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模式三

目录

1.活动图

2.组件图

3.部署图

4.包图

5.数据流图

6.E-R图

一、活动图

  描述满足用例要求所要进行的活动以及活动间的约束关系,有利于识别并行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状态图,强调对象间的控制流程。

  元素:活动状态、动作流(转移)、分支与合并、分叉与汇合、泳道、对象流。

  

  1、活动状态:使用圆角矩形表示活动状态。与动作状态的图标是一样的。

  2、动作流(转换):使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是活动图中活动状态的转换。

  3、开始节点和终止节点:分别是: 开始节点: 终止节点:

  4、分支和合并:其实就是选择分支,使用菱形进行一个条件的判断。每一个离开的转换都会有一个监护条件。满足对应的条件就会执行对应的转换。

  

  5、分叉与汇合:分叉是将一个源活动和多个目标活动的转换。汇合多个源活动汇合到一个目标活动的转换中。

  

  6、泳道:将活动图中的活动划分为若干组,并把每一组指定给负责这组活动的对象。泳道没有顺序,不同泳道中的活动既可以顺序进行也可以并发进行,动作流和对象流允许穿越分隔线。如第一幅图中的四条竖直的直线就是泳道。

  7、对象流:是动作状态或者活动状态与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表示动作使用对象或动作对对象的影响。

返回顶部

二、组件图

  是描述组件和组件之间的关系,是系统在物理上的一种图的体系。

  三种元素:组件、接口、关系。

  

  1、组件:是定义了良好接口的物理实现单元。是系统中可替换的物理部件,它包装了实现而且遵从并统一提供一组接口的实现。

  2、接口:是一个类提供给另一个类的一组操作。组件接口可以分为:导出接口、导入接口。

    供给接口:导出接口。需求接口:导入接口。

  3、关系:可以使用的关系是依赖、泛化、实现、

 返回顶部

三、部署图 

  描述系统硬件和软件物理配置情况和系统体系结构,显示系统运行时刻的结构。一般为嵌入式系统、B/S系统和全分布式系统。

   元素:结点、连接。

  

  1、结点:是运行时的物理对象,代表一个计算资源。上面的长方体就表示一个节点。

  2、连接:各个结点之间进行交互的通信路径。

返回顶部

四、包图

  来描述模型中的包和所包含元素的组织方式的图,是维护和控制系统总体结构的重要内容。简单的说,就是包与包之间的联系构成。

  

  包中可以包含其他各种高级元素。并且可以嵌套包。包中的元素可以通过设置权限,然后进行外部访问的设置。

返回顶部

五、数据流图

   包含了系统所有的数据,能抽象系统数据的流向和处理过程。是一个分层结构,先是写顶层图,再到1层.....

  元素:数据流、加工、文件、数据的源点/终点。

  

  1、数据流:表示传输数据的通道,同一个数据流图中不能存在同名的两个数据流。用箭头表示。

  2、加工:输入数据在此进行交换产生输出数据。加工的是数据结构、数据内容。用圆形表示。

  3、文件:是一些写入文件或查找文件。

  4、数据的源点/终点:是系统外部环境中的实体,也称外部实体。它们作为系统与系统外部环境的接口界面,在实际问题中可能是人员、组织、其他硬件系统等。

返回顶部

  

六、E-R图

   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使用直线进行实体与属性之间;实体与联系之间;联系与属性之间的联系,一般有三种关系:1:1、1:n、n:n、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huangcan1688/p/1220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