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产品:麦德龙“卖身”尘埃落定,线下零售竞争正式进入下半场

尘埃落定,一直宣称盈利的麦德龙,终于成功“出卖”了自己

就在2019年10月10号,麦德龙、物美、多点Dmall发布的收购协议中,双方完成了股权交接后,麦德龙将保留20%的股权,从企业经营者成为了企业投资者,这也是麦德龙集团策略上的一次胜利。

麦德龙的“高开低走”

1995年,麦德龙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并成为第一家获得政府批准在国内多个城市建立连锁超市的合资企业,于是,麦德龙在中国开始了它的“创业“之路。

有了国内当地政府的支持,麦德龙在中国打拼的第二年便顺利开出了第一家大卖场。在当时,这种“超市”的购物业态在国内刚出现不久,而家乐福和沃尔玛也刚进入国内市场,于是国内消费者对于大卖场是即好奇又陌生。

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许多消费者发现麦德龙对他们并不“友好”,例如,当消费者想购买东西的时候,必须得办理会员卡。

也正是因为这点,让许多消费者对麦德龙的印象并不太好,但这并不妨碍麦德龙在中国市场的迅速发展。

由于麦德龙以现购自运的方式服务餐饮企业、中小企业及B端消费者,而这点相对于传统批发商而言,可以让消费者快速的得到商品且不受时间限制,也正是这样的模式让麦德龙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

在进入中国市场的第4年,麦德龙直接坐稳中国连锁百强的第6名,而在麦德龙前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家乐福和沃尔玛都没有上榜。

这对于国外企业而言,那是相当不错的成绩,这也是麦德龙最辉煌的时刻,因为它随后就走向了衰落。

从2000年至2013年期间,在这13年的时间当中,麦德龙虽然没有肆意的扩张,但门店还是从最初的6家增加到了75家,与此同时,在麦德龙增长的过程中,它的竞争对手也在一起增长。

在中国连锁超市发展的十几年当中,曾被麦德龙甩在背后的沃尔玛和家乐福,早已实现了上百亿的销售额。

再加上国内互联网电商的兴起和超市的会员制消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将许多消费者”拒之门外“,于是麦德龙决定对中国零售市场进行调整。

2008年是麦德龙营收的最高峰,之后麦德龙的营收逐年下降,2015年麦德龙营收712.66亿欧元,而到了2018年麦德龙营收才434.67亿欧元。在亚洲市场中麦德龙的布局所占比例越来越低。

为了弥补损失,麦德龙不得不做出一系列的撤资行为,2015年,麦德龙先是出售了本地百货商店GALERIA Kaufhof,到了2017年,又将销售电子产品和电器的Mediamarkt和Satum拆开后独立上市,2018年时宣布出售旗下超市Real,然而这些都无法拯救麦德龙在中国市场的颓势。

随后便频频传出麦德龙即将被收购的消息。

从目前来看,还没有哪家外资企业能像麦德龙一样,挑起阿里巴巴、万科、腾讯、苏宁、物美等巨头的竞争欲望。

从去年11月起,便爆出麦德龙即将被腾讯收购的消息,到了2019年3月,麦德龙又被传出即将被阿里巴巴收购的消息,对于这些消息麦德龙方面不予回应。

2019年3月加入收购麦德龙竞争的巨头们准备加入到对于麦德龙在中国股权中的第二轮竞争,从这个规模来看,这可真是史上最多资本加入的收购。

而对于麦德龙最终花落谁家,谁也无从知晓,直到今年10月,一切尘埃落定,麦德龙最终被物美、多点Dmall收购。

在收购麦德龙后,物美也完成了“超市+大卖场+便利店”的线下实体场景的布局,对于麦德龙而言,在中国市场挣扎多年后无奈“卖身”,虽然卖出了不错的价格,但这对于一家企业而言何尝不是另一种悲哀呢。

在这场收购战中,我们可以看出线下零售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还记得在几年前的互联网冲击下,大多数人认为网上零售会是零售业的终极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数据证明,线下交易仍是用户消费的主要战场,而线上交易呈现下滑趋势,时至今日,线上高歌猛进的时代正在逐渐结束。

对于这点,不少巨头企业早已察觉,先是物美集团对线下零售B2B业务进行发力,其次是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进行线下布局,而阿里巴巴和腾讯也开启了疯狂的线下收购,从购物中心、大卖场和超市,几乎瓜分了大部分的线下零售企业。

经过电商行业的洗礼,零售业的发展早已不同以往在线下零售业的下半场需要企业从传统战略理论转变为超级产品战略,永远以用户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养成发现用户需求的习惯,才是企业最长远的经营之道。

未来,对于线下零售的战争将会越演越烈。

更多精彩文章,请搜索关注“艾老思”公

发布了149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 · 访问量 5103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7542544/article/details/10296606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