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课程及助教心得体会

一、软件工程课程体会

经过了一个学期,我完成了软件工程这门课的学习。在这一个学期当中,我对于软件的认识,又有了些新的感触。首先,这门课让我明白了,所谓软件开发,并不是单纯地堆砌代码,调整代码,而是需要一个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的科学的开发的过程。代码编写,只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很小的一个部分,而更重要的是,前期的设计工作,以及后期的可维护进程,都是极为重要的。而软件工程这门课,正是这一系列软件开发工程化方法的起步。

一个学期,我个人也做了很多事。从最初的个人项目四则运算,到结队项目,再到最后的团队项目的开发以及报告总结的撰写,这正是我的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个人项目只是一个简单的四则运算项目,基本一个晚上就能够提交一个较为完善的代码。但是到了结对项目,我发现当我有了一个共同开发的队友时,单纯地靠代码以及语言交流是完全不够的,因为每个人对于程序的理解不同,意见也不同,就会有分歧,而讨论是解决分歧的方式,讨论的结果也是极有价值的,将讨论内容以文档的形式保存下来。在我们每次讨论新的东西时候,可以看到我们与上一次设计相比,提升在哪里,提升的方向又在哪里,一目了然,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我们的开发效率。而最后的团队项目中,之前总结的经验使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最终的项目总结除了描述我们的软工项目以外,更是一种对于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总结。从项目开题立项,到需求分析、项目规划,以及最终的代码实现、测试运行。基本涵盖了这学期我们学的所有知识,也正是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编程相结合的过程。

总而言之,让我受益颇深,对今后的学习和从业都将有极大的帮助。

二、助教心得体会

起初以为“助教”看起来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但当我真正加入构建之法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助教团队中时,我切实感受到了这个团队做事的严谨、热情和高能,从而感受到了助教的价值及意义以及做好助教工作的艰辛与付出。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加入,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由于第一次做助教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些问题,犯了如下错误,还好通过学习和交流及时得以改正:

1、认识偏差

刚接触助教工作对助教工作的意义及价值理解有偏差,加之有很多课业及个人事务,于是投入的不够热情,表现的不够上心。通过十个周的助教工作,让我对助教的价值、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并获取了如何做好助教工作的经验和方法。   

   2、能力不足:

       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及遗忘,只能在广度上给学生一些建议以及鸡汤式的鼓励,但是深度不够,比如:对于编程部分,某些算法的深入,自己很难给出建议,以及遗忘的专业知识自己需要搜索或者查书,同时,自己的一些基本技能也比较欠缺,比如Github的使用。面对此些不足,我阅读《软件工程导论》和《构建之法》对专业知识查缺补漏编,也尽量抽敲代码来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学习GitHub的使用等。

3、批阅作业时间安排不合理:

       批改作业和点评作业需要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每次作业有严格的评分标准,为了准确、客观、公平的评分,一次点评需要很多时间,如果不能合理的安排时间会让效率不高,或者搞混、弄错、遗忘学生的成绩。

  4、缺少分析总结的能力:

     每次批改完作业后,对本次评阅做个简单总结,但发现从这些数据中总结出有效信息的能力我依然比较欠缺。面对此问题,我会在老师发布作业后,自己尝试完成一遍或者看几份完成较好的作业作为参照,同时量化评分标准。除此之外要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逐渐培养了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

虽然只做了一个学期的助教,但是我的收获颇丰:

1、巩固了专业知识,加深了对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的认识。

      半个学期以来,通过批阅学生作业,让我把学过的知识加固了,尤其是之前一些模糊的概念基本上搞清楚了。理解知识点是一层,把问题讲清楚是另一层,将一些问题同实际中一些现象联系起来,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2、培养了自己的责任心。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做助教感触颇深。助教工作,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批阅学生作业,不断的总结学生作业,然后进行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一种比编程技术更重要的东西:坚持。

3、培养了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

    助教,从某一方面来说,就是教学工作的一座桥梁,连接学生与老师。每次批改完作业,都会与其他助教及时的交流,分享一些心得,研究一些共性的问题,这样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而且能够更容易的帮助老师解决一些问题。

三、对课程的建议

博客:严格要求统一格式、命名,博文质量严格要求。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jwwy/p/11878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