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路由协议

  • IPv6 单播路由协议:

IGP(Internal Gateway Protocol)
EGP(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

  • IPv6 IGP主要有:
  1. RIPng

是在RIP基础上开发的用于IPv6网络的路由协议,在工作机制上与RIP基本相同,是IPv6中基于距离向量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但为了支持IPv6地址格式,RIPng对RIP做了一些改动。RIPng一般作为中等或者偏小规模的网络自治系统中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 RIPng技术实现:
    通过UDP报文进行路由信息交换,使用端口号521发送和接收数据报。特别的查询信息可以不从源节点端口521发出,但是必须发送到目标节点的端口521
    每个路由器都有接口连接一个或者多个网络(直连网络)。RIP协议的实现依赖这些网络的相关信息。包括目的地址前缀、前缀长度以及度量等。RIPng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度量(metric)。RIPng网络的度量是1~15之间的整数,大于或等于16的跳数定义为无穷大,即目的网络或主机不可达。

RIP的启动和运行过程:

  • RIPng与RIP的不同点报文格式不同。RIPng有两类RTE:目的前缀RTE和下一跳RTE。目的前缀RTE指明可达目的网络,下一跳RTE为RIPng提供了直接指定下一跳IPv6地址的能力。下一跳RTE指明的IPv6地址适用于跟随其后的目的前缀RTE,直到RIPng报文结束或者出现另一个下一跳RTE为止
    报文长度不同
    发送方式不同
    端口号不同
    安全机制不同

OSPFv3

OSPFv3是在OSPFv2基础上开发的用于IPv6网络的路由协议。
作为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其实现机制没有本质改变
OSPFv3运行在IPv6网络中,它同OSPFv2并不兼容,但处理流程基本保持一致,eg:泛洪过程,DR选举。对区域的支持以及SPF计算流程,OSPFv3只是在v2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以支持报文格式的变化并处理IPv6中128bit的地址

OSPFv3和OSPFv2的不同点:
OSPFv3在OSPFv2基础上做出了一些必要的改造,这些改进包括以下几方面
链路概念取代网络概念
OSPFv2是基于网络运行的,两个路由器要形成邻居关系必须在同一网段:OSPFv3的实现是基于链路的,同一链路不同子网上的节点也可以直接通话

IS-ISv6

IPv6 EGP一般指BGP4+

多播路由协议: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liuhongru/p/12237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