中的所有元素
ls.copy()生成一个新列表,赋值ls中的所有元素
ls.insert(i,x)在列表ls的第i位置元素取出并删除该元素
ls.pop(i)将列表ls的第i位置元素取出来并删除该元素
ls.remove(x)将列表ls中出现的第一个元素x删除
ls.reverse()将列表ls中元素反转
(3)字典类型(映射的体现)
#1键值对的集合,键值对之间无序
#2采用{}和dict()创建,键值对用:表示

文件处理

一,文件的使用
(1)文件的打开和关闭
文件的打开:<变量名>=open(<文件名>,<打开模式>)
文件路径: <变量名>=open(<文件名>,<打开模式>)
文件的打开模式:
‘r’:只读模式,默认值,如果文件不存在,返回FileNotFoundError
‘w’:覆盖写模式,文件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完善
‘x’:创建写模式,文件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返回FileExistError
‘a’:追加写模式,文件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在文件最后追加内容
‘b’:二进制文件模式
‘t’:文本文件模式,默认值
’+‘与r/w/x/a一同使用,在原功能基础上同时增加读写功能
文件的关闭
<变量名>.close()
(2)文件内容的读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数据文件的写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846959/article/details/10013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