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耀|大部分产品失败,都是不知道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事情(赠书)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中生代技术  程序员突破成长的好伙伴 每天7点推送有营养的文章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正文共:5077 字 7 图

预计阅读时间: 10分钟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1974年图灵奖得主Donald Ervin Knuth(高德纳)说过:“过早的优化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同样的,过早的进入下一个阶段,往往是失败的根源。所以每个阶段,都应该有每个阶段的关键指标。

对于一个分析系统来说,一般指标会有几十个甚至更多,这么多指标,会让管理者失去重心。而且,团队的精力有限,目标是提高访问量的时候,不一定能够把留存率和营收都做好。但我们可以通过找到关键指标,对这个关键指标做功夫,就会影响到全体,从而达到成长的目标。这个指标,简称第一关键指标

第一关键指标随着产品所处的阶段不同会有调整,目的是集中精力来关注这个指标,而不是要确保所有指标都要好看。非核心数据指标可以跟踪,但不是重点关注改善的对象。

有了第一关键指标之后,我们还需要为第一关键指标定义成功基准,例如当我们关注留存率的时候,我们到底该把留存率设置为多少才合适? 如何根据商业目标或者产品愿景,来设置关键指标的基准值,并努力达到这个指标。

在产品的每个阶段,其第一关键核心的指标是什么?


1

探索阶段


还是在解决用户问题,找到目标市场,并解决目标用户所关心的问题。这个阶段,是找种子用户的阶段,探索可行性。

  2  

黏性阶段


产品能否解决用户问题? 用户对产品是什么感觉,是讨厌还是喜欢。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开始推广,一般就会导致失败。这个阶段,最核心的指标是留存率。如果留存率上不去,追求病毒性推广就不具备基础。

大多数创业者和管理者,在这一阶段,还没验证就过早的想进入到病毒性推广阶段。要确保用户对产品的参与度,观察用户和支持人员之间的交互时间,以及回访效果。建立自己的种子用户群体,观察活跃用户的百分比,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活跃度。在这一阶段,慎重的考虑扩大化,即使功能优化也应该优先以提高用户黏性为目标。


3

病毒性阶段


如果产品对用户有黏性,这是可以推广的基础。在做产品推广之前,确认产品的病毒性。这个阶段,会利用增长团队,来促使产品的快速传播,快速获取用户。这一阶段,需要找到能够预示未来的先行指标,能够预示未来有病毒增长性增长的指标。如果这一阶段,不能达到自然增长,表明产品给用户的印象还没有经过考验,大力推广反而可能会造成负面效果。


4

营收阶段


只有在这个阶段,才应该把重心放在关注营收的最大化上面。在此之前,重心一般在增长。这个阶段关注的是客户收益回报、获取客户成本、每单客户消费额、客户消费频率等。如果这一阶段不顺利,可能是因为当前环境不适合,就需要让产品转型到新型市场,突破当前环境的约束。


5

规模性阶段


这个阶段,已经形成了用户基础、品牌基础,可以考虑市场扩张,获取更多的客户。这一阶段,是在竞争市场中获得快速成长,所以需要关注生态系统的健康,获取新市场客户的能力。


我们来看几个案例,分析如何找到自己的第一关键指标。


第一个案例 Facebook和Myspace的数据指标


2003年MySpace成立,当时就占领了社交领域的市场。2005年,MySpace以5.8亿美元的报价被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MySpace在2006年和2007年,网络访问量逾越同期的Yahoo、谷歌,一举成为全球流量最大的网站。

2005年春天,MySpace创始人兼CEO德沃尔夫访问了扎克伯格和他的团队,并透露出想收购Facebook的意向。

首次,扎克伯格给出了7500万美元的报价,德沃尔夫拒绝了,而当他们第2次谈论这个问题时,Facebook已经是7.5亿美元的报价。

那么MySpace后来是如何败给Facebook的呢?

自从MySpace被收购以后,就承担了巨大的营收压力,产品还没有进入规模化营收阶段,就过早的制定了巨大的收入目标。为了巨大的收入目标,团队的任务变为如何赚钱。产品越来越差,用户体验也越来越差,邮箱里也到处都是成批的垃圾营销邮件。

此时Facebook的注意力不是在流量的变现上,而是如何提高用户体验上。MySpace公司运营的主要指标是注册“用户数”,以及收入,而Facebook在成立的早期就把“月活跃用户数”作为对外汇报和内部运营的主要指标。

我们知道用户数这一指标,是一个虚荣指标,他不一定能代表什么,而在病毒性阶段的Facebook以用户体验为目标,来扩张自己的用户。

640?wx_fmt=jpeg

Facebook和MySpace的用户数指标对比

无论是MySpace关注注册用户数,还是MySpace过早的关注了规模化营收阶段,这都导致过早的失去了用户,而Facebook以用户为目标,关心用户体验、活跃度、留存率这些指标,这些指标都是以用户体验为驱动的,所以即使只是几个大学辍学生创办的Facebook,最后还是胜利了。

2011年6月,MySpace被新闻集团以最初收购价的6%,3500万美元转卖。

当面对回答一个重要的历史性问题:在MySpace已获得巨大成功的情况下,Facebook为何能主导社交媒体行业?

MySpace前CEO的答复是:“真正的问题在于,在MySpace的推动下,全世界都发现社交网络非常有趣,但Facebook开发了真正完美的产品。”

对于Myspace为何会败给Facebook,Facebook前总裁肖恩·帕克(Sean Parker)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到了原因。

肖恩·帕克7岁开始编程,16岁的时候成为一名黑客。后来帮助Zuckerberg将Facebook打造成最成功的社交网站,当时年仅24岁的Parker成为Facebook 的首任总裁。

640?wx_fmt=png

Facebook前总裁肖恩·帕克(Sean Parker)


对于“ Myspace是哪里出了错?”这个问题,

帕克回答:“Myspace没有做好产品开发工作,他们在产品的进化上做得不够成功。基本上可以说,Myspace多年来一直延续了糟糕的设计。曾经有一段时期,如果他们复制Facebook足够快,他们就能成为Facebook。因为当时他们是巨头,而网络效应的影响是巨大的。”

帕克认为Facebook通过大学进入到这个市场中,是因为大学生通常不是Myspace用户,所以Facebook的创始团队,通过大学生这个垂直市场进入整个市场,然后通过精心策划的行动逐步搞定所有的社交网络,成为一个凌驾于它们之上的社交网络。


第二个案例 Solare如何只关心少数几个关键的指标


Solare Ristorante是一家位于圣迭戈市的意大利餐馆,餐馆的主人兰迪·谢里克曾经在大数据公司Teradata工作过,也多次创业,曾经卖出过五家技术公司,他把数据驱动的分析思维,引入到了他新创办的餐馆中。

在这家餐馆里面,员工们每天都会计算前一天人工成本占毛收入的比率,这是餐饮业的一个非常出名的指标,这个指标是由由用餐者人均消费和人力成本计算出来的。

如果人力成本超过毛收入的30%,那餐厅运营得不好,因为这说明在人工上的投入过多,或者顾客的人均消费太低。同时,这个数字非常方便计算,每天都可以快速统计出来。

这家餐馆每天都计算这个指标,一般情况下能够达到24%左右。根据这个数字来对第二天的员工进行调整、或者对食材、菜单等进行周期性的调整。

一般餐饮企业的实践证明,24%是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的比值。如果低于20%,表明服务不会太好。

即使非技术企业,也需要关注核心商业模型的关键指标,来带动企业经营。


第三个案例 Moz公司关注核心指标的故事


Moz是一家提供云端服务的SAAS型软件服务商,帮助企业监控和提升其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该网站一年有1500万左右的访问量。

这家公司也是依据数据进行决策的公司,每个团队每周都要汇报KPI,公司内部也有可视化大屏监控整个指标,例如付费客户数量、试用用户量。

因为该公司已经属于市场扩张阶段,要关注的指标是很多的,所以对单一核心指标的关注比较难。但是即使这样,这家公司依然有一个最核心的关键指标,就是净增加,新付费客户减去总退订客户数。Moz也跟踪一些其他相关的指标,如总付费客户数、昨日新增免费试用数,以及七日平均净增加。所有这些最终都归结为每日平均净增加。

净增加这个指标,可以帮助他们发现退订量高的日子,也能帮助他们发现通过免费试用版的转化率。

同时,投资公司建议Moz少关注一些指标,因为一个公司是不可能改变几十个KPI指标,太多的指标,会浪费精力,而且很难找到具体的问题所在,也很难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不利于团队的统一目标。

关注过多指标,会让团队浪费时间在一些根本触发不了行动的数据上,通过将指标不断的减少,能够让团队保持专注,并产生实际行动来改变核心指标。


第四个案例 BuzzFeed关注病毒传播指标的故事


BuzzFeed是一个美国的新闻聚合网站,2006年由乔纳·佩雷蒂(Jonah Peretti)创建于美国纽约,致力于从数百个新闻博客那里获取订阅源,通过搜索、发送信息链接,为用户浏览当天网上的最热门事件提供方便,被称为是媒体行业的颠覆者。每月浏览量超50亿,仅美国国内就有超过8000万人次访问,超过老牌新闻媒体《纽约时报》。

BuzzFeed 拥有自己的制片厂和摄影棚,用来制造各种视频与内容。有一个复杂成熟的数据系统,帮助团队做数据分析。还有一支充满活力的内部广告创意团队,帮助做分享与增长。

BuzzFeed有强大的技术与数据分析研究团队,更有自己开发的大数据工具,作用是研究内容扩散的效果,并根据数据分析进行优化。

640?wx_fmt=jpeg

BuzzFeed界面


BuzzFeed强调“让数据说话”,以及数据驱动的支撑决策,有超过100人的专业数据分析团队,并建立了自己完整的数据分析平台。

BuzzFeed 每天更新约400条信息,数据分析团队利用一款名为 Wrike 的工具对发布出去的信息进行追踪,根据信息传播的效果和表现,为编辑、运营团队提供修正建议,并通过反复追踪测试和大数据分析,锁定最受欢迎的内容类型。

在 Buzzfeed 内部,衡量一个内容是否成功,除了 pv 或者分享量,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病毒式增长量(viral lift),它指的是一篇文章或者视频分享有多少以及有多快。

如果一篇文章(或者其他形式的内容)的病毒式增长量在 1.5 以上,浏览量大于 10 万,那么就说明这个内容就是值得做的;而如果只有 4 万的浏览量和 1.1 或者 1.2 的病毒增长量,那么它就是失败的。

而为了理解人们到底是如何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分享内容,Buzzfeed 内部还组建了一个名为 Pound 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通过 9 个不同的指标来进行数据测量,其中一个名为“节点之间的扩展速率”。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指标,因为它显示的是一个内容要花多长时间从 A 用户分享到 B 用户。如果扩展速率处于增长的状态,那么就说明这个内容很有可能走向“病毒传播。”

这种分析的效果促进科学的行为,促使每月有50亿的阅读量,其中大部分阅读量都来自视频。

BuzzFeed是以数据驱动的方式来做病毒性增长,并为数据指标建立了衡量标准,为实现病毒性传播提供数据支撑。

(本文节选自《升维:争夺产品认知高地的战争》)

640?wx_fmt=png

(1)产品型管理者和创业者必读书,从认知格局、体系和方法论三个层面升维产品认知提供科学指导。

(2)从100余位世界顶级产品型创始人和管理者的产品认知中总结出1幅全景认知画布、5大认知升维工具,9大类40项高维认知,200个精彩产品案例

3)用友董事长兼CEO王文京、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艾瑞咨询总裁杨伟庆、东华软件董事长薛向东、驭势科技创始人吴甘沙、商汤科技创联合始人徐冰、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吴智勇、天使投资人兼产品专家梁宁等16位企业家和投资人高度评价并联袂推荐!


作者彭耀

象形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典型的产品型和技术型管理者。资深的大数据专家、人工智能专家和产品专家,有近20年的开发和产品经验。

创办了两家与数据科学相关的公司,2007年创办安徽象形科技,担任CTO,负责公司整个产品线的设计和研发。先后开发了10多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主要包括数据智能分析ETHINK系列产品线(快速BI、智能BI、移动BI、彩屏、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小e机器人等)、小象数据分析机器人(可以代替3年经验的数据分析科学家)、以及教育领域促进教学革命的行知大数据实验平台、景润大数据科研平台、伯乐竞赛平台等产品线。

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象形大数据商业智能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最后是福利时间:文末留言精选点赞数前三名,截止到5月14日24点;获得机械工业出版社 赠书一本!赶紧参与吧!


↓↓↓ 点击"阅读原文" 【上京东购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k6t9q8xks6iikzppifq/article/details/8028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