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布式事务

1、什么是分布式事务

分布式事务就是指事务的参与者、支持事务的服务器、资源服务器以及事务管理器分别位于不同的分布式系统的不同节点之上。以上是百度百科的解释,简单的说,就是一次大的操作由不同的小操作组成,这些小的操作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且属于不同的应用,分布式事务需要保证这些小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本质上来说,分布式事务就是为了保证不同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

2、分布式事务的产生的原因

2.1、Service多个节点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微服务,SOA等服务架构模式正在被大规模的使用,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公司之内,用户的资产可能分为好多个部分,比如余额,积分,优惠券等等。在公司内部有可能积分功能由一个微服务团队维护,优惠券又是另外的团队维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Resource多个节点

同样的,互联网发展得太快了,我们的Mysql一般来说装千万级的数据就得进行分库分表,以购物场景为例,张三购买物品,账户扣款 100 元的同时,需要保证在下游的会员服务中给该账户增加 100 积分。而扣款的业务和增加积分的业务是在两个不同的应用,正常处理逻辑一般是先扣除100元,然后网络通知积分服务增加100积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事务的ACID特性

3.1、原子性(A)

所谓的原子性就是说,在整个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做,没有中间状态。对于事务在执行中发生错误,所有的操作都会被回滚,整个事务就像从没被执行过一样。

3.2、一致性(C)

事务的执行必须保证系统的一致性,就拿转账为例,A有500元,B有300元,如果在一个事务里A成功转给B50元,那么不管并发多少,不管发生什么,只要事务执行成功了,那么最后A账户一定是450元,B账户一定是350元。

3.3、隔离性(I)

所谓的隔离性就是说,事务与事务之间不会互相影响,一个事务的中间状态不会被其他事务感知。

3.4、持久性(D)

所谓的持久性,就是说一单事务完成了,那么事务对数据所做的变更就完全保存在了数据库中,即使发生停电,系统宕机也是如此。

4、假如没有分布式

4.1、本地事务

起初,事务仅限于对单一数据库资源的访问控制,架构服务化以后,事务的概念延伸到了服务中,倘若将一个单一的服务操作为一个事务,那么整个服务只能涉及一个单一的数据库资源:这类基于单个服务单一数据库资源访问的事务,被称为本地事务(Local Transaction)。

4.2、分布式事务应用架构

最早的分布式事务应用架构很简单,不涉及服务间的访问调用,仅仅是服务内操作涉及到对多个数据库资源的访问,当一个服务操作访问不同的数据库资源,又希望对它们的访问具有事务特性时,就需要采用分布式事务来协调所有的事务参与者,尽管一个服务操作会访问多个数据库资源,但是毕竟整个事务还是控制在单一服务的内部。如果一个服务操作需要调用另外一个服务,这时的事务就需要跨越多个服务了。在这种情况下,起始于某个服务的事务在调用另外一个服务的时候,需要以某种机制流转到另外一个服务,从而使被调用的服务访问的资源也自动加入到该事务当中来。下图反映了这样一个跨越多个服务的分布式事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在一系列微服务系统当中,假如不存在分布式事务,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以互联网中常用的交易业务为例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中包含了库存和订单两个独立的微服务,每个微服务维护了自己的数据库。在交易系统的业务逻辑中,一个商品在下单之前需要先调用库存服务,进行扣除库存,再调用订单服务,创建订单记录。
正常情况下,两个数据库各自更新成功,两边数据维持着一致性,但是,在非正常情况下,有可能库存的扣减完成了,随后的订单记录却因为某些原因插入失败。这个时候,两边数据就失去了应有的一致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库存减少了,却没有相应的订单,这就尴尬了。这种时候必须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单数据源的一致性依靠单机事务来保证,多数据源的一致性就要依靠分布式事务。

5、常见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5.1、基于XA协议的两阶段提交

XA是一个分布式事务协议,由Tuxedo提出。XA中大致分为两部分:事务管理器和本地资源管理器。其中本地资源管理器往往由数据库实现,比如Oracle、DB2这些商业数据库都实现了XA接口,而事务管理器作为全局的调度者,负责各个本地资源的提交和回滚。XA实现分布式事务的原理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的来说,XA协议比较简单,而且一旦商业数据库实现了XA协议,使用分布式事务的成本也比较低。但是,XA也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性能不理想,特别是在交易下单链路,往往并发量很高,XA无法满足高并发场景。XA目前在商业数据库支持的比较理想,在mysql数据库中支持的不太理想,mysql的XA实现,没有记录prepare阶段日志,主备切换回导致主库与备库数据不一致。许多nosql也没有支持XA,这让XA的应用场景变得非常狭隘。

5.2、消息事务+最终一致性(rocketmq)

所谓的消息事务就是基于消息中间件的两阶段提交,本质上是对消息中间件的一种特殊利用,它是将本地事务和发消息放在了一个分布式事务里,保证要么本地操作成功成功并且对外发消息成功,要么两者都失败,开源的RocketMQ就支持这一特性,具体原理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A系统向消息中间件发送一条预备消息
2、消息中间件保存预备消息并返回成功
3、A执行本地事务
4、A发送提交消息给消息中间件
5、消息中间件向订阅方推送消息

基于消息中间件的两阶段提交往往用在高并发场景下,将一个分布式事务拆成一个消息事务(A系统的本地操作+发消息)+B系统的本地操作,其中B系统的操作由消息驱动,只要消息事务成功,那么A操作一定成功,消息也一定发出来了,这时候B会收到消息去执行本地操作,如果本地操作失败,消息会重投,直到B操作成功,这样就变相地实现了A与B的分布式事务。原理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虽然上面的方案能够完成A和B的操作,但是A和B并不是严格一致的,而是最终一致的,我们在这里牺牲了一致性,换来了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当然,这种玩法也是有风险的,如果B一直执行不成功,那么一致性会被破坏,这里在订阅方涉及到了人工干预,具体要不要玩,还是得看业务能够承担多少风险。

5.3、TCC编程模式

所谓的TCC编程模式,也是两阶段提交的一个变种。TCC提供了一个编程框架,将整个业务逻辑分为三块:Try、Confirm和Cancel三个操作。以在线下单为例,Try阶段会去扣库存,Confirm阶段则是去更新订单状态,如果更新订单失败,则进入Cancel阶段,会去恢复库存。总之,TCC就是通过代码人为实现了两阶段提交,不同的业务场景所写的代码都不一样,复杂度也不一样,因此,这种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被复用。

6、总结

分布式事务,本质上是对多个数据库的事务进行统一控制,按照控制力度可以分为:不控制、部分控制和完全控制。不控制就是不引入分布式事务,部分控制就是各种变种的两阶段提交,包括上面提到的消息事务+最终一致性、TCC模式,而完全控制就是完全实现两阶段提交。部分控制的好处是并发量和性能很好,缺点是数据一致性减弱了,完全控制则是牺牲了性能,保障了一致性,具体用哪种方式,最终还是取决于业务场景。最近正在研究使用rocketmq,其高性能是历年双11、春晚抢红包等实战验证千万级并发、万亿级数据洪峰,创造全球最大的业务消息并发以及流转纪录的;在始终保证高性能情况下,支持亿级消息堆积,下一次将深入介绍一下rocketmq 的分布式事务。

发布了3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 · 访问量 142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956626/article/details/103288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