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

1.IOT和5G:同一件事的两个侧面:将互联网和电信网络融合

从通讯角度来看,谁掌握了通讯标准,谁就会受益。从目前来看,华为比其他竞争对手领先了半代。

从互联网来看,谁控制了处理器和操作系统,谁就是受益者。但做到这一步有点难,现在还看不出来。

2.未来的世界是超级智能的世界

超级智能来源于连接的网络效应

人工智能+IOT=超级智能

3.IOT是第三代互联网

第一代:计算机和计算机的联网;WinTel

第二代:人和人的联网;安卓+ARM;(无需连线,需要带宽);

              单位能量传输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加了至少一个数量级

第三代:万物之间的联网,包括计算机,也包括人;IOT;

每一代有自己的特点,有新技术不同的受益者

4.互联网市场在扩大,从10亿的累计用户到30亿

5.5G的方案

基站的距离200米—300米,是过去的100倍,每个基站覆盖的平均人数只有过去的1/100;(4G是2-3千米)

频率提高,带宽提高

基站内的人数降低两个数量级

基站的数量增加两个数量级

6.移动通信史:1G-4G

1G:摩托罗拉,模拟电路,大哥大

2G:诺基亚,GMS(),数字电路,翻盖手机,能量效率提高100x

3G:高通,CDMA(码分多址),移动互联网,网速提高——10x;

        缺点:没有完全利用电信网络和互联网

4G: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速进一步提高,和互联网开始融合,使用了云计算等技术

        通信环节减少

7.分析

(1)通信标准中有两部分最重要,①对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描述②对信息编码的方式,好的信息编码能保证尽可能搞的信息传输率,接近信道的容量。

         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中,每隔十多年就会出现一套新的通信标准。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行业的制高点。

(2)1G是模拟电路,2G是数字电路;从外观上看,2G手机体型也要比1G手机小很多,更省电,而且更方便的收发信息。数字电路可以把更多的数字芯片集成起来,用一个专用芯片取代上百个旧芯片。

(3)3G是个半吊子系统。3G的通信标准将信息的传输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这是一个飞跃,它使得移动互联网得以实现,从此手机打电话的功能降到了次要的位置,而数据通信,也就是上网,成为主要功能。

(4)4G:变快是结果;4G一方面使用了扁平的网络结构,减少了端到端通信时信息转发的次数,同时增加了基站之间光纤的带宽。它同时利用了互联网和电信网络的技术进步,这两种技术的融合才使得4G的速度比3G快很多。但还不是完全统一,这是个重要的事实。客观地讲,4G在绝大部分时候是能够满足我们目前的上网需求的,但未来会有更多的智能设备登场,它们要同时上网,就会出现“会场拥堵”。

(5)5G:真正融合成一个网络。相对4G是在1000米范围内建一个基站,5G是在百米半径的范围内建基站,目前的方案是基站距离平均为两三百米。手机和基站的距离缩短,会带来三个好处:建筑物干扰的问题得到解决;更少的人分享带宽;由于基站通信范围从1000米减少到100米,功率可以降低两个数量级,这样,基站周围电磁波辐射也会大大降低。

当5G的基站密集到两三百米甚至不到100米就有一个的时候,我们家里或许就不需要安装Wi-Fi了。这样,互联网和通信网络才真正融合成一个网络,这无疑将是一次通信的革命。

8.总结

(1)每一代都有主导型公司

从1G到2G:实现了从模拟电路到数字电路的飞跃

从2G到3G:实现了从语音通信到数据通信的飞跃

从3G到4G:实现了移动通信网络和传统电信网络的融合,将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用于移动通信,是的不同区域之间的流量能够动态平衡,大大提高了带宽的使用率。

从4G到5G:可以实现移动互联网和有线互联网的彻底融合,这样万物互联才会成为可能。(计算机和通信在逐渐融合,融合是大趋势)

单位能量的信息传输率越来越高;网络不断融合;设备的辐射越来越小;每一代都会有新的主导型公司出现,1G是摩托罗拉,2G是诺基亚,3G、4G是苹果、谷歌和高通,而5G是华为。

9.5G的到来及产生的影响

(1)基站距离缩短到两三百米,单位面积的基站密度就要比4G增加百倍,这是一个巨大的国家级的基础架构建设,从事基础架构建设的企业都将从中受益。所以,5G传闻一出,连制造电线杆的企业股票都疯涨了。

(2)任何致力于将各种网络融合的努力都是顺势而为,任何试图搭建一个独立的、单纯基于无线技术的努力都是逆流而动。从1G到5G,将各种网络融合是一个大趋势。

(3)极快的网速可以刺激开发很多需要高速互联网的应用。

科学和技术是两回事

科学是把钱变成知识,技术是把知识变成钱。

发布了44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46 · 访问量 3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Y_star1/article/details/9683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