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人,再再做事

要认清自己,保留底线。
人总有贪嗔痴,总有七情六欲,能达到圣人境界的毕竟少数,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但要有点底线,实在不知道底线是什么的,把民法和刑法的条款通读一下,其实很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都是违法的,比如有朋友赚了不该赚的钱,你觉得反正你没直接去坑人,你只是帮了点忙,分了点钱而已,从法律上讲很可能也是有问题的。

我认识一些非常厉害的创业者来自于草根,从很破的大学毕业,甚至有些根本没有读大学,但是我觉得他们面对工作的学习态度非常强,甚至可以说,在职场上的学习精神和创业中的进取精神,真的比我要强。这个世界上最多的烂人,不是没有能力,不够聪明,而是根本没有追求,直接摆烂自己,因为一时的挫折,得过且过。

尽可能不要把自己陷入烂人堆里。
为什么我们要上好学校,要找份好工作,其实很多时候,是要能和一些不那么烂的人在一起,当然,这话政治不正确,难道好学校,好企业里就没有烂人么?有,肯定有,但通常情况下,会比社会均值好那么一些。

要有决绝的勇气和行动。
如果你的领导,你的导师骚扰你,要勇敢的说不,即便对方是刘强东。
如果你的合理权益遭到侵害,要直面问题,面对面讲出来。
如果你发现你所在的团队,企业,烂到骨子里,要尽快想办法离开。
如果你发现你自己已经习惯和烂人为伍,习惯摆烂,要早点觉悟过来。

总结:

我们有些年轻人特别喜欢给自己加戏,什么是加戏呢,明明人家就欺负你老实,你还在想,这是考验我吧。明明对方有多次不诚信的记录,你还在想,那是其他人也有责任,总不会轮到我身上吧。最后,总结一点,我们总会有烂人为伍,而我们自己也多少也会有烂的一面,为了赚钱,或为了泡妞,或为了装逼,每个人可能多少都会多少有一点不那么光明的小心思,小欲望。 但还是那句话,知道边界在哪里,尽量不要让自己沉沦进去,有些时候向现实妥协,但不能无节制的妥协,更不要为了一点点恩惠和利益去拼着比烂,甚至以烂为荣,生怕人家不知道自己烂的一面。
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真的是,全世界都少有。

新加坡教师是一个不错的工作职位,待遇很好,福利很好,也受人尊敬,说实话,比中国教师的待遇好太多。但话说回来,新加坡教师最怕什么?家长投诉。在中国,教师虽然收入有限,但老师在家长面前的地位,那是杠杠的,家长除了某某局长夫人这种例外,基本上对老师都是毕恭毕敬的,多大企业的老板,被老师叫过去,批评一顿孩子,都是乖乖听着,多谢老师,给您添麻烦了。而新加坡,那真是什么事都会被投诉,老师对家长都是毕恭毕敬客客气气的。

中国的家长太好欺负了,老师要求的,学校要求的,越来越多的所谓作业,所谓学校的活动,要求的不是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是家长的资源和手段,还理直气壮的占用家长的时间。越来越多的课程也开始莫名其妙的变味,某知名围棋培训学校的很多老师根本不会下棋,找个借口把孩子们圈起来而已,美其名曰快乐围棋。某些奥数培训教的不是数学推理,而是脑筋急转弯和看你眼神好不好。为什么这样,好的老师太贵了,家长的钱那么好赚,何必在意质量。

我简单总结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价格,低端的明显高于中国,而高端的又明显低于中国,这个问题在哪里呢?

第一,我们的低端人力成本确实太低了,低端产能过剩的一塌糊涂;
第二,低端生活日用品,实话说,欧美价格和中国差不多,比如前面提到的dollartree,有一美元的衬衣之类的,一美元的各种生活用品,美国穷人还是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生活的。 但低端的非必须消费品,中国就明显有价格优势了,比如说手机壳,充电宝这样的数码周边,欧美真的没有中国这么便宜的。
第三,中国贫富差距,可以说,相当惊人的,中国的一些高端消费场所和高端消费的商品,实话说,在很多欧美发达国家,是没有足够的消费群体支撑的

以前麦当劳肯德基进中国的时候,能进去消费的妥妥是有钱人家的孩子,现在当然不至于了,但必胜客在中国一直还是比较中高档的消费场所,搁十年前必胜客也是逼格很高的消费场所了,出国发现,必胜客真的,街边快餐而已。

二十年感悟
作者:清华毕业生98届
1、我们同班,同系这一届的同学没什么大出息,没出过什么国家领导人,没出过什么创业大佬,投资巨牛什么的,实话实说,都比较老实的那种人,还算混的比较普通。但基本上中产之上是有保障的,在大城市有两三套房子的不在少数,在巨头(中国或美国的)做技术专家,技术中层的属于常态。做的好的大概能到巨头准高管,创业把公司带到新三板,差一点的最少也是个team leader。如果按照不那么高的标准来说,低欲望下的财务自由的也有几个。

我们同学大部分入学的时候家庭环境都不是很好,那个年代,来自农村的孩子家里都比较贫穷,稍微好点的也就是城市工薪阶层子女,就已经算是同学里比较富裕的。和上一辈相比,无论从收入还是从事业上基本上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改变了。当然也有个别的家庭本身条件就比较好的。

所以知识改变命运这个词,在我们那个年代,其实体会是蛮深的。
这些年很多毒鸡汤所谓读书无用论,所谓读名校找不到工作的新闻,其实正因为罕见才是新闻,至少从我的感受看,我的大学同学平均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应该在整个社会里属于相当高的阶层,虽然到不了最顶端。

虽然我们专业不是IT相关专业,但从事IT相关的人比例还是最高的,而其他从事金融,法律的也都有不少,而且他们在相关领域的成就和地位也都挺高的,可以说在职场发展中的跨度是非常大的。

如果你有善于学习的能力,没有必要把自己局限在特定的专业和领域。
最重要的是保持学习的能力,不要太早给自己设置限制。

关于名校的话题
1、名校学历不能说一定多有用,但毕竟证明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2、确实有很多优秀人才并没有名校学历,中国互联网见证了草根崛起,有时候,名校背景往往容易选择性忽视一些草根和底层的信息和价值。我当年也犯过这样的错误,错过了不少机会。
3、不论是不是名校毕业,我所认识的优秀创业者和优秀的技术大牛,都非常善于学习,而且非常投入的学习,也就是你无论是不是有好的学历背景,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都是你职场前进的关键。
4、即便是所谓名校背景,人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有靠谱的也有不靠谱的,有踏实做事的也有忽悠的。

再谈仪式感:
仪式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情,必要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让我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或者融洽人际关系,提升团队活力,甚至国家凝聚力,比如大阅兵就是一种典型的仪式感活动。

但必须说,仪式感不能喧宾夺主,毕竟骨子里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价值。就好比男女关系,再浪漫的场景和温馨的仪式,再大的克拉钻石,毕竟还是需要彼此的真心作为基础,才是有意义的。

发布了8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 · 访问量 3022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ello250sunshine/article/details/10407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