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态,内核态

1. 内核态与用户态

(该图来自:https://www.jianshu.com/p/85e931636f27

分态原由

  • 操作系统资源固定:如 CPU,内存,磁盘,网路接口。
  • 为保证系统资源有效利用,统一由内核进行分配,防止某些进程过分占用导致系统崩溃。
  • Linux 给不同的操作给与不同的“权限”

两种态

  • Linux 有2 个权限等级:内核态,用户态。
  • 内核态 可 访问系统资源。
  • 用户态 不可 访问系统资源。
  • 一个进程可运行在用户态,也可运行在内核态。故需要在二者之间切换。

态切换

  •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中的最小功能单位。

从用户态进入内核态的三种方式:

  • 系统调用:调用内核提供的接口进入内核态,并返回资源。如:C 库接口 malloc 申请动态内存,malloc 的实现内部最终还是会调用 brk()或者mmap()系统调用来分配内存。
  • 异常:用户态进程发生异常,会触发切换到处理此异常的内核相关程序。如:缺页异常。
  • 外设中断:当外设完成用户的请求时,会向CPU发送中断信号。如:硬盘读写操作完成,系统切换到硬盘读写的中断处理程序中执行后续操作。

2. 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过程

  • 具体过程

这个涉及 linux 内核知识,不太懂。参考此文:https://www.cnblogs.com/gtblog/p/12155109.html

  • 态切换为什么消耗时间?

先记个结论:保存现场 -> 内核态执行 -> 恢复现场。所谓现场主要指用户态的寄存器里的内容。

从网上摘抄一段:

当程序中有系统调用语句,程序执行到系统调用时,首先使用类似 int 80H 的软中断指令,保存现场,去系统调用,在内核态执行,然后恢复现场。

每个进程都会有两个栈,一个内核态栈和一个用户态栈。当 int 中断执行时就会由用户态栈转向内核态栈。系统调用时需要进行栈的切换。而且内核代码对用户不信任,需要进行额外的检查。系统调用的返回过程有很多额外工作,比如检查是否需要调度等。 

系统调用一般都需要保存用户程序得上下文(context), 在进入内核的时候需要保存用户态的寄存器,在内核态返回用户态的时候会恢复这些寄存器的内容。这是一个开销的地方。 如果需要在不同用户程序间切换的话,那么还要更新 cr3 寄存器,这样会更换每个程序的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映射表的地址,也是一个比较高负担的操作。

发布了34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0 · 访问量 1368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ustsomebody126/article/details/104019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