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破冰

HTTP是一个在计算机世界里专门在两点之间(可以存在中间人)传输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超文本数据的约定和规范

HTTP在TCP/IP协议栈之上,依靠IP协议实现寻址和路由、TCP协议实现可靠数据传输、DNS协议实现域名查找、SSL/TLS协议实现安全通信。此外,还有一些协议
依赖于HTTP,例如WebSocket、HTTPDNS等。这些协议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协议网,而HTTP则处于中心地位。

浏览器 web服务器nginx-> WebServer

CDN 内容分发网络,应用了HTTP协议里的缓存和代理技术,代替源站响应客户端的请求。

爬虫 :代理浏览器干活,另一类User Agent

HTML H5

WebService 由W3C定义的应用服务开发规范,使用client-server主从架构,通常使用WSDL定义服务接口,使用HTTP协议传输XML或SOAP消息,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基于
Web(HTTP)的服务架构技术,既可以运行在内网,也可以在适当保护后运行在外网,两端可以是不同语言开发,比如C#,Java,跨平台

WAF 与网络防火墙类似,属于应用层“防火墙”,专门检测HTTP流量

IP协议是“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主要目的是解决寻址和路由问题,以及如何在两点间传送数据包

TCP协议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传输控制协议”,它位于IP协议之上,基于IP协议提供可靠的、字节流形式的通信,是HTTP协议得以实现的基础。

DNS 树形电话簿

URI 统一资源标识符

URL 统一资源定位符

HTTPS 运行在SSL(Secure Socket Layer)/TLS协议上的HTTP,SSL/TLS建立在TCP/IP

代理

  匿名 外界只能看到代理

      透明

  正向 翻墙

  反向  nginx tomcat实现负载均衡

  第一层叫“链接层”(link layer),负责在以太网、WiFi这样的底层网络上发送原始数据包,工作在网卡这个层次,使用MAC地址来标记网络上的设备,所以有时候也叫MAC层
  第二层叫“网际层”或者“网络互连层”(internet layer),IP协议就处在这一层。因为IP协议定义了“IP地址”的概念,所以就可以在“链接层”的基础上,用IP地址取代MAC地址,把许许多多的局域网、广域网连接成一个虚拟的巨大网络,在这个网络里找设备时只要把IP地址再“翻译”成MAC地址就可以了。
  第三层叫“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这个层次协议的职责是保证数据在IP地址标记的两点之间“可靠”地传输,是TCP协议工作的层次,另外还有它的一个“小伙伴”UDP。
TCP是一个有状态的协议,需要先与对方建立连接然后才能发送数据,而且保证数据不丢失不重复。而UDP则比较简单,它无状态,不用事先建立连接就可以任意发送数据,但不保证数据一定会发到对方。两个协议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数据的形式。TCP的数据是连续的“字节流”,有先后顺序,而UDP则是分散的小数据包,是顺序发,乱序收

  第四层叫“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由于下面的三层把基础打得非常好,所以在这一层就“百花齐放”了,有各种面向具体应用的协议。例如Telnet、SSH、FTP、SMTP等等,当然还有我们的HTTP。

OSI七层

1. 第一层:物理层,网络的物理形式,例如电缆、光纤、网卡、集线器等等;
2.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它基本相当于TCP/IP的链接层;
3. 第三层:网络层,相当于TCP/IP里的网际层;
4. 第四层:传输层,相当于TCP/IP里的传输层;
5. 第五层:会话层,维护网络中的连接状态,即保持会话和同步;
6. 第六层:表示层,把数据转换为合适、可理解的语法和语义;
7. 第七层:应用层,面向具体的应用传输数据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autointerface/p/11938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