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感:充实自己,学会缓解压力,学会屏蔽负能量。

“早晨起来,拥抱太阳,让身体充满灿烂的阳光,满满的正能量。”,刚听这个的时候可能你会觉得不太聪明的样子。之所以觉得不太聪明可能是创作这个段子的人别具一格的表演方式,但是也有可能你此时身体内的正能量大于负能量,或者你认为你是一个内心比较强大的人。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直到最近才发现我很脆弱。

负能量作祟

我记得我看过这样一个电影:主人公本无忧无虑(甚至可以用没心没肺来形容),就是因为一个村子的人不喜欢他的行事作风,就各种排挤他,甚至一个村子联合起来欺骗他,说他患了“不治之症”,最终躺在棺材里等死。

细品:刚开始一个两个不在乎,可是当一个村子的人都在说的时候,即使你没有这个病,也会产生怀疑,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这个病。其实这才是最可怕的病的开始。

“我身边的谁谁谁得了什么病去世了”、“你体检这个是阳性,咱不要跟他一起吃饭,会传染”、“哇,你什么什么这是恶化的症状”。。。。。。她们的本意可能只是开个玩笑,或者是出于好意想让你引起注意。如果只是一句两句可能不会有什么事情,但是说的人多了你就会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人言可畏。这时一直积极乐观的我,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得了不好的病,因为怀疑,所以胡思乱想,进而焦虑,接着茶饭不思,对身边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最终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身体真的出现了一点不适——只是简单的慢性胃炎。(这里说这个不是埋怨谁、责怪谁的意思,只是拿自己举个例子)其实身体上的恢复可能稍加注意比较容易恢复,但是真正难恢复的是心理。直到现在,我仍然很矛盾,到底是因为情绪导致了这个病,还是因为这个病导致情绪出现了问题。

忠告:当大家觉得不舒服或者心生疑虑的时候,不要胡思乱想、不要去网上查,因为在你疑虑的时候,你会很容易对号入座。去接受正规的检查。

心理压力大

人这一生会有很多的身份,不同的时间段,有着不同的身份。在学业上,也许你正在紧张的准备着某一场考试;在事业上,也许你面临着各种无理的需求;在爱情上,也许你正在接受现实的考验;在家庭里,也许你正顶着一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的压力。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经历,也必须承担的压力。因为这些都是自己命运的转折点,一辈子能真正决定命运的选择并不多,所以迫不及待的想抓住,往往这个时候心理也是最脆弱的时候,因为你经不起失败。这里我也总结了几个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1)适当休息一下:特别在意意见事情的时候精神就会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此时你的心理压力也会比平时大的多。
(2)做适当的取舍:要知道你在意的越多,想得到的越多,心理压力越多,最后失去的也越多。
(3)适当的跑步:很多人每天都会有非常大的压力存在,通过跑步的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排解压力的效果,在跑完步之后,出一身汗,洗个热水澡,你会发现心情会舒畅许多。
(4)多与人沟通:找一个你的好兄弟好闺蜜,适当倾诉压在你心里的话,心理压力也会缓解许多,心脏一共就那么点,能装的又能有多少东西呢。(作为好兄弟好闺蜜,当你的朋友一直跟你倾诉的时候,你可能确实会感到厌烦,因为你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但是这对于一个有心事的你的好朋友来说你的态度影响真的会很大,搞不好会适得其反,反而加剧其心理压力。)

知识的匮乏

都说无知者无畏,这是相对于绝对无知的人来说的,现在信息这么发达,真正无知的人又会有几个。与其说是无知,缺乏常识倒是更为贴切。出现了这个问题或者心存疑虑的时候,凭借着自己模糊不清的认知,开始“无限的遐想”,焦虑,病急乱投医,不撞南墙不回头,直到想到最严重的后果才肯罢休。老人们常说,没病也给你想出病来了,不是全无道理的。其实疾病本身并不可怕,人这一生大大小小都会生病,就算是机器也会有出现故障的时候,生理上的疾病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因为无知导致的心理问题。

充实自己

在跟身边的人倾诉的时候,可能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闲的吧,你让自己充实起来,你就不会胡思乱想了”。是啊,如果你一直有事情做,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你还会有时间去想这些想那些吗?其实,对于有心事的人来说,这个要求也很高的,没有人愿意胡思乱想,每个人都想每天开开心心的。但是,你自己事情更多的真的得靠自己来调节。

尽量让自己忙起来,即使觉得太忙了只会流汗而且到头来还是觉得难受的很,但是让自己流汗其实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流过汗之后会有一种很想要休息的感觉,这个时候除了疲倦一定还会有一种很充实的感觉!亦或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是旅旅游、打打球、玩玩游戏,放肆一次,当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你也会觉得很充实。再或者闭上眼睛,坐在可以感受到风的窗前,打开窗户,戴上耳机听听轻松的音乐。当心理空空的时候,舒适当中其实还有一份充实,每一天都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中,偶尔的寂寞其实也相当充实!

笑口常开,好彩自然来,这是真的。

发布了9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7 · 访问量 4787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5344338/article/details/103053788