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读书笔记3(第5章):资产配置

  • 资产配置

    构建投资组合的第一步是定义并挑选资产类别。

  • 资产类别和投资风格变迁
  • 资产类别的定义
    1. 5%-10%:配置比例过低,此类投资无法影响组合的整体业绩;
    2. >25%-30%:产生过度集中的风险;

    资产类别的合适数量大概是6种。

  •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 识别有效组合

    收益、风险、相关性适合用数字来测算。

    相关性:指的是一种资产类别收益与其他资产类别收益之间的变化关系。

    均值-方差最优化mean-variance optimization)模型通过输入预期收益、预期风险、预期相关性,对各类资产的组合进行评估,并最终识别出最优投资组合,用于构成有效边界efficient frontier),理性的投资者将从有效边界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

    均值方差最优化模型的核心是,利用给定的资本市场特征,定量分析模型应用严格反复的方法来寻找有效组合,投资者可以在有效边界上挑选出一组最优的资产组合。

  • 均值方差最优化模型的局限

    由于均值-方差模型采用的假设条件(假设市场收益符合正态分布)被大大简化,因此根据此模型得出的资产配置方案只是资产配置过程的开始。

  • 定性判断

    每种资产类别的配置比例限制在30%以内。

    在有效边界附近(而非有效边界本身)寻找合适的优化组合。

  • 资本市场假设

    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是对任何投资组合进行定量评估的核心。

  • 上市有价证券的特征

    国内债券、上市股票

  • 另类资产类别的特征

    绝对收益、私人股权、实物资产

  • 相关系数矩阵假设
  • 检验资产配置

  • 模拟未来
  • 严格管理投资组合的效果
  • 结论

    资产配置决策以股权导向分散化投资理念为指导原则,是构建有效投资组合的基础。

发布了753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021 · 访问量 54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The_Time_Runner/article/details/10393758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