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MVC配置静态资源放行四种方式(前两种堪称经典)以及分析

一、<mvc:default-servlet-handler/>

在springMVC.xml文件中:

<mvc:default-servlet-handler/>

在springMVC.xml文件中配置了<mvc:default-servlet-handler/>之后,会在springMVC上下文中定义一个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resource.DefaultServletHttpRequestHandler,它会像一个检查员,对进入DispatcherServlet的URL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是静态资源请求,就将该请求转由Web应用服务器磨人的Servlet处理,如果不是静态资源的请求,才由DispatcherServlet继续处理。

注:一般Web应用服务器默认的Servlet名称是“default”,因此DefaultServletHttpRequestHandler可以找到它。如果你所有的Web应用服务器的默认Servlet名称不是“default”,则需要通过default-servlet-name属性显示指定:

<mvc:default-servlet-handler default-servlet-name="所使用的Web服务器默认使用的Servlet名称" />

二、<mvc:resources />(springmvc3.0.4以后的版本)

在springMVC.xml文件中:

<mvc:resources location="/images/" mapping="/images/**"/>
<mvc:resources location="/css/" mapping="/css/**"/>
<mvc:resources location="/js/" mapping="/js/**"/>

注:这里配置的location是相对于当前工程的路径,因此对于在WebContent下的文件是可以直接访问到的,如果将文件配置到了WEB-INF下的话,记得在location中加入这层目录。

<mvc:default-servlet-handler />将静态资源的处理从springMVC交回了Web应用服务器处理。而<mvc:resources />更进一步,由springMVC自己处理静态资源,并且添加了一些有用的附加值功能。

首先,<mvc:resources />允许静态资源放在任何地方,如WEB-INF目录下、类路径下等,你甚至可以将javascript等静态文件打到jar包中。通过location属性指定静态资源的位置,由于location属性是Resources类型,因此可以使用诸如“classpath:”等的资源前缀指定资源位置。传统Web容器的静态资源只能放在Web容器的根路径下,<mvc:resources />完全打破了这一规则。

其次,<mvc:resources />依据当前著名的Page Speed、YSlow等浏览器优化原则对静态资源提供优化。你可以通过cacheSeconds属性指定静态资源在浏览器端的缓存时间,一般可将该时间设置为一年,以充分利用浏览器端的缓存。在输出静态资源时,会根据配置设置好响应报文头的Expires和Cache-Control值。

在接收到静态资源的获取请求时,会检查请求头的Last-Modified值,如果静态资源没有发生变化,则直接返回303相应状态码,提示客户端使用浏览器缓存的数据,而非将静态资源的内容输出到客户端,以充分节省带宽,提高程序性能。

例如可以在springMVC.xml中做如下配置:

<mvc:resources location="/,classpath:/META-INF/publicResources/" mapping="/resources/**"/>

以上配置将Web根路径“/”及类路径下/META-INF/publicResources/的目录映射为/resources路径。假设Web根路径下拥有images、js这两个资源目录,在images下面有bg.gif图片,在js下面有test.js文件,则可以通过/resources/images/bg.gif和/resources/js/test.js访问这两个静态资源。

假设WebRoot还拥有images/bg1.gif及js/test1.js,则也可以在网页中通过/resources/images/bg1.gif及/resources/js/test1.js进行引用。

三、在web.xml文件中激活Tomcat的defaultServlet来处理静态文件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default</servlet-name>
    <url-pattern>*.jpg</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default</servlet-name>
    <url-pattern>*.css</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default</servlet-name>
    <url-pattern>*.js</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可配置多个要放行的静态资源。

要写在DispatcherServlet配置之前,让defaultServlet拦截,这样就不会进入spring。

Tomcat, Jetty, JBoss, and GlassFish  默认 Servlet的名字 -- "default"
Google App Engine 默认 Servlet的名字 -- "_ah_default"
Resin 默认 Servlet的名字 -- "resin-file"
WebLogic 默认 Servlet的名字  -- "FileServlet"
WebSphere  默认 Servlet的名字 -- "SimpleFileServlet"

四、修改DispatcherServlet拦截的url为*.do或*.action

<!-- 配置一个前端控制器 -->
  <servlet>
  	<servlet-name>dispatcherServlet</servlet-name>
  	<servlet-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DispatcherServlet</servlet-class>
  	<!-- 配置初始化参数 -->
  	<init-param>
  		<param-name>contextConfigLocation</param-name>
  		<param-value>classpath:springMVC.xml</param-value>
  	</init-param>
  	<!-- 配置启动时机 -->
  	<load-on-startup>1</load-on-startup>
  </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dispatcherServlet</servlet-name>
  	<url-pattern>/</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由于优雅的Rest风格不希望带.html或.do等后缀。由于早期的springMVC不能很好的处理静态资源,所以在web.xml中配置DispatcherServlet的请求映射,往往使用*.do、*.html等方式。这就决定了请求URL必须是一个带后缀的URL,而无法采用真正的Rest风格的URL。

如果将DispatcherServlet请求映射配置为“/”,则springMVC将捕获Web容器所有的请求,包括静态资源请求,springMVC会将它们全部当成请求去处理,因此在碰到静态资源时也会将其当作一个普通请求,所以找不到相应的处理器将导致错误。

如何让spring框架能够捕获所有URL的请求,同时又将静态资源的请求转由Web容器处理,是可将DispatcherServlet的请求映射配置为“/”的前提。由于Rest是spring3.0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所以spring团队很看重静态资源处理这项任务,给出了堪称经典的前两种解决方案。

其中,contextConfigLocation不是必须的,如果不配置的话,springmvc会默认从WEB-INF/当前servlet的名称+"-servlet.xml"。

配置启动时机的时候,如果参数小于0,那么这个前端控制器会在第一次被访问的时候才启动;如果参数大于等于0,那么这个前端控制器会随着服务器的启动而启动。

参考资料:

https://www.cnblogs.com/dflmg/p/6393416.html 多弗朗明哥的博客

https://blog.csdn.net/wang907553141/article/details/81326563 springMVC对静态资源放行的两种方式

https://blog.csdn.net/u012730299/article/details/51872704 SpringMVC访问静态资源的三种方式

发布了75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97 · 访问量 11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baidu_38760069/article/details/9660867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